胡燕玲
廣東醫學院附屬三水醫院藥劑科,廣東 佛山 528100
近年來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部分患者在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和口服降糖藥物等干預措施下血糖仍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常需要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以控制血糖[1]。筆者對比了賴脯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強化治療糖尿病的療效,旨在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現將對比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以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該院接受強化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內科學》中的診斷標準[2],經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口服降糖藥物等干預4周以上后血糖控制仍不滿意,空腹血糖(FPG)≥8.0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lC)≥9%持續1個月以上。同時排除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嚴重感染、近3個月手術史、糖尿病并發癥等患者[3]。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A組70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45~67歲,平均年齡為(58.23±6.75)歲;體重56~82 kg,平均體重為(65.74±7.28)kg;病程6個月~30個月,平均病程為(12.74±3.53)個月。B組70例,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為(59.02±6.83)歲;體重55~85 kg,平均體重為(65.82±7.65)kg;病程8~32個月,平均病程為(12.86±3.47)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繼續進行飲食控制、運動療法,A組患者給予短效胰島素(優泌林R);B組患者給予賴脯胰島素75/25(優泌樂25)[4]。均于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根據餐后血糖水平調整使用劑量[5]。連續治療12周,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PG、2hPG、HbAlC水平的變化,并比較治療期間低血糖反應的差異。
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到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當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相比較,兩組患者FPG、2hPG、HbAlC水平均有所下降;與A組相比較,B組FPG、HbAlC改善程度明顯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組患者2h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PG、2hPG、HbAlC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PG、2hPG、HbAlC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 < 0.05;與A組比較,#P < 0.05。
組別(n=70) FPG(mmol/L) 2hPG(mmol/L) HbAlC(%)A組 治療前 12.85±2.76 20.33±4.35 9.96±0.77治療后 7.72±1.83# 10.20±2.74# 7.12±0.65#B組 治療前 12.91±2.88 20.28±4.07 9.94±0.72治療后 6.25±1.52#* 10.15±2.46# 6.08±0.58#*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低血糖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2。

表2 兩組低血糖反應發生率比較[n(%)]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缺陷、胰島素抵抗,患者每年約有4%的胰島β細胞功能喪失,大多數患者最終均需采用胰島素治療[6]。
短效胰島素是最常用的一種普通胰島素,一般于皮下注射20~30min后起效,作用高峰為2~4 h,持續時間為5~8 h,對調整餐后血糖效果較好。賴脯胰島素75/25是一種基因合成的雙相預混胰島素類似物,通過DNA重組技術將人胰島素B鏈末端29位賴氨酸和28位脯氨酸位置互換,既不影響胰島素的生物活性,又可避免胰島素自身結合。優泌樂25中速效賴脯胰島素占25%,具有吸收迅速,達峰時間短等優點,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精蛋白鋅賴脯胰島素占75%;作用時間可維持24h,既可補充提供基礎胰島素水平,又可改善餐后胰島素吸收峰和餐后血糖峰的同步性。當餐后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后,“葡萄糖毒性”得以消除,殘存的胰島β細胞功能得到保存和修復,有效延緩了糖尿病的進展。治療期間應監測血糖,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預防低血糖反應的發生。
本研究發現:采用賴脯胰島素強化治療糖尿病臨床療效優于短效胰島素,在患者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推廣應用。
[1]肖婧,楊穎,高凌.甘精胰島素聯合賴脯胰島素治療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狀態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7):405-406.
[2]王吉耀.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43-1044.
[3]張威.胰島素泵使用賴脯胰島素強化糖尿病治療的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0,16(18):2873-2874.
[4]左瑩,雷震.賴脯胰島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7):403-405.
[5]陳雪輝,王濤,曹萌,等.賴脯胰島素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島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7):1220-1221.
[6]岑興鳴.甘精胰島素聯合短效胰島素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