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經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35 個年頭,是新一屆執政高層的“執政元年”。在空氣之中,處處可以嗅到變化的夢想。我們的夢想一直燃燒,個人的,社會的,國家的。我們希望社會能因每個人的夢想而變好,也希望國家能夠承載所有人的夢想。
自1982年以來,國務院已進行過六次機構改革,每次改革都有其政策邏輯,每次改革也都有不同的結果。梳理這幾次改革中被撤并掉的部委細節以及其中人物命運的進與退,我們能看到在改革陣痛中不斷進步的中國。
中國的快速發展眾所目睹,一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從吃不飽飯到坐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僅用了30多年。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其他層面的相對停滯,形成了強烈的不協調。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腐敗問題等,都成為顯性矛盾,讓這個國家不時陷入成長痛中。是時候徹底改變了。
在經歷30 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后,大多數人提倡政府與市場握手,而不是互相博弈“掰手腕”。而今,中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調整,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就是數輪機構改革對于政府轉變職能的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