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賀梅,王玉紅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1]。通過學習策略的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促進教師教學,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采用大學生學情調查問卷對高職女大學生學習策略進行調查,以期為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鄭州某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460名。研究對象全部為女生,年齡 15~23 歲,平均年齡(18.5±2.3)歲。
采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編制的大學生學情調查問卷(筆者根據具體情況對調查問卷稍做改動)。調查以無記名方式進行,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問卷內容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的自我認識等方面,共40道題。調查員為任課教師和學生輔導員,調查前由專業人員統一培訓,統一調查方法、要求、時間和指導語。
79.34%的女生每天能集中精力聽課的時間在5節課以下,其中22.17%的女生集中精力聽課的時間為0~2節課。80.87%的女生一般都能聽懂教師所講內容,能區分重點和難點內容的女生占63.04%,而聽不懂的原因多為前面所學內容掌握得不夠好,也有36.74%的女生想學,卻不能集中注意力。多數女生有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大多數人課后很少進一步整理完善筆記,也不會系統總結學過的內容。課堂上多數人不想發言,影響因素主要有:課堂氛圍,自己的知識積累、性格特點及教師授課水平。具體情況見表1。
90.00%的女生有時會注意學習方法。多數女生是在解決問題中學習,38.69%的女生經常制訂學習計劃,注意學習方法,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和反思的占36.52%。但仍有10.00%的女生不注意學習方法;有一半以上的女生仍采用初中或高中時的學習方法;有49.35%的女生在學習某一內容時,會對其加以整理并使之更有條理;有50.66%的女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盡力發現目前所學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有21.30%的女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調查發現,女生看書的習慣較好,52.83%的女生能經常做到細看新書內容前,先讀目錄、前言、后記或初步瀏覽一遍內容。而女生最喜歡的學習方法是社會實踐(見表2)。
高職女生考試前復習方法不當,多數女生平時不努力,考前搞突擊。12.83%的女生能通讀教材和筆記,40.43%的女生能瀏覽一兩遍教材內容后再做重點復習,14.78%的女生只復習書上的重點,7.83%的女生只背復習題,20.65%的女生只復習教師提示或強調的內容,還有3.48%的女生不復習,但有73.04%的女生考前會考慮哪些內容會考。有60.00%的女生上課時做的筆記在復習時很有用。復習期間,48.04%的女生晚上學習到23:00~0:00,18.04%的女生學習到 0:00~1:00,學習到 1:00~2:00 的女生有 10.00%,學習到 2:00~4:00 和通宵的女生占13.04%。

表1 高職女大學生課堂學習效果調查結果[n(%)]
高職女生很少閱讀課外專業書刊。40.00%的女生一學期未讀一本專業書刊,40.87%的女生讀1~3本。
調查發現,高職女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缺乏有效學習方法,有效集中學習時間較短,課堂上不愿發言,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能力較差,考試前復習方式不恰當,很少閱讀專業書刊,這與國內同類研究結果一致[2],也是當代大學生中較為普遍存在和嚴重的問題。
針對女生在學習策略上的表現,建議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新生入學教育。新生入校后,對其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專業方向、特點,專業素質要求等),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及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掌握適應大學學習的方法,并把這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學與管理之中。(2)加強教學方法改革。課堂上教師的教法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3]。應鼓勵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考慮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體驗到學習的樂趣。(3)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教育過程遵循系統性原則,綜合考慮影響高職學生學情的多種因素,注重各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及交互作用。

表2 高職女大學生學習方法調查結果[n(%)]
[1]劉電芝.學習策略的實質[J].寧波大學學報,2000(1):18-20.
[2]黃石衛.369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及重要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64-66.
[3]趙俊峰,楊易,師保國,等.大學生學習策略的發展特點[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