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10月26日
北京轟動一時的李某某案件已告一段落,而法院的量刑多少還受社會輿論影響。但少有人關注到不被媒體聚焦的其他少年罪犯在中國法庭審判中普遍出現的城鄉差異。顯著的差距是:城里的孩子經濟賠償能力高,更容易息事寧人;再之,法院對農村青少年和城市同齡人難免產生信任偏差,更傾向將前者收監。移民身份和貧困家境使得前者難進城市高校,易入監獄。
中國法院每年判處的未成年罪犯從2000年到2008年翻了一倍多,將近9萬人。在2010年國家的調查數據中,由于大城市外來人口增多,年輕的移民占少年罪犯的比例高達90%。即使報告稱都市年輕人與外來務工同齡人各自的犯罪率相同,但在上海,有無本地戶口的少年犯在緩刑執行中一直存在差別。離開父母、離開監護人的未成年人不但在城市中容易失足,且由于緩刑在農村沒有適當的執行、監護機構,最終只能入獄。
中國過去30年的城市化移民是相對成功的,雖有城市貧困區,但沒有糟糕的貧民窟。政府雖然在司法上力圖改善少年犯的審判現狀、加大教育投入、借助社會公益組織等等,但在改革中,城市移民相比城市居民仍受益不大。
《要素》11月號
美國奧巴馬政權對安倍外交提出了強烈的黃牌警告。來日本訪問的國務卿克里及國防部長黑格,10月3日一起去千鳥淵戰沒者墓苑敬獻了花,表示不僅中國、韓國,二戰中代表戰勝國的美國,同樣反對安倍首相去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千鳥淵收集了死于二戰的無名戰士及民間人遺骨35.8萬具。在1959年建設當初曾多次遭遇靖國神社的強烈阻撓。1975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希望去獻花,但日方堅決不同意。到了1979年僅有阿根廷總統來過一次。此次美國國務卿及國防部長,在根本不與日本商量的情況下,突擊去千鳥淵參拜,向日本傳遞了強烈信號。
《自然》10月23日
在經濟衰退時期,政府有必要認真考慮如何高效利用納稅人的血汗錢,科研公共資金的分配、投入是關鍵。美國和歐盟擁有世界12%的人口,在全球約1400億美元的科學研發資金中卻占據一半。許多落后的歐洲小國家的投入小,這或可被理解,但一些國家像中國、日本和韓國竟也缺乏大量的科學政策分析程序,在這方面,愛爾蘭和芬蘭在經濟發展的研發投入上提供了很多經驗。如今,公共科學投資主要是投資于人,推動經濟發展的研發報告大都出自于知識技能超前的年輕科學家。各國政府必須認識到,國家未來的福利、安全和繁榮的真正驅動是研發成果。
《國家》11月11日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就總統奧巴馬的醫療改革計劃互不讓步,國會未能通過新財政年度臨時撥款預算案而關門。民主黨是否應該選擇妥協、尋找利益共同點?重啟政府之前,共和黨也承擔著支持率下降的成本,兩方相殘嚴重。目前民主黨暫得人心,但2014的選舉爭奪戰還沒真正拉開序幕,其間難保其黨內出現“扭勝為敗”的“人才”。民主黨人及其盟友必須意識到當前的優勢難以保持,不足以撼動預算協議中的基本原則,但現在有一個重新定義這場爭辯的機會,別再把重點放在削減赤字上,要命中這個時代的真正危機:巨大的失業潮和創紀錄的不平等。
《天下》10月30日
中國歷屆領導人都將人才視為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使中國如今擁有龐大的留學生和更龐大的大學學歷人口。據教育部統計,除港澳臺外,過去5年,共有80萬留學生回國。最新人口普查也顯示,中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者達1.2億人,高等院校在校生2391萬人,比美國多出33%。但是,中國在占盡優勢的人才戰中,也不是沒有對手。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環境。中國各大城市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已經趕走不少外國人才和本地菁英。據調查,擁有超過1億人民幣資產的富人,將近1/3已移民國外。移民原因多半是出于包括飲食安全和呼吸安全在內的環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