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美國的“碼頭工人哲學家”霍弗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歷史這個游戲的玩家一般都是社會的最上層和最下層,占大多數的中間層次只有站在臺下看戲的份。”
雖然如此放言,和“中產階層社會”的主流論調不太合拍,但放在世界歷史,以及過去、現在的中國看,確是事實。
越來越多的小人物,因為他們的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行為,隱喻著中國社會的“趨勢”。比如近段時間河南濟源的“本田女”。
回放一下媒體的鏡頭:5月24日,一女子畢某開著本田車,撞倒一學生,繼之下車辱罵,并毆打孩子母親。遭人民群眾憤怒聲討后,她口出狂言“錢多”、“我后臺硬著呢”。
這個鏡頭真的太熟悉了。回想一下,它就是某些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食肉階層”,以及他們的二代、二奶等寄生者在開車撞人時,對著人民群眾演出的經典場景。
人民群眾,現場和網上的,明顯都把“本田女”當成了真有后臺的人。他們想知道:“本田女”的后臺是誰?有多硬?
公安機關很快滿足了這個愿望。她馬上被拘留、罰款,而且,家庭的老底全被扒了出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她的親屬,不是務農、普通工人、退休就是無業,明顯是“食草階層”。而對于說過“后臺硬”這類話,她也進行了否認。
似乎只是“食草階層”的內斗。但網民選擇了“習慣性不相信”。有人提出了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理由:如果她只是一個窮屌絲,在老百姓面前,會有那么大的心理優勢嗎?
我想說:有的!對“食草階層”耍橫,并不僅僅是“食肉階層”及其寄生者的專利。
進一步說,“本田女”如果真有“后臺”,那倒不稀奇了,她是一個屌絲,卻又以“食肉階層”或其寄生者的派頭對著人民群眾演出,其中深刻的隱喻,那才真的值得注意。
自古以來,擁有權力、資本的“食肉動物”們,在利益上總是剝奪“食草動物”。這是一個利益的食物鏈。而正如我以前說過的,相應地,也有一條心理的食物鏈,“食肉動物”們在心理上也吞食著“食草動物”。
于是,無論“食草動物”們是否反抗,他們為了讓自己在心理上對于其它“食草動物”有心理優勢,總會模仿“食肉動物”。
最常見的模仿是穿著打扮和語言。對此,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就專門揭穿過。但這只屬于演出時的身體符號。更逼真的模仿,是除了身體符號,還有諸如開一輛車這類表演裝置,并且,一個規律是:表演裝置越低檔,身體符號就會越夸張。
“本田女”就是這樣玩的。盡管開一輛本田車還狂,會遭到“食肉動物”們的鄙視,但對于“食草動物”來說,本田車和身體符號配套,已經達成恍若自己成了“食肉動物”,并且在心理上可以吞食其它“食草動物”的效果了。
那么,對于“食肉動物”們來說,“本田女”是高級黑嗎?回答是:不是。因為,“食肉動物”們越是在利益上和心理上吞食“食草動物”,就越會引發“食草動物”們的模仿沖動。“本田女”的行為只是在折射這個事實而已。
但她和有些“食肉動物”,及他們的寄生者的演出一樣,對于“食肉動物”整體的利益秩序,以及既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秩序,確實是有殺傷力的。當社會變成一個情緒場時,這類演出其實就相當于一根火柴,雖然,后果有多嚴重,還取決于多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