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


42支重金屬樂隊,2000多名重金屬樂迷,7萬噸的豪華郵輪—這艘豪華郵輪的名字甚至就叫“重金屬”。這是2013年1月的美國,從佛羅里達到加勒比海的一路狂歡。據說,船上每天會消費掉8000到1萬加侖啤酒。
重金屬音樂的發祥地普遍被認為是美國破落的小鎮。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些被鋼鐵工廠包圍的居民區,空氣中充滿無聊和躁動,周末晚上可以聽到槍聲起落,孩子們躲開了吸毒的父母卻沒有其他可供精力釋放的地方,這樣的生活造就了許多年輕而憤怒的重金屬樂手。
當然,他們的吶喊應和了許多年輕人的呼聲。他們想要擺脫毫無想象力的生活、擺脫秩序、擺脫似乎永遠代表正確卻無法帶來希望的教會生活。而在那些被譽為“邪惡夸張”的重復三全音里,在瓦數極大的擴音器和延綿不絕的貝司里,在把從父母、鄰居、社會到上帝都咒罵得淋漓盡致的歌詞里,他們得到了釋放。從美國到歐洲,樂隊被禁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很難說他們真的造成了破壞—假如那些憤怒無法釋放,才會貢獻更多的罪惡吧?更何況,很多年輕人是從這些看似反社會的音樂和歌詞中,以隱藏的方式重申自己的信念,而其中除了張揚個性,當然包含了許多堅持正義、反抗社會不公、支持弱者的部分。
早期重金屬樂手們普遍認為,屬于美國貧民階層的藍調音樂,對他們影響甚大,而藍調的源頭毫無疑問,來自工人階級和社會底層的黑人。有意思的是,時隔幾十年,今日的重金屬重鎮已經轉移到最富裕的北歐—挪威和丹麥金屬樂隊的死亡氣息,就連美國的重金屬早期教父們都自愧不如。那么美國呢,看來,陣地已經從過去的破敗會場、學校操場、露天公園轉移到豪華郵輪,這種“混搭”在三四十年前應該不會出現。那時候,重金屬不會屬于中產階級—大概只會屬于他們憤怒的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