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沁春

自從喬治·米歇爾(George P. Mitchell)提出用高壓水壓裂地下巖石而開采天然氣的可能性以來,頁巖氣的量產已有30年歷史。頁巖氣產量從2005年開始爆發性增長,到2010年美國頁巖氣占天然氣產量已達23%,預計2035年占比將達49%。此外,近年來頁巖油開采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今年美國非常規原油產量達100萬桶/日以上,5倍于2008年水平。隨著技術的進步,其開采成本也低于30美元/桶,經濟利用價值逐步顯現。北美能源獨立不再遙不可及。
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大規模利用將中長期解決能源價格高企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對全世界的產業結構帶來“創造性的重構”。目前我國貧油多煤,而核能處于限制發展的階段,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將是一條現實可行的路徑。天然氣是傳統化石能源中最清潔的能源,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和環境污染。筆者預測,天然氣行業面臨極大的投資機會,且在未來十年將極大地改變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結構,有效減少我們對外能源的依賴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
遵循天然氣利用和頁巖氣開發的主線,三個方向值得關注。
首先,天然氣產業鏈將全面受益,無論是上游的開采,中游的儲運和管輸,還是下游的分銷。城鎮化趨勢、對傳統煤氣的替代以及車用天然氣將極大地拉動天然氣的需求。以車用天然氣為例,天然氣價格相比柴油有極大的優勢,我國有300萬-400萬輛重卡保有量,政府又有降低原油依賴度的強烈需求,這個產業增速飛快。因此,需求的放量直接使得下游分銷商帶來規模優勢,成本下降,銷售上升。此外,由于天然氣資源分布和終端消費的不匹配,中游的儲運和管輸成為上游供給和下游需求的關鍵銜接點。按照與市場相匹配的管道里程,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管道長度應接近10萬公里,而目前大約為5.5萬公里,預計“十二五 ”基干管道和支干線建設2萬-2.5萬公里,支線建設3萬公里。管網建設加速將推動石油管道、天然氣壓縮機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上游的開采除了給開采商帶來利潤,也將給鉆井、壓裂等油氣服務商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
其次,天然氣的廣泛利用將重構全球化工品的競爭格局。北美頁巖氣的大規模開發迅速拉低北美天然氣價格,使得北美的尿素產業和乙烯又重新具備全球競爭力,尿素和乙烯等化工品的出口將是美國變相的能源輸出。此外,頁巖油氣開采的副產品丙烷的放量導致丙烷價格與石油價格背離,且丙烷脫氫制丙烯的成本遠遠低于傳統石油基制丙烯。總之,頁巖氣的放量將直接打破全球化工產業的競爭格局,傳統石油鏈的化工品很可能喪失競爭力,化工品的價格與原油的價格走勢相關性將顯著下降。
最后,天然氣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改變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比例,也對煤炭的清潔利用提出了新要求。2015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將從2011年的4.4%提升至8%,其中煤制氣也將從無到有,貢獻300億方/年的供給量。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大唐煤制氣和神華包頭的煤制烯烴項目均已證明新型煤化工的經濟性。因此,新型煤化工將是我國改變能源消耗格局有力的促進因素,新型煤化工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商業化運作,與新型煤化工產業化相關的公司將受益于此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