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王菲曾在微博里形容龔琳娜唱歌時的眼像“野酸棗”滴溜溜轉,這個典故來自她的前夫竇唯。那時有個“野酸棗”電視廣告,竇唯在電話留言里玩笑式地說:“野酸棗,滴溜溜的圓,我不在,請留言。”
這就是一方在另一方心靈上留下的痕跡,通常被愛的那方會給施愛方更多影響。再看王菲第二次離婚時的一條聲明,第一句“內什么”,她的另一個前夫李亞鵬隨即模仿著回了一條“內什么”。這是王菲留給李亞鵬的痕跡。
可如果就此論定王菲更愛竇唯也未免武斷。首先,王菲和竇唯戀愛時她20多歲,和40多歲相比,當然20歲的人更容易受他人影響;其次,竇唯是個才子,所謂才子,從風格到思維方式都有原創的東西,也有較多的內容供人模仿。
李王離婚之前有個電視訪談,楊瀾問李亞鵬愛聽王菲什么歌,按理說聽王菲歌長大、又身處文藝圈的李亞鵬不可能不熟悉她的歌,可他憋了半天,舉的例子是王菲幾年前在春晚上唱的《傳奇》。據說當時王菲頗不以為然,這似乎又說明王菲對李亞鵬的靈魂深處也沒有留下痕跡。
女人們總愛問男人:你愛我什么?假若男人回答:我愛你青春的容顏,豐美的肉體。女人大多會大爆發,感覺靈性受到了侮辱。但是男人要是虛偽或真實地回答:我愛你的才華,你的事業,你的名氣,你的財產,你的思想深度,女人一定覺得更加屈辱。她們不希望男人愛她們的自然屬性,但更怕男人愛她們的社會屬性。
男人倒是不介意女人愛他的社會屬性,但他們也有介意的,就是能否給自己的女人留下痕跡。就像動物在領地上撒尿一樣,除了肉體上的占有,他們還需要向女人輸出價值觀和人生觀,不但要模仿他的口氣、生活方式,最好在思想上也能和他達到高度統一。這個統一可不是你想即他所想,而是他想即你所想。
你常常會看到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聰明的男人往往喜歡有點笨的女人,而笨男人會傾心于智商高的女人。因為聰明男人向聰明女人輸出價值觀時一定感覺到了吃力,即使對方表示全盤接受,他仿佛也能看到對方嘴角掛著的一抹嘲弄,索性找個笨女人調教,這樣他口沫橫飛大吹法螺時,這世界總會有一個聽眾。笨男人沒什么好輸出的,為了省點力氣,可以找個比他有想法的女人向他輸出,于是,陰陽達到了平衡。
一定有人要叫板:明明就有兩方都很聰明的夫妻或伴侶好嗎?當然有,薩特和波伏娃,他們各玩各的;最近宣判的高官和他的律師妻子,女方做不到各玩各的,那么同歸于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