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
28歲的上海媳婦馬立艷顯得有些失落,身邊的同學一個個走上講臺接受企業的實習聘書,而自己卻遲遲沒有等到老師的揮手示意。
講臺上突然出現了婆婆的身影,雖然不知道她說了什么,但是看得出她幾度哽咽像是哭了。婆婆親口宣布馬立艷獲得了企業的實習機會后,馬立艷將早早準備好的紙巾遞給她,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對于一心想成為一名設計師的馬立艷而言,這次的企業實習將是她跨出的人生重要一步。
“除了聽不見以外,其實我什么都可以做”,這是很多聾人朋友的心聲,可是想要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困難重重。目前中國有85所大專院校招收聾人學生,其中95%為設計類專業,但專業對口就業率卻遠遠低于10%。
馬立艷結束為期五天的電商美工培訓課程,“無聲課堂”電商美工課程是由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大學聯合小籠包聾人協力事務所、上海徐匯區業余大學特殊教育部,專門為聾啞學生設計的貼近電商美工崗位的特殊培訓。培訓結束后學員們將開啟一段新的職業生涯,現場6家淘寶網商為11位優秀學生提供了美工設計類的實習崗位。
公益機構小籠包聾人協力事務所執行長肖亮調查發現,一些聾人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學習美術和創意,經過七八年的專業訓練后,卻只能依靠殘聯的政策就業,成為保安、倉庫管理員或是流水線上的工人。
而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井噴式發展理應為殘障人士就業提供更多更廣的平臺。根據淘寶大學的數據,整個電商行業未來三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500萬人,四分之一的電商企業表示最缺美工。
事實上,很多聾人視覺感官都特別靈敏,美術天賦往往高于普通人。淘寶一位設計師建議,“淘寶幾百萬家網店有大量廣告設計和修圖工作。這部分設計比較枯燥,設計師流動性大,如果讓具有美術基礎、工具使用熟練、認真仔細的聾人設計師來完成,可以形成穩定的生產力。”
從事特教工作15年的沈雪晴老師也認為,“聽力障礙雖然會導致工作溝通成本高,但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很少被外界干擾,工作專注度和效率都更高。一旦度過職業適應期,他們一般不會輕易換工作。”
一個合適的崗位
8月8日上午,在上海徐匯區業余大學的會議室,隨著一個急促的關燈開燈動作,20多名學生立馬挺直身板兒,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講臺中間沈雪晴老師的手上,無數次他們從這雙手上獲得知識和鼓勵。對于喪失聽覺的學生而言,關燈開燈代表一節課的開始和結束。
參加“無聲課堂”的學生中,年齡最大的45歲,最小的20歲,成為一名網店美工或設計師是他們共同的愿望。一年前,懷揣著同樣夢想的聽障女孩陳文靜在小籠包聾人協力事務所和沈雪晴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如今,文靜是善淘網上海品牌中心的視覺設計師。
去年6月,文靜從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藝術與設計系畢業,雖然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680萬人的畢業生大軍還是讓她望而生畏。區殘聯曾介紹她去一家網絡公司做客服,文靜覺得不適合自己。文靜口中的“適合”就是專業對口的設計類工作。
工作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溝通,文靜坦言,“我必須要跟他們同步,特別是當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覺得做不好的時候,心情就會變得急躁,容易失去自信。好在我很幸運,同事們都把我當做普通人對待,我們彼此合作、多溝通就沒什么事情做不好。”
日常中的交流主要依靠聊天工具,每天下午3點半同事們還會跟著文靜學習手語。現在只要文靜一揮手“來吧”,大家就知道她又有好的點子要分享,或者是有不懂的地方要詢問。
在善淘網,文靜每周都要為網站、店鋪、微博等提供至少35張圖片,平均一天7張圖的工作量。周彤相信,文靜肯定是電商企業歡迎的那種作圖快速精準的設計師,“文靜的特色是你如果給她一套作圖規范,她的速度比普通設計師快好多倍,她很專注。對于一個電商網站來說我們需要的恰恰就是圖片的快速更換。”
目前,網店美工的平均月薪為三四千元,經驗豐富者月收入過萬。文靜把每個月工資的一半交給父母作為生活費,雖然并不是很多,但這種能夠養活父母的感覺讓文靜覺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企業如何不“怕”殘障人
有“中國第一家慈善商店”之稱的善淘網近幾年也集中關注殘障人士就業問題,已為超過100位殘障伙伴提供了培訓和就業幫助。善淘網采用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將個人、企業捐贈的閑置衣物經專業處理后進行網上銷售,扣除運作成本外的全部收入用于公益項目。
目前善淘網共有20多名正式員工,其中有6位是殘障人士,另外還有40多位殘障朋友以兼職的形式參與。每一件物品從分檢、測量、熨燙到修圖、打包、寄送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善淘網公益市場部經理周彤在與殘障同事的相處中發現,只要被放到最合適的崗位,他們往往會帶來很多驚喜。
35歲的聽障男生顧斌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剛開始被安排在倉庫打包和寄送貨物,常因粗心寄錯包裹。在幫一個殘障女生剪布料的過程中,主管發現顧斌其實對剪裁、配色、縫紉都非常擅長,不僅剪得整齊,而且速度還是女生的三倍。于是,顧斌和這名女生進行了崗位調換,問題迎刃而解,細心的女孩子在打包和寄送方面更加仔細認真,“剪刀手”顧斌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現在善淘網的創意產品包袱皮的基礎裁剪全都出自顧斌之手。
如何與聽障學生進行迅速有效的溝通是很多企業顧慮的問題。肖亮介紹,“從成功案例來看,聾人學生的實習期往往要比正常大學生長,70%的人實習期超過半年,甚至1年以上。”學生在短期實習后真正能夠留用的并不多,對企業而言花那么多時間進行溝通難免是一種負擔。
按照慣例,每一個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在剛開始的一到兩周都會有老師全天陪同,沈雪晴老師解釋,“老師初期介入,能幫助企業和學生相互適應,建立溝通方式。”只有當溝通問題解決了、職業技能問題解決了、任務的理解和作品的反饋等問題都解決了,才是孩子真正能夠融入企業工作的時候,這需要一個過程。
周彤認為,“所謂的殘健平等不是說殘障人與健全人完全一樣,而是你體會到他不便的難處,然后幫他去發揮優勢。”這一點文靜也深有感觸,聽障人在學校學的東西跟普通人不太一樣,高中可能只是正常人的初中水平,很多抽象的的詞匯在他們的世界里是沒有的。為了幫助文靜正確理解工作要求,同事會在PPT中詳細地告訴她這張圖對應的文案是什么,希望做成什么風格。這個風格不是隨口一說的,而是要給一張圖或者幾個關鍵詞供參考。
現在文靜已經可以自己來找到合適的圖片,看到不懂的地方她就主動和同事溝通,“溝通并不是困難,但是不溝通解決才是最可怕的。”
善淘網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向社會證明殘障人其實可以做得很好。周彤說,“對于企業來講,不愿意輕易改變工作流程,或者幫殘障人反復調整流程,但是善淘網是公益機構,有這個使命,我們愿意去做。而且我們希望能產出一個流程給其他企業,讓企業能順暢地接納殘障人,而不是讓他們付出更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