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按理“離事實越近,則離真相越近”。但是我們這里相反。
前幾天網上沸反盈天的“老外撞大媽事件”怎么就讓人覺得“離事實越近,離真相越遠”了?
12月3日,一組“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圖片大受推送。當天上午,包括人民網在內的主流媒體都報道了“北京街頭老外遭訛”, 道德口水迅速勁射“大媽碰瓷”;但是中午輿論突然調轉槍頭,稱,老外騎無牌摩托確實與中年東北女發生碰撞,還不斷用中文罵人。于是無數口水又立馬拐彎,瘋狂撲向老外,老外頓成道德靶子,向晚時分,網絡已成高壓鍋,高壓之下,新的細節繼續溢注。相關拍攝者現身,稱老外與大媽只是輕微蹭刮,檢查后并沒有大礙,大媽獅子大開口要幾千塊錢,后來論價到1800元,很明顯是錢要多了,這不就是“訛”嗎?
但高壓還在集聚,拍攝者終于“頂不住”而向大媽服軟道歉,大媽則拒不接受如此沒有“誠意”的道歉云云。
我們不知此事會向哪個方向或將向何種深度發展,也無意臧否老外大媽誰對誰錯,只覺得網民的判斷力、思考力、自控力都很低齡,網上毒罵,惡濁洶涌,“漢奸”,“人渣”,“垃圾”……直如沒頭蒼蠅一般亂吐,“證據”看似對誰不利,立即謾罵誰,可不可以“先疑”,“后思”,再“罵”呢?不,情緒就是一切。
就拿“證據”來說,某報提供的某段視頻也只是聚焦老外罵人的片段,只是一出折子戲,事實上,這段視頻之前,大媽已經在地上躺了很久很久,老外屢次扶她起來不果(她事后也承認曾堅不離地),焉知不是被她的過分夸張和“耍賴”所激怒?你多次強烈“抽搐”和“痙攣”,但后來醫院的一系列檢查,并沒有發現“心臟病”、“腦震蕩”和骨折,我們至少可以說,老外蹭刮在先,大媽夸張在后,前者無心,后者有意,大媽絕非網絡輿論哄抬的什么“勇斗老外,正當維權”的“道德大媽”,要說素養,兩人半斤八兩,有些場面,即使我們“親眼所見”,焉知不是長陵一抔?盲人摸象,只摸到一根腿而已,前些年的“錢云會被碾案”,“夏俊峰刺殺城管案”,“巧家爆炸案”……很多時候,我們這些搞調查的都以為離事實很近,其實燭影斧聲,疑點重重。在拼圖沒有最終合攏之前,大媽的“委屈”可能你永遠想不明白,老外的“粗口”你也永遠覺得不可理喻。世上最深的深處是人心,就算圣人,也常常被其迷惑。
相傳顏回隨孔子在陳、蔡期間絕糧七天,子貢費了許多周折才搞到一石米。顏回便與子路在破屋墻下做飯,飯熟了,有柴灰掉進飯中,顏回便取出來自己吃了。子貢在井邊遠遠望見,很生氣,以為他偷飯吃,便跑去問孔子:仁人廉士也會改變自己的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能叫仁人廉士嗎?子貢說:像顏回,也不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是的。子貢便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雖親眼所見,我仍不會懷疑他,這里邊必定有緣故。你等等,我來問他。
孔子把顏回叫到身邊說:日前我夢見先人,大概是啟發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飯拿來,我將祭奠先人。顏回對夫子說:不行!剛才有柴灰掉進飯里,留在鍋里不干凈,丟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動過的飲饌不可祭奠了。孔子說:是這樣,我也一起吃吧。顏回出去后,孔子環顧了一下身邊的弟子說:按說應該相信我們親眼看見的,但是親睹的也不一定可信;按說應該相信自己的心,但自己的心也不足以憑恃。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
“親眼未必為真”的故事還很多,它正好注釋了“細節是魔鬼”,甚至是一種宿命,它冷冷地看著俄狄浦斯狹路相逢,眼睜睜地殺死父親,又冷冷地看著他淫亂宮闈,眼睜睜地床運了自己母親,最后當俄狄浦斯痛詆自己有眼無珠,直接戳瞎自己雙眼時,它還是冷冷地不動聲色。
因為它知道,真相,常常掖在良心的褶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