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麟
僅出版一個月,這本《4000種有用、無用或危險藥物指南》(下譯《藥物指南》)的書就售出了20萬冊。其揭露的重重藥界黑幕,令所有讀者毛骨悚然:法國市場上40%的藥品具有風險性,自1985年以來至少使10萬病人喪生;法國每年發生數以萬計的藥品醫療事故,且經常導致死亡,卻從來沒有列入統計數據之中;法國40名國家藥品安全監察機構成員中只有9人是干凈的,其他人均與制藥公司簽署私人合同,支取金額最高達60萬歐元;法國制藥公司每年出品的100種所謂“新藥”中,僅0至3種是真正重要的發現……
這本書如同一顆原子彈,在法國社會轟然爆炸,盡管遭到醫藥界特別是劣跡斑斑的制藥公司的強烈反對,但卻大受民眾歡迎。今天在法國醫院里,病人們在醫生開藥方時,都忍不住拿出這本書來查閱一下:醫生開的藥到底是有效的、無效的,還是有害的。這本書對制藥公司和醫藥界的沖擊是可以想象的。
兩位作者之一,是國民議會議員、在上海有一家診所的貝爾納·德布雷。德布雷同時也是一位尊重事實、說話嚴謹的醫生。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過他的話:制藥公司將療效與一歐元的阿斯匹林一模一樣的所謂“新藥”Plavixe推上市,價格卻要貴上14倍,并讓國家醫療保險報銷,以賺取暴利;后果則是導致國家醫療保險費用出現巨額赤字。
另一位作者、已八十高壽的醫學教授菲利浦·艾文也是被確認沒有與任何醫藥公司簽署任何合作協議或合同的醫生。他們共同合作撰寫了披露法國近年來最嚴重的醫療丑聞“Mediator減肥藥”報告,引起轟動。
正是由于Mediator大丑聞使法國民眾意識到,制藥公司向他們隱瞞了重要事實(服用這一所謂減肥藥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上千),而國家醫藥監督機構卻沒有盡心盡責(因為被制藥公司所收買),因而法國民眾便開始竭力尋求真相。恰好在這時,為他們披露Mediator減肥藥丑聞的作者推出這本《藥物指南》,頓時受到讀者的大力歡迎。而與此同時,制藥公司及其收買的形形色色的專家、權威則不斷地公開批評甚至詆毀這本書。但他們已經無力阻止這本書對法國藥品界的強大沖擊。
這本《藥物指南》大獲成功首先是因為學術上的嚴謹、可靠。兩位學者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對法國4000種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兩位作者的敢言。他們不僅明言法國醫療界人士、政界、特別是對批準藥品上市掌握著生殺大權的專家,幾乎都被制藥公司用種種合法和非法手段所收買,以至于大量無效、低效和副作用嚴重、甚至有風險的藥物被批準上市。如果不打破這一局面,法國醫藥赤字越來越嚴重而公眾健康卻日益惡化的趨勢是無法扭轉的。《指南》明確告訴讀者,法國制藥界自1985至2000年未能研發出任何有效新藥,而今天,制藥界也只是在做一些小修小補,真正有效的藥品幾乎都是1950至1980年期間研發的。今天更多的新藥更像一幕“騙局”,而對公眾健康毫無益處……
《藥物指南》是一本震聾發聵的書,對今天迷信進口藥品的中國醫藥界也同樣有著指南作用。它對患者的好處幾乎是難以列舉的。這本書能夠喚醒患者:很多幾元錢就能治病的藥,其實其療效與“進口”的、貴上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洋藥是一樣的。而公眾看不起病的普遍現象,則與藥品越來越昂貴(同時療效卻并未相應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為了公眾的利益,翻譯、出版這本書吧!只是,我非常懷疑這本書會尚未出版就會在中國被扼殺。因為跨國制藥公司在中國同樣已經強大到可以左右醫藥界幾乎一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