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勇
與以往的情況相同,今年的上海藝博會上仍有許多亮點,其中之一就是上海油畫雕塑院常務副院長、知名油畫家肖谷的一批油畫新作,由羅浮紫藝術典藏推出。這批畫有一個總的名稱:《尋找東莊》。東莊舊址在蘇州大學校園內,這里曾經是江南文士經常聚會、吟詩、酬唱、品茗的極妙之處。五百多年前明代文人畫家沈周為“東莊主人”吳寬畫過24幅《東莊圖》,流露出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與理想情懷,透射出中國文人的隱逸思想。《東莊圖》屢經傳藏,現存21幅,現由南京博物院珍藏。而肖谷根據這個文化基因創作的《尋找東莊》,則表現了他對中國古代文人品格與理想的尊敬及仰慕。
長期以來,肖谷在創作上堅持自己的道路,他以獨有的“二度半空間”,體現出中國藝術精神的生動氣韻,形成了一種被幻化的視覺空間,同時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尋找東莊》是肖谷自2005年以來以“傳統文化當代性轉換”為主題的耗時八年的油畫創作與研究項目,作為研究項目不僅僅限于繪畫本身,而更多是涉及畫面以外的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以及對文化建設性的意義探究。肖谷從沈周《東莊圖》入手,漸漸地為沈周既超脫、又重視現實的文化方式,以及對自然的尊重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所觸動,用當代文人的視角創作了《尋找東莊》系列油畫,作品以純凈溫潤的色彩、浮雕般的肌理效果,再現了江南的田園風光,演繹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文人情懷的“心靈歸隱”與“精神家園”的心路歷程。
肖谷的藝術創造首先得益于速寫,這使他具有敏銳的形象感受能力,能迅速捕捉到表現對象的精彩瞬間與永恒性。肖谷的藝術感覺得益于曾經操練過的版畫實踐,這使他具有概括的眼光與能力,在畫面上對黑白灰這幾種頗具現代感的色調運用,是他駕馭油畫語言的一大支柱。肖谷的繪畫語言也得益于雕塑,這使他具有很明確的結構與形體觀念,所以他淡化了三度空間的追求,但對象的結構形體仍然通過線的勾勒等手段而顯現。但肖谷的藝術創造,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卻是得益于中國畫的研習與理念上的思考融合。
肖谷在介紹自己創作《尋找東莊》系列油畫時表示,之所以選擇《東莊圖》這部經典作品作為切入口,主要是想通過對園林的描繪體現出中國文人在文化上的建構意義,體現出中國文人、自然、歷史的和諧思想。對《東莊圖》的研究,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訴求及本土文化意識的探尋,作為一個積極實踐的探索者,肖谷努力從繪畫角度及文化建樹上,期望有其獨創性。
肖谷以為:歷史,以及歷史感,在自己個文化知識結構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這種歷史感體現在從技法到材料的運用,從文獻的考證到觀念的形成,并將思考貫穿其創作始終,最終呈現在寧靜厚重的畫面之中。要實現當代轉換,就不能用復古的眼光來看現代,而是要以當代人的通達去觀照古代精神,既有傳統底蘊又具有現代氣息。他說:“我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論證,也是自己對現實的表述,既有歷史感,更有一種當下文人的精神體現。我力圖尋找文脈氣象上的傳承關系,并接上民族傳統文化的氣脈。”
藝術評論界給予肖谷《尋找東莊》高度評價:“從純粹形式的角度來看,肖谷的《東莊圖》無疑創造了一種屬于他自己的表現方法;而相對于傳統經典,又可發現他仍保留著沈周原作中的意象和氣韻”。
肖谷在尋找“東莊”的同時,也在尋找著我們這一代人和自己心靈的文化歸屬和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