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
在2013騰訊智慧峰會上,《失控》作者、《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對互聯網未來十年的趨勢進行了預測,給出“屏幕”、“分享”、“注意力”和“流”四個概念——我們越來越多的信息是通過屏幕在分享和傳遞;借助云技術而掀起的信息和文件共享方式的改變,使得“擁有”變得不那么重要,比如,如果隨時可以在網上找到想要的音樂,在硬盤中存放大量MP3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人們的注意力在轉移,比如從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開始轉向互聯網,“注意力經濟”也迅速發展;“流”的概念則使人們將信息的分享處理從靜態的變為了實時跟進……
在凱文·凱利做出這番預測前,這四個事物本身就已成為時下互聯網生活的主旋律,“互聯網預言帝”只不過以更權威的方式對此趨勢進行了背書。這就涉及到產業趨勢預測的問題。美國有位科學家曾經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預言幾百年后人類的樣子——眼睛放大,因為要經常盯著屏幕看;胳膊肌肉萎縮,因為不需要干太多體力勞動;手指肌肉異常發達,因為要經常使用觸摸屏。其實觸摸屏從發明到現在至多不過二十年,而以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如果你覺得在幾百年后,人們還在使用這個技術的話,那人類這幾百年就基本算是白活了——如果有人在明朝預言,五百年后人類的腕部肌肉將異常發達,因為要經常磨墨和使用毛筆的話,在今天看來,一定是非常可笑——人們在做預測時,習慣性的做法是基于已經有的主流事實,而假設這個事實在今天的強勢地位會在相當長時期內一直持續下去。原因很簡單,所有的預測都有一個最底層的基本假設:歷史會重演,或至少會對將來有很大的影響。
互聯網的十年過得很快,今天當淘寶交易額以萬億計時,當Facebook以天價市值上市時,十年前人們的討論和預測已經無人提及。今天所預測的未來十年趨勢如果我們在2023年回首看時,一定會顯得有些幼稚。2023年,必會有更多驚喜在等待我們。
作者郵箱:bigyuanl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