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居民住宅小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群眾文化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向深層次不斷延伸,就要求城區文化館發揮應有的作用。那么,新形勢下城區文化館如何體現自己在文明小區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關鍵詞:群眾藝術;社區文化;精神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D412.65 [文獻標識碼]:A
思考之一:在黨的方針政策落實上的宣傳作用
針對住宅小區互不往來的“城市樓群綜合癥”以及一些離退休和無業人員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群眾藝術館干部一方面要積極深入到樓群中間、群眾中間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還要通過“鄰里相識會”、“家庭座談會”、“小區歌手演唱會”、“好媳婦評比會”等各種會議集中學習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使國家的政令法令在住宅小區中暢通,不留死角,激發廣大居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積極性。
思考之:在居民小區重大活動決策中的引導作用
參與居民小區重大活動的決策是保證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關鍵。文化館要參與居民小區的重大活動決策,決策前首先搞好調查研究,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從而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對內容和形式庸俗低下或可能產生“負面效應”的活動要堅決抵制,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推動作用的活動要積極倡導,大力支持。每個文化館干部要真正體現出較強的政策水平和組織能力,用踏實有效的工作提高地位,提高威信,贏得居民的支持,引導居民小區文化活動向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思考之三:在居民小區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組織作用
居民小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要靠每位居民來完成。如何把居民組織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擺在城區文化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文化館首先應該在掌握每個居民小區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爭取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配合,把文藝骨干組織起來,開展活動,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寓于活動之中,在每個小區都組織起業余文化隊伍,形成小區各自的文化特色。與此同時,要注重在提高業余文藝骨干和文化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文藝素養上下功夫。加強輔導和培訓,使文藝骨干成為小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社區文化浸透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又健康地奮發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一個十分突出的景象是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求快速增長,并且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向,社區特色活動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也呼喚著文化的繁榮。我們群眾藝術館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不斷加強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為把先進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向上的、鼓舞人心的,具有時代特征的、豐富多彩的。
群眾喜聞樂見的社區特色文化占領精神陣地,從而激發社區群眾熱愛黨、熱愛家鄉的積極性,煥發人們投入全民創業大潮的斗志。社區活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同時也受到了觀看演出的各級領導們的好評。
1.抓好社區特色文化活動要貼近時代把握方向
社區特色活動是群眾性的、開放性的社會文化活動,因此,正確把握它,并沉著健康地沿著軌道發展,對整社會的穩定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站在“三講”的政治高度提高對社區文化活動的認識,要有大局觀念,要把握新時期文化的主旋律,使它緊跟時代的脈搏。在組織特色社區文化活動中要創作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吸引人,鼓勵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和低級趣味,激發人們參與到全民創業的大潮中去。如“五一”、“七一”、“八一”、“創業潮”等,廣場文藝晚會及積極宣傳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舉辦的“大型健身秧歌比賽”等,都在社會上取得了轟動效應,獲得圓滿成功,大大提升了社區特色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成為龍山群眾文化活動的新起點。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同時,我們緊密與基層黨組織協作建立和完善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運動機制,保證社區特色文化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2.抓好社區特色文化活動要克服困難知難而上
為了掌握社區居民們的生活特點和精神生活需求,多少個雙休日,從館長到館員深入社區了解摸底、走訪文藝骨干,并與基層黨組織緊密配合在社區內倡導:人人參與,齊動員,獻計獻策,大家演。這樣以來不僅調動了群眾的參與熱情,而且,也使演員隊伍得到了發展和壯大,更可喜的是帶來一定的社會力量。
3.抓好社區特色文化活動要注重特色追求創新
社區特色文化活動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在活動內容形式安排上、節目的質量上注重本地特色,追求創新,達到群眾喜歡,實現寓教娛樂的目的。所謂特色就是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的歷史傳承。本地文化特色的特點,是深深植根于本地區廣大群眾之中,具有民眾性、普遍性、廣泛性,所以抓住了本地特色就抓住了根本。但是,如果不在創新上下功夫,不在檔次上下功夫,就不會有文化活動的生命力。因此,既要注重繼承傳統文化和本地特色形式,又要對其挖掘整理提高創新,使其更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融入新的思想和觀念,合時代節拍。
說新事、唱新風、贊新人的內容傳統的文藝形式表演,真正做到了群眾喜聞樂見。群眾自編的“公民道德歌”用流行歌曲演唱至今不衰,深受人們青睞。
作者簡介:金鐘漢,男(1959.2.1-),現任四平市朝鮮族藝術館館長,研究方向: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