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的二手房成交量明顯增長。對此,有分析認為,國家試點推行公開官員個人財產及住宅信息,以致擁有多套房產的部分官員急于脫手名下房產。據調查,確實出現多地政府機構人員放盤出售的現象,甚至有官員一次賣掉8套住房。
二手房交易很正常,官員進行二手房交易也不是新鮮事,但一些官員急于拋售房產,乃至一次性賣掉多套住房,就沒法不讓人起疑心了。拋售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出于對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無法預期,擔心房價下跌;二是感覺那么多房產留在手中是一只“燙手的山芋”,賣掉可以免去許多擔心和“麻煩”,換成真金白銀放在手里才放心。
一些官員拋售手中的房產,甚至一賣就是好幾套,人們不禁會問:他們哪來這么多房產?這些房產來源清白嗎?是不是“灰色財產”甚至“黑色財產”?
房產與腐敗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從媒體披露的貪腐案例來看,房產往往是許多落馬官員“腐敗清單”上的重要一筆。由此看來,非法房產可謂一些官員埋在身邊的“隱形炸彈”,稍不留神就會爆炸。有些官員的房產即便不是貪污受賄所得,或許也是建立在侵蝕公共利益基礎上的不正當福利,不如趕快“漂白”。如此,一些官員急著拋售房產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不能根據一些官員拋售房產就認定他們“有問題”,但既然不少官員拋售房產并成為風潮,相關部門就不能裝作看不見,查一查這些急著拋售房產的官員,是不是像他們的“莊嚴承諾”一樣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