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部主辦的綜合性政務門戶網站——中紀委監察部網站(www.ccdi.gov.cn)正式開通。“接受網絡信訪舉報”系新網站的主功能之一。
這一新官網開通有何意義,折射出什么樣的反腐思路……針對一系列的疑問,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博士研究生導師馬懷德進行了解讀。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反腐查出了一系列貪官,此次開通新網,是否與網絡反腐形勢有關?
馬懷德:黨的十八大后,網絡反腐效果明顯,查處了數名官員,但是,網絡反腐也有無法避免的缺陷,比如誣告、誤傷、傳播虛假信息甚至是謠言。
所以,如何通過制度和規則設計,更有效地發揮網絡反腐的作用,就是反腐機構面對的問題。
問:中央紀委監察部開通新網,能否起到讓網絡反腐揚長避短的作用?
馬懷德:如果說過去的網絡反腐是“守勢”,是“運動式”,只是網民通過微博等方式爆料,官方接報后查處,那么新網站就是“攻勢”,突出“接受信訪舉報”“互動交流”功能,使信訪舉報、輿論監督透明化,由此把握、引導輿論主動權。
問:這次開通新網,折射出什么樣的反腐思路?
馬懷德: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查處了9名省部級高官,有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懲處腐敗力度加大,效果明顯。但只有以制度反腐、健全體制機制,才能“治本”。上周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四個體系:黨內監督體系、民主監督體系、法律監督體系、輿論監督體系,中紀委和監察部開通新網站,就是健全輿論監督體系的一項舉措。今年以來,派出中央巡視組、清理會員卡行動等等,都是制度反腐的有益嘗試。
問:有網友提問,“舉報地方官員,最后都轉到屬地處理,如何保證地方紀檢部門不護短?”類似這樣的問題,制度反腐該怎樣解決?
馬懷德:中央制定的制度反腐目標是: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那么,怎么建立這種機制?除剛提到的四個體系建設,上周政治局會議還提到,“要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這就是“治本”之策。現行的紀律檢查體制,地方紀檢部門隸屬于同級黨委,這樣不利于有效發揮監督作用。而且,十八屆三中全會定位于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所以,表述也發生了變化。之前的表述都是“健全和完善紀律檢查體制”,而這次是“改革紀律檢查體制”,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即將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