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蘭芬
雖然全球經濟表現不佳,但是世界各國專利申請在近兩年仍呈強勁增長態勢。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指南》報告,2011年全球發明專利申請首次超過200萬件。相比前一年,2010年和2011年全球發明專利申請分別增長7.2%和7.8%,商標注冊申請分別增長11.8%和13.3%。2011年全球未決專利申請達到480萬件,各國知識產權局面臨的專利審查負擔日益增大。①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12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WIPO Press, December 11, 2012, pp.5.專利申請量的迅速增長和未決專利申請的持續增多對專利信息傳播、專利審查效率提高和專利審查流程改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些都要求建設更優化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體系。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強勁支持,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體系的建設是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技術支撐的主要表現形式。②馬海群:《國外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系統研發現狀分析及借鑒價值》,載《電子知識產權》2003年第8期,第 49頁。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高速并行的計算能力為優化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機。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認為,云計算通過整合、管理、調配分布在網絡各處的計算資源,并以統一的界面同時向大量用戶提供服務。云計算具有低成本、低能耗、易管理、彈性擴展、快速業務部署、按量計費等優勢,被IT界視為繼個人計算機及互聯網變革之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云計算技術通過對知識產權信息資源靈活的整合和動態的配置,可以為知識產權信息化產業帶來節省成本和拓展影響輻射范圍的全新思路,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向資源共享和按需服務的方向發展。
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知識產權信息處理需求,世界各大知識產權局相繼探索和加快云計算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和擴展,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和韓國知識產權局(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KIPO)在云計算的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2010年12月9日,美國政府首席信息官維維克?昆德拉發布“改革聯邦政府信息技術管理的25條實施計劃”,提出實施“云優先策略”(Cloud First Policy),以應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增長的需求。2011年2月,美國政府頒布“聯邦政府云計算戰略”(The Federal Cloud Computing Strategy),確定要在聯邦政府內更廣泛地應用云計算。美國專利商標局在早期利用VMware、Xen等軟件完成服務器的虛擬化,從2008年開始數據中心的虛擬化和增加網絡帶寬等措施實現IT基礎設施的更新,如圖1所示。

圖1 USPTO數據中心的IT基礎設施:從虛擬化到云計算的進程
美國專利商標局從2010年開始研究云計算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并試點開發了第一個公有云應用TDRS2.0。2010年6月,美國專利商標局與谷歌達成協議,由谷歌向公眾免費發布美國專利商標局大量的專利和商標電子數據。根據該協議,美國專利商標局向谷歌提供現存的大量電子文檔以及日、周和雙月的更新數據。這些電子文檔包括圖像和文本格式的專利授權和申請公開說明書、商標注冊申請書、專利分類信息、專利和商標轉讓信息等。該協議使得美國專利商標局可以集中其資源創建數據文件,并依靠外部的公有云將信息傳播給眾多的用戶。③Toby Bennett: Cloud Computing in Government Environments-USPTO Perspective, Patent Information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eptember 11-12, 2012.
2011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啟動兩項新的主系統投資:專利端到端(Patents End-to-End, PE2E)和商標新一代(Trademarks Next Generation,TMNG)。這兩項投資都是以云兼容的技術堆棧為基礎的,前者是基于電子端到端文本的專利申請處理流程,后者是將數據源虛擬化,基于新的業務架構打造新的價值流應用。
1.專利端到端項目
(1)啟動專利申請文本項目。包括:將專利申請數據從圖像轉換成結構化文本;使所有專利公司都可獲取目前的6300萬頁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和摘要;提供分析工具用于專利權利要求書樹形圖分析、內容比對、權利要求書術語分析/詞組用語分析。
(2)構建共同的專利分類體系。與歐洲專利局一起制定與IPC兼容的專利分類體系即聯合專利分類體系(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CPC)。
(3)構建專利端到端(PE2E)審查員界面。
(4)構建Text2PTO專利申請人界面(基于在線文本的專利申請)。使專利局可以接受文本格式而非PDF格式的專利申請書;使用新的分析報告工具,進行自動形式審查,查詢專利族、連續申請案、權利要求書相關性及其他申請內容。④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Patent End to End (PE2E), http://www.uspto.gov/about/vendor_info/current_acquisitions/pto_industry_day_attachment_A.pdf, last visit date: March 7, 2013.
2.商標新一代項目
(1)認證授權與單點登陸。利用必要的工具管理商標新一代項目的認證、授權和單點登錄。
(2)商標檔案管理。利用商業工具和云計算技術開發商標檔案管理系統。
(3)商標報告和數據集市。為商標新一代項目和原有系統數據儲存提供存取層,不僅可以增加報告和數據存取的靈活性,而且能夠降低報告定制和數據查看的成本。
(4)網絡與商業服務。開發網絡與商業服務以支撐17種商標價值流中確定的計算能力并使其自動化。⑤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Trademark Next Generation Fiscal Year 12 Projects Overview, http://www.uspto.gov/about/vendor_info/current_acquisitions/industry_day_attachment_B.pdf, last visit date: March 8, 2013.
在專利端到端項目中,美國專利商標局與專利申請人共同合作,對于專利申請人來說,專利申請流程會變得更加透明。通過改善的專利申請電子化、專利申請流程電子化、無紙化處理和儀表盤監控,專利申請人可以獲得專利申請審查流程的全程電子數據支持。商標新一代項目的目標是利用下一代信息技術平臺,改善為商標系統用戶提供的功能和技術服務。通過創建一個完全電子化的、獨立的、可持續的端到端系統來滿足商標局工作人員以及系統用戶目前和未來的需求。為支持專利端到端和商標新一代的項目投資,美國專利商標局選擇實施混合云⑥根據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對于云計算的定義,云計算有四種部署模式:私有云、社區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私有云是指服務提供商提供云基礎設施給單個組織專用。社區云是服務提供商提供云基礎設施給具有共同關注點(如任務、準則等)的特定社區用戶專用。公有云是服務提供商提供云基礎設施給公眾公開使用。混合云的云基礎設施由私有云、社區云或公有云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云基礎設施組合而成,每種云保持相對獨立,但是這些基礎設施都共同遵循標準化技術或專有技術,具有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如用云爆發來處理云之間的負載均衡)。途徑,使用開放源代碼技術將現有數據中心轉變為內部的私有云,采用應用編程接口向外部提供混合云。
為了實現知識產權工作的計算機化管理,韓國知識產權局于1999年開始建設KIPOnet系統,該系統包括44個子系統,如電子申請系統、形式審查系統、實質審查系統、統一檢索系統、公報出版系統等。KIPOnet的電子申請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申請系統,支持PCT、馬德里商標注冊申請和國內專利商標申請等。2005年11月起,申請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網上申請。⑦Yeon Choul-woong: Net-based Application System Takes Patents Global, http://www.koreaittimes.com/story/15943/net-based-applicationsystem-takes-patents-global, last visit date: March 26, 2013.利用KIPOnet系統,申請人還可以即時追蹤整個知識產權申請審查流程,如申請的接收、審查的結果、注冊情況以及官方公報的出版等。
為了節約辦公空間,吸引更優秀的審查員,更好地評估工作績效,韓國知識產權局通過構建家庭辦公系統實現工作模式的創新,在2004年~2006年間相繼完成了家庭辦公系統的規劃、試運行和實施,2012年試運行智能辦公系統,2013年又開始實施基于云計算的家庭辦公系統,⑧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Establishment of the KIPO-Cloud Enterprise Desktop System, Patent Information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eptember 11-12, 2012.如圖2所示。

圖2 韓國知識產權局智能化辦公模式的發展歷程
2012年初,韓國知識產權局開始使用基于云計算的操作系統即云桌面系統(Cloud Desktop System)。云桌面系統利用桌面虛擬化的IT技術,使得只要與云存儲(Cloud Drive)相連接的客戶端電腦都可以顯現KIPO的工作界面。在工作中,韓國知識產權局的審查員通過虛擬桌面登陸KIPOnet系統,完成專利審查相關工作。云桌面系統利用分離互聯網與內聯網的方式,將審查員的個人數據與工作數據隔離開來,不僅使工作數據不能被下載到客戶端電腦上,而且保證了工作數據的安全使用,能夠有效防止工作文件的泄露,從而可以保護包括未公開專利文件在內的知識產權信息和資料。在審查員需要搜索使用互聯網上的非專利文獻時,云桌面系統提供數據傳輸系統(Data Transmission System)可以實現從本地計算機到虛擬計算機的數據傳送。
在云桌面系統建立之前,每個審查員所面對的工作環境都不相同,用戶通過同一臺計算機訪問互聯網和內聯網,工作數據與個人數據不作區分。在云桌面系統建立之后,每個審查員都能夠面對相同的工作環境,工作數據和服務由遠程服務器集中管理,審查員通過本地計算機訪問互聯網和管理個人數據,通過虛擬計算機使用和管理工作數據,如圖3所示。從2013年開始,KIPO云桌面系統的使用對象范圍擴展到了遠程工作人員。

圖3 云桌面系統建立前后用戶與互網和KIPOnet聯系對比
為了加強云桌面系統的安全性和降低黑客攻擊的風險,韓國知識產權局在云桌面系統中使用了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和公鑰基礎設施(Public Dey Infrastructure,PKI),并在云認證系統里引入了“一次性口令”(One Time Password, OTP)。一次性口令系統對于每一次登錄都會生成一個密碼,可以防止黑客使用已經認證成功的密碼。
在基于云計算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建設方面,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特點是以專利端到端和商標新一代為項目建設主題,采取私有云與公有云結合的混合云策略。韓國知識產權局以KIPOnet系統和云桌面系統的實施為依托,實現申請和審查的即時管理。在運用云計算方面,美國專利商標局和韓國知識產權局的共同點可以歸納如下:
1.充分利用云計算無處不在的服務特性
云計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廣泛的網絡訪問特性,即用戶可以借助不同的瘦客戶端或胖客戶端⑨瘦客戶端指的是在客戶端-服務器網絡體系中的一個基本無需應用程序的計算機終端;胖客戶端是在用戶機器上安裝配置的一個功能豐富的交互式的用戶界面,包含一個或多個在用戶的PC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平臺實現對網絡的訪問,從而使得云計算的服務無處不在。⑩Peter Mell and Timothy Grance: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Special Publication 800-145, September 2011.美國專利商標局依托谷歌的互聯網影響力以公有云的形式實現知識產權信息的廣泛傳播。韓國知識產權局利用KIPOnet系統和云桌面系統,不僅使得專利申請人和商標注冊申請人能夠進行隨時隨地的電子申請,而且實現了審查員隨時隨地的申請審查。
2.實現知識產權申請的電子化和文本化
美國專利商標局和韓國知識產權局都非常重視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申請的電子化,在申請審查流程中,申請人可以獲得全程的電子數據支持。同時,對于知識產權申請數據要求以結構化、標準化的文本形式呈現。專利申請的電子化、文本化為發明形式審查的自動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條件,不僅加快了專利審查的速度,而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管理費用。
隨著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不斷推進,社會各方已從關注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朝著重視知識產權運用和實現知識產權市場價值轉變,這些轉變的重要實現途徑就是發展和完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知識產權信息需求,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化建設水平[11]田力普在2012中國專利信息年會上的致辭,2012年9月11日。。知識產權信息貫穿于知識產權從創造、保護到運用和管理的各個階段,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是知識產權服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知識產權信息尤其是專利信息服務對知識產權主體明確研究方向、提高研發效率,形成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對于我國實現經濟發展轉型將起到重要的促進和優化作用。
2011年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來自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52.6412萬件,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發明專利申請國,占全球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1/4。2012年我國受理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超過65萬件,相比2011年增長24%。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申請方面,我國目前都已經成為全球年申請量最多的國家。我國知識產權數據和信息的快速增長大大增加了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信息管理成本,對于IT基礎設施的配置和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于近期發布“云專利審查解決方案”的測試系統,該系統基于云計算和云服務,充分考慮利用中美歐日韓五國知識產權局(IP5)合作基礎項目的成果,使各國專利局專利申請的審查結果可以相互借鑒;在不改變原有審查模式和習慣、不增加審查成本和負擔的前提下,讓審查員進行更優質高效的審查,提高各國專利局的審查效能。[12]國家知識產權局: 田力普率團出席中美歐日韓第五次五局局長會議,http://www.sipo.gov.cn/yw/2012/201206/t20120608_705262.html,最后訪問日期:2013年2月20日。我國利用云計算改進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體系可以重點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
基于云計算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即時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和數據。通過構建專利申請與審查的即時信息交互系統,使專利申請人或商標注冊申請人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傳統的專利檢索、分析,而且可以即時查詢申請人的專利申請和審查流程、商標注冊進展等信息,實現對整個專利申請流程的監控和管理。基于目前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設備和手段,用戶使用的終端也可從單一的計算機界面擴展到包括胖客戶端和瘦客戶端在內的各種終端設備。
在知識產權局內部,構建知識產權云審查系統,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云”中的信息在“端”開展工作,實現信息的利用和上傳等。利用云審查系統,審查員完成申請審查和處理知識產權的相關工作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審查工作。審查效率的提高將有助于減少我國未決專利申請的數量,加快專利審查流程,使得專利申請人更快地獲得專利授權。針對發明專利的形式審查,云審查系統還需實現對發明專利著錄項目的自動化審查,并為專利申請人提出初審結果和修改建議,加快審查流程。
為了應對專利申請量的迅速增長和未決專利申請的持續增多,降低審查負擔和高效利用審查資源,中、美、歐、日、韓知識產權局通過開展IP5專利合作、專利審查高速公路等多邊或雙邊項目進行相互之間的專利審查合作和專利審查結果互認,以實現知識產權信息和工作的共享。云計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共享性,即眾多用戶分享資源,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云計算的共享特性為知識產權局實現工作共享提供了一種途徑和方式。構建全球云專利審查體系,使不同知識產權局的審查員通過分享和利用“云”中的知識產權信息和審查結果,快速即時實現工作的分享。
專利信息量的迅速增長,使傳統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系統已不能滿足對數據進行規范管理以及深層次多維度檢索和分析的要求,因此亟需建設能夠處理海量信息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體系。云計算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也是一種運營模式的變革,運用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方面,可以達到降低信息傳播成本、提高專利審查效率、增進知識共享、節約審查資源等的良好效果。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混合云策略和韓國知識產權局的云桌面系統都在云計算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應用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積極開展云專利審查解決方案的構建。云計算作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和應用對知識產權工作方面,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申請獲得方式、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到知識產權信息的利用等,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