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地震發生之后,在最大的網絡信息集散地——微博上,出現了兩個輿論場。
一邊,主流的聲音是祈福、救援、募捐、獻血;一邊,也有極少數網友,在沒有根據地制造雜音和傳播虛假事實。包括“地震局只有千分之一預算用作預測”、“當地政府在救援方面無作為”,甚至要求中國紅十字會“滾出雅安”。
網友發現,就在地震救援如火如荼時,“網上涌現出了許多道德義士”?!傲R紅會,罵官員說話,罵捐款的,罵不捐的……”
在救援的“黃金72小時”,當時的全中國是雅安時刻。我們能做什么?網友“天窗的格子陽光”的回答最擲地有聲:“先救人!”
在當下,微博的能量是驚人的。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終點發生爆炸后,外媒也反思社交網絡是把“雙刃劍”:“一場災難發生后的5分鐘內,‘推特作出的貢獻最大,12小時后它開始幫倒忙?!?/p>
如果用在求援、救助上,微博重如泰山;如果用在不顧事實的質疑、罵街甚至造謠上,微博輕如鴻毛。
網友“風小餮”公開對批評者說:“你的眼中充滿黑暗,并不意味著這個民族、國家不光明。當你念叨著‘郭美美、對捐款人冷嘲熱諷時,你可曾想過,紅會運輸物資的工作人員正在余震中忙碌——實際上,你完全可以把當地的募捐電話擴散給更多人,推薦人們選擇更可靠的捐款機構,或者鼓勵、帶頭捐出災區所缺的物資。”
(摘自《中國青年報》 本文作者:莊慶鴻)(圖片 深圳紅十字會募捐,遭遇市民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