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龍,魯新虎
(新疆交通運輸廳,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指引下,自治區高速公路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總里程7 189km。2011年1月12日,交通運輸部組織21省市召開交通運輸援疆工作推進會,加快自治區“十二五”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
隨著大量新建項目的上馬,新疆高速公路網最快將在2014年陸續建成,高速公路網的聯網收費勢在必行,在聯網收費條件下采用何種收費制式,采用何種管理體系和運營模式進行收費管理,采取哪些技術措施來支撐,都是需要迫切回答的問題。
因此,需要結合國內最新管理理念、收費技術和收費管理手段規劃研究符合新疆高速公路快速發展新形勢下的收費方案,實現高速公路收費統一規劃和聯網營運的目標,以指導新建和規劃高速公路的收費設施建設,指導在建、已通車高速公路收費設施的改造,避免盲目、重復建設,使得高速公路及其收費等附屬設施的建設協調發展。
本研究將充分考慮新疆目前所處的經濟、社會條件及2004年“收費技術研究”的成果,依據不同收費制式的優缺點、適用條件,以混合式和封閉式為重點研究對象,從路網的角度進行不同制式下的經濟性比較和政策性分析,研究符合國家政策、自治區經濟、社會及路網發展的收費制式。具體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新疆聯網收費方案研究思路
收費方案規劃研究首先要回答新疆大規模路網建設應采用何種收費制式。
新疆于2004~2007年曾開展關于收費制式的研究,當時是針對單路段,從單一的經濟性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認為混合式較封閉式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本研究需要從路網的宏觀角度,重新審視2004年“收費技術研究”的研究成果,即基于單路段的研究結論在路網條件下是否仍具備較明顯的優勢。同時還結合了社會效益分析和相關政策分析,提出新疆大規模路網建設推薦采用的收費制式。
2006年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發展現代交通業,要求做好“三個服務”,努力做到“三個轉變”。提倡用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技術改造和提升交通,提高運營效能,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之路。
本研究將遵循為群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提高效率,節約資源,降低運營成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在明確了收費制式后,收費方案中的聯網收費范圍、收費方式、運營管理模式、支撐技術是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也是本次收費方案研究的主要內容。
截止到2011年底,處于工可或設計階段的路段中約有20個按照封閉式設計,11個路段按照開放式設計,僅有1條路段采用混合式。
為了進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以和庫高速公路的2006~2010年營運數據分析結果為依據,以和庫高速公路主線站、匝道站的各項指標的平均水平作為分析的基礎。
3.2.1 人員構成分析
人員構成情況如下:
a)全線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包括后勤、班車司機、食堂等人員)的比例較高,約占總人數的33.6%,收費人員所占比例為66.4%;
b)主線站平均人員數約為74人/站,匝道收費站平均人員數約為50人/站。
3.2.2 營運成本分析
收費站的營運支出包括三部分:辦公支出、人員支出和項目支出。其中辦公支出包括辦公、水電、郵電、取暖、交通、差旅、培訓、接待等費用;人員支出包括工資、津貼、福利、社保、勞務等費用;項目支出包括專用材料、設備購置、設施維護、會議等費用。各部分費用如下:
a)人員支出所占比例最高,約占總支出的72%,辦公支出較為合理,約占總支出的9%;
b)主線站人員支出和匝道收費站人員支出水平相當,年均約為4萬元;
c)主線站辦公支出年均約為28萬元,項目支出年均約為66萬元,匝道收費站辦公支出年均約為24萬元,項目支出年均約為50萬元;
d)主線收費站的營運支出年均約為390萬元,匝道收費站營運支出年均約為274萬元。
3.2.3 收費站建設成本分析考慮到新疆的實際情況,主線收費站的車道規模按8入8出共16條車道,匝道收費站的車道規模按2入4出共6條車道進行估算。主線站建設成本約為2308~2686萬元(見表1)。匝道收費建設成本約為980.6~1190.8萬元(見表2)。

表1 主線收費站建設成本

表2 匝道站單站建設成本
2004年“收費技術研究”重點對封閉式和混合式的經濟性進行了對比分析。本次研究仍以封閉式和混合式為重點研究對象,提出相應的制式方案。然后,從整體路網的角度對不同制式營運成本、建設成本等進行經濟效益分析,進而為收費制式的選擇提供決策依據。最后,對國家路網、聯網收費政策進行分析,依據分析結果綜合確定適用新疆的收費制式。
3.3.1 經濟效益分析
3.3.1.1 封閉式收費方案
自治區統一采用封閉式收費制式,僅在省界處、與低等級道路銜接、以及片區交界處(片區規劃、劃分見4.1)設置主線收費站;在各匝道處設置匝道收費站。據測算該方案需設置16個主線收費站,159個匝道收費站。
3.3.1.2 混合式收費方案
以混合式收費制式為主,部分靠近大城市的區段采用封閉式收費制式,共需設置44個主線收費站、75個匝道收費站,共放開97個互通。
不同方式下運營成本如表3所示,封閉式收費方案的年度運營支出費用較混合式收費方案的年度運營費用多支出4698萬元。根據前面的經濟效益分析,混合式方案的年度運營支出較封閉式收費方案,僅節省了4698~5752萬元;封閉式收費方案的建設成本較混合式收費方案多支出16746.4~31382萬元(不含征地及互通改造費用)。其中,建設成本為一次性投入費用,混合式制式明顯優于封閉式制式。若僅從運營成本考慮,混合式方案的優勢并不明顯。

表3 不同方案收費站運營成本分析
各種收費方案的建設成本如表4所示,混合式方案比封閉式收費方案的總體建設費用減少16746.4~24821.2萬元。

表4 不同收費方案建設成本分析
3.3.2 社會效益分析
根據調研情況,新疆目前開通的幾條高速中,只有采用封閉式收費的和庫高速沒有收到用戶的投訴,現場產生的爭議最少。而采用開放式和混合式的其他路段每年均有大量投訴,現場由于收費合理性的爭議時常發生。對于提升社會效益,提高路網整體服務水平和效率方面,封閉式制式要優于其他收費制式。
3.3.3 聯網收費政策分析
對于大范圍的聯網收費的路網,開放式和混合式需要設置大量主線收費站,會導致車輛頻繁停車,影響車輛的順暢、快速通行,車輛的頻繁啟動、停車會導致燃油消耗增加、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氣體,污染環境,不符合國家對交通運輸“高效”、“綠色”的要求。封閉式能夠較好的適應這些需求,封閉式制式要優于開放式和混合式制式。
3.3.4 兩個路網體系
在“兩個體系”架構下,開放式會導致大量通行費的流失,混合式站點的設置將會變得更加復雜,原設計合理的收費站點,由于平行路網的變化可能需要重新選擇收費站址。采用封閉式可以有效減少車輛繞行,避免漏收,封閉式制式相比開放式、混合式制式具有更高的優越性。
通過對路網條件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相關政策分析,建議如下:
a)新疆高速公路應實施以封閉式制式為主的聯網收費,其他收費制式作為補充和過渡;
b)對于新建、在建和規劃的干線高速公路,推薦采用封閉式制式;
c)對于已建成通車,以及新建成但未采用封閉式的高速公路,建議暫時維持現狀,在以后的改造中同步實施封閉式收費;
d)對于部分支線高速公路,根據具體情況可采用其他類型的收費制式作為過渡,但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應分析并預留實施封閉式收費的條件。
《收費公路聯網收費技術要求》中規定:“省內聯網收費是指將省內全部封閉式收費公路實施聯網收費,僅在省界處設置主線收費站,由于受路網建設進程、現有收費系統改造、路網布局和管理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可先期實施省內區域聯網收費”。
新疆地域遼闊,東西和南北大通道高速公路里程相當于跨越內地幾個省份。在路網建設過程中,也存在建設進程不一致和現有路網改造的問題,因此建議將全疆路網劃分為若干片區,在全疆統一規劃的指導下,按照統一的技術要求,分片區實施聯網收費。
按照通車總里程不宜過長、路網覆蓋面積不宜過大、片區間主線站設置應便于管理、考慮各高速公路的實際建設情況、盡量避免技術難題的原則將自治區分成6個片區,具體如下:
a)吐魯番哈密片區 東起星星峽,西至吐魯番;
b)烏魯木齊片區 東起吐魯番、木壘西至奎屯,南起和碩北至五彩灣;
c)阿勒泰片區 南起五工臺、奎屯,北至阿勒泰;
d)奎屯片區 東起奎屯,西至霍爾果斯;
e)庫爾勒片區 東起和碩,西至阿克蘇市內,北起和碩,南至若羌;
f)喀什片區 東起依吞布拉克,西至伊爾克斯坦,北起阿克蘇市,南至和田市。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站常用管理模式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分布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和設備分布、人員集中管理的模式[3]。
在大城市周邊互通數量多、分布密集,戈壁灘、沙漠區域及遠離城市區域互通數量少、分布稀疏。其交通量和互通分布特點,較適宜采用“大站帶小站”的集中管理模式。采用該模式,能顯著降低人員成本和收費站區的建設成本。建議如下:
a)優先選用“大站帶小站”的集中管理模式,在城市附近的環線、高速公路沿線城鎮比較密集或城鎮化比較高,交通量小、站點距離較近、治安狀況好路段采用“大站帶小站”的集中管理模式;
b)在交通量較大、但缺乏設站條件時,可采用“設備分布、人員集中”的管理模式;
c)在收費站遠離大城市、站點間距離遙遠、治安狀況較差時,應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模式,采用該模式時,收費站配備完整的設施及完備的人員。
4.3.1 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
基于新疆的自然地理環境、交通量的分布特點,在現階段全疆范圍內大規模設置ETC專用車道的時機還未成熟,自治區可先大力推廣非現金支付方式,交通量大的站點和路段先行開通ETC,同步建立電子收費發行客服體系。
4.3.2 入口車道無人值守發卡技術
新疆采用封閉式收費制式,部分匝道收費站交通量較小,使得營運成本相對較高,導致路網的整體支出收入比居高不下。無人值守自動發卡系統的應用節約了入口收費車道人員數量,不僅降低了人員成本,還節省了大量管理成本。新疆的聯網收費剛剛起步,不需要像其他省份對原有系統進行大規模改造即可實施無人值守發卡系統,可以及早規劃,與建設同步實施。
4.3.3 計重收費技術
計重收費技術作為降低車輛超載、保護道路、減少道路養護的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多的省份所采用。對于新疆,為減少超載車輛對道路的損壞,建議出口計重收費與道路建設同步實施。但計重收費還應結合超限治理,建議在入口廣場預留設置超限檢查車道的條件。
自治區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方案研究是自治區“十二五”交通運輸跨越式發展新形勢下,亟需解決的研究課題。本研究以收費制式為研究重點,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聯網收費政策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提出了適宜于自治區的收費制式。以此為基礎,根據新疆自然地理環境、交通量特點等因素,結合最新管理理念、收費技術和收費管理手段,提出了自治區聯網收費片區劃分、運營管理模式及聯網收費技術方案。本研究成果將指導自治區新建和規劃高速公路的收費設施建設,指導在建、已通車高速公路收費設施的改造,使得高速公路及其收費等附屬設施的建設協調發展,達到高速公路收費統一規劃和聯網營運的目標。
[1]楊光.我國收費高速公路建設的若干問題回顧[J].交通信息產業,2008,(9):18-26.
[2]江運志.我國高速公路收費技術的發展歷程[J].交通信息產業,2008,(8):49-53.
[3]張焱,周正興,季錦章.高速公路收費站不同管理模式利弊分析[J].中國公路, 2005,(1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