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寶
(中鐵七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8)
石武客專鄭西跨南水北調總干渠特大橋66#-69#墩以一聯三跨40m+64m+4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跨越鄭州機場高速公路,夾角為62.48°,梁體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結構,箱梁頂寬12m,箱梁底寬6.7m,頂板厚度40cm,隔墻處加厚,按折線變化,底板厚度40~80cm,按曲線變化,腹板厚48~80cm,隔墻處加厚,按折線變化。
根據設計要求,鄭西跨南水北調總干渠特大橋跨機場高速公路連續梁采用C50混凝土,縱向預應力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預應力鋼絞線,錨固體系采用自錨式拉絲體系,張拉采用350t穿心式千斤頂4臺;橫向預應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預應力鋼絞線,錨固體系采用BM15-4(P)錨具及配套的支撐墊板,張拉采用YCQ25型千斤頂4臺;豎向預應力采用Φ25型預應力螺紋鋼筋,極限強度830MPa,錨固體系采用JLM-25型錨具,張拉體系采用YC60A型千斤頂4臺,預應力孔道為Φ90mm波紋管。
2.2.1 支架及模板
混凝土連續箱梁采用搭設滿堂支架就地灌注法施工,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支架將承受較大的荷重。為此,搭設支架前,首先要對地基進行處理,然后根據支架的荷載情況預定支架搭設間距,并對支架進行檢算。施工時先將支架范圍內(橋面寬度兩側各加1.5m腳手架的寬度)的地面整平壓實,然后鋪筑50cm厚3∶7灰土,以確保地基有足夠的承載能力,避免施工中產生不均勻沉降而影響梁體質量。三七灰土在現場拌制,利用25t壓路機分層壓實,壓實完畢后經輕型動力觸探儀測試其承載力為250kPa,符合方案要求,換填完畢后其上澆注20cm厚的C20混凝土封層。同時在頂部設置1.5%的雙向橫坡,以便地基排水,避免因下雨下雪或其他原因使支架基礎浸水而影響其承載力,地基處理見圖1所示。

圖1 地基處理立面圖
滿堂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撐體系搭設,支架立桿沿橋梁縱向90cm一根,橫向腹板及底板下60cm,翼緣板下為90cm,水平橫桿B段下為60cm一層,其他節段120cm一層,組成空間網狀結構。為了增加支架的整體穩固性,橫向每隔5m加設一道剪刀撐,縱向剪刀撐則在支架外圍設一道,兩腹板下各一道,在每一跨內全長設置。另外支架底部全部設置掃地桿,增強了支架的整體穩定性。支架橫向布置示意圖2所示(僅顯示A、C、D段,墩頂B段橫桿步距為60cm)。

圖2 支架橫向布置圖
立桿底端安裝可調試方形底托,底托下鋪設順橋向15cm×15cm方木,立桿頂端安裝可調式U形頂托,先在頂托內安裝縱向10cm×15cm方木,再橫橋向鋪10cm×10cm方木,間距20cm。腹板外側模豎向間距30cm布置10×10方木,縱向雙鋼管間距為60cm,兩縱向雙鋼管中間設Φ16 拉筋,拉筋縱向間距90cm。為方便梁體現行控制,箱梁底模板下宜先鋪設縱向大方木,其上再橫向鋪設小方木,方便底模標高調整與模板固定。
2.2.2 勁性支撐設置
根據設計要求,中間D段張拉起拱后,全部荷載將由梁端支架承受,可設置φ609鋼管立柱支撐,也可對該部分支架進行加密處。經過對比,確定將D段梁端2.1m范圍內支架加密至30cm×30cm,既可保證支架的整體性和穩定性,也方便施工,且經過安全檢算,可承受梁體全部荷載,符合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原則。
支架搭設完成后,為消除非彈性形變,測試彈性形變,對支架進行了120%的預壓,預壓采用沙袋,每袋重1.5t。加載用袋裝土過磅后,按照箱梁澆筑后對支架的作用力分布,用吊車分碼吊至支架頂,由人工配合擺放。加載中由技術人員現場控制加載重量和加載位置,避免出現過大誤差而影響觀測結果。預設反拱,為保證線路在運營狀態下的平順性,梁體應預設反拱,理論計算按設計實施,施工中反拱的設置根據具體情況設定,充分考慮收縮徐變的影響以及二期恒載上橋時間確定。預留拱度=設計拱度+支架彈性變形值,設計圖紙中已提供設計拱度,包括施工階段的恒載、預應力和混凝土收縮、徐變產生的撓度。
預應力鋼絞線在運抵現場后,經過嚴格的外觀檢查和拉伸試驗,在確認完全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絞線下料在鋼筋加工場內進行,下料長度根據設計要求并做標記,在切割點兩側各2cm處用鐵絲綁扎牢固,然后用砂輪鋸切割,以免下料后接頭散亂給穿束帶來困難。同時下料時應考慮管道摩阻試驗的四個孔道要保證穿束后外露120cm,下料后的鋼絞線按“編簾法”成束并一一編號。波紋管制作在現場進行,根據需要制成10m或12m一節,節間連接采用內徑65mm、外徑70mm的同型波紋管,其長度為30mm,用密封膠帶纏封2~3層以防漏漿,波紋管與錨墊板的喇叭管段接口也用膠帶紙纏封嚴密。
40m+64m+40m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混凝土標號為C50,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為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需要,試驗室通過多次配合比試驗,對混凝土早、中、后期強度及坍落度和和易性進行了綜合比較,優化配合比,摻入泵送減水劑。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所用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2臺臂長47m混凝土輸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搗時橋梁橫隔板及錨墊板、齒塊處的混凝土特意加強,務求振搗密實。考慮橫隔板處鋼筋密集,實際操作中50型振動棒很難深入到鋼筋內部進行振搗,綁扎此處鋼筋時預先植入60鋼管作為混凝土澆注時的振搗孔,經現場驗證取得的效果非常理想。澆注墩頂B段混凝土時,為防止支架沉降造成混凝土在墩頂處產生裂縫,混凝土從每孔梁跨中間向兩端對稱澆注,在橋墩處合攏,以消除因支架變形對梁體混凝土的影響。
張拉前對千斤頂和油泵進行標定,張拉過程中按標定時順序一一配套。張拉時采用以油表讀數控制應力、鋼絞線伸長值作為校核的“雙控法”,實測伸長值與理論計算量相差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后,方可進行張拉。灌漿用ANG鐵路專用管道壓漿劑壓漿料,用PO42.5低堿硅酸鹽水泥拌制,除滿足強度(C50)和粘結力的要求外,水泥漿的性能必須滿足以下要求:漿體水膠比不應超過0.34,水泥漿不得泌水;漿體流動度不大于25s,30min后不大于35s;壓入管道的漿體不得含未攪勻的水泥團塊,終凝時間不宜大于12h,水泥漿28d抗壓強度不小35MPa。
灰漿采用小型攪拌機機械拌制,當一端壓漿另一端冒出濃漿后,關閉旋塞閥門并保壓0.5~0.7MPa兩分鐘。壓漿順序自下而上逐孔進行,每孔壓漿應緩慢均勻進行,不得中斷。
為方便豎向預應力壓漿,需在透氣端的錨具上加工時預留透氣孔。否則,需在該端打孔,澆筑混凝土前將透氣孔用塑料軟管引出梁頂,給施工造成困難,且不易保證梁體質量。
為防止梁體在張拉后,錨墊板周圍的混凝土出現裂紋,我們在錨墊板后邊加設了兩層設計外的鋼筋網片(Φ8@10cm)以擴大承壓面積。從張拉后的情況來看,效果比較理想。影響預應力孔道摩阻損失的因素復雜多樣,但預應力束定位時嚴格控制,減少索位偏差,可以使管道偏差的影響系數k值得到降低。經過采取暖棚保溫、塑料薄膜保潮等一系列防護措施,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混凝土質量得到保證,在現澆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方面摸索經驗。
[1]徐君蘭,項海帆.大跨度橋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黃騰,金明,高波,等.南京長江二橋北汊主橋施工的線形控制研究[J].工程勘察,2003,(6):57-59.
[3]華錫生,黃騰.精密工程測量技術及應用[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