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解放 閻冠嶺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新鄉453000)
呼吸驟停是ICU常見也是致命的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往往導致心跳驟停,病人死亡等嚴重的并發癥。所以第一時間對病人進行有效的施救,是減少病人死亡的重中之重[1]。在臨床工作中,護士處于醫療服務的最前沿,當患者病情發生突然變化時,及時診斷和早期處理,也是護士的職責[2]。對ICU的護士來說,掌握氣管插管技術,對病人的及時搶救,有著很關鍵的作用。我們對全院重癥監護系統的60名護士,進行氣管插管能力的調查,繼而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重點對ICU護士進行系統化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護士氣管插管能力的現狀調查 我們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選擇我院工作60名護士進行調查。問卷包括對呼吸驟停的診斷,對氣管插管器械的認知,對口咽和聲門解剖知識的熟悉程度、操作能力、心理壓力和自我評鑒。預試驗測定的19個樣本的信度為0.8。問卷通過護理部統一發放,并向調查對象解釋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統一的填寫格式,不記姓名,共發出60份,收回60份。
調查結果顯示:從沒有進行氣管插管的占90%,不敢進行操作的占20%,插管時希望醫生在場的占60%,缺乏自信心的90%,擔心遭到醫生和家屬責難的占80%,希望通過培訓提高氣管插管能力的占90%。此調查結果客觀反映出了臨床護士在氣管插管方面幾乎是個空白,尤其在現場急救中的判斷能力,熟練準確的操作能力以及心理應對能力都需要改善和提高。因此,需要通過系統規范的培訓,以達到提高ICU護士準確和及時氣管插管技術的預期目標。
1.2 培訓對象 選擇在ICU工作的12名臨床護士作為培訓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5±5)歲;工作年限3~15年;學歷:本科3名,大專5名,中專4名;職稱:主管護士2名,護師8名,護士2名。
1.3 培訓方式和內容
1.3.1 運用PDCA四步法 設計并實施培訓流程 由資深麻醉師和急診科醫師組成質量改進小組,運用PDCA四步法[3],即設計、實施、檢驗、應用,團隊成員共同設計實施氣管插管流程,并在實踐中對這一流程不斷改進。設計流程草案:參訓成員明確各自分工和培訓目標,由麻醉師和急診科醫師負責整個草案的實施,對不合理的流程及時調整;實施:借助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強化理論、操作及綜合能力的培訓,并對能力較差的護士反復進行指導;檢驗:每月進行一次質量匯報,分析問題原因,進一步改進培訓計劃;應用:如果通過連續的培訓,護士的氣管插管能力得到提高,我們就把修改完善的質量改進流程應用到臨床工作中,系統化培訓期為三個月。
1.3.2 將氣管插管過程各步驟時間量化,進行標準化的強化訓練 根據ICU的特點,強化時間觀念。監護室床位以護理站為中心,搶救器械存放護理站,到達各床位的平均距離為16.3米。用多次演練記時求平均數的方法,制定了考核的時間標準,平均不超過25min。這一量化指標不僅有助于培訓效果的考核,也有助于強化護士對緊急情況時效性的重視,更好地完成 “第一時間對病人建立呼吸通道”。
1.3.3 運用情景模擬演練、考核,提高臨床實踐能力 成立臨床情景訓練小組,每組6人,分別由麻醉師和急診科醫生負責組織、指導及評價情景演練全過程,6位成員輪流進行角色模擬扮演訓練,角色分別為醫生、護士、病人,設計急救場景,提供病情變化信息,要求參訓獨立分析判斷并作出相應處理;醫生參與模擬演練,要求參訓對象組織協作,正確及時落實搶救措施。訓練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急救意識,記錄每次到達床邊進行施救的時間、操作時間、動作的準確性。每周訓練,每月不定時考核,選取護士的工作時段進行考核,考核者對考核對象發出急救呼叫,要求護士能及時正確完成氣管插管。同時要注意讓護士在ICU施救搶救過程中進行觀摩,如果條件許可,可以進行實際操作,但是要有資深麻醉師或者急診科醫師旁邊指導,以免耽誤搶救時機。
1.3.4 借助多媒體 階梯式進行理論培訓 理論培訓主要通過集中授課和護理查房形式完成,內容包括認識插管器械,熟悉口咽氣管的解剖知識,氣管插管的技術指南,正確評估氣管插管的位置,以及出現難插管的應對措施。安排授課每周1次,為期4周,由麻醉師和急診科醫師負責,通過晨間提問、床邊查房提問、書面考核、病例討論等形式,強化學習效果。另外我們還使用多媒體系統,自行設計動畫模擬演練,整個解剖和技術操作用形象的動畫視頻的形式播放。成員可以在科室的電腦上登錄該程序,并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梯度進行學習。通過某一難度的測試后,程序會自動增加難度,開始新一輪的測試;如測試者未能通過某一難度的測試,可回到相關內容進行復習和再測試,直至通過。
參訓人員氣管插管相關理論知識成績優良,將培訓前后氣管插管前后操作各步驟執行時間進行比較,兩者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護士培訓前后各步驟的執行時間(±S)

表1 護士培訓前后各步驟的執行時間(±S)
項目 到達床邊 準備判斷 完成插管 完成全過程培訓前25.8±3.0834.6±2.9739.2±3.02152.2±3.03培訓后 20.5±1.9930.3±2.8731.2±1.33120.2±2.89 P <0.05 <0.05 <0.05 <0.05
氣管插管器械應該盡可能放到離患者最近的地方,并時刻檢查更新,包括護士在內的醫護人員都應該接受有關氣管插管知識的培訓,尤其是ICU的護士,以保證意外發生時第一目擊者能盡快進行搶救。我們近代醫學專家普遍認為,在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后,在5min內進行有效搶救,能大大降低腦死亡的風險,而ICU又是一個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所以培養ICU一線臨床護士的緊急插管技術,就顯得至關重要。
我們醫院領導在2003年就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分別對全員的ICU的護士進行了系統的氣管插管的培訓,并對每個臨床科室配備了氣管插管器械,對呼吸心跳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們針對臨床護士實際氣管插管能力的不足,運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制定和實施全面的培訓計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護士的氣管插管能力,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1]沈紅,趙世峰,席言.國際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1,12(4):252-255.
[2]何慶.現代心肺復蘇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1-109.
[3]陳永強.2005心肺復蘇指南概要[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6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