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龍
(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 廣東中山 528400)
我公司20世紀90年代末購進了一批銅管端口擴縮口加工設備,至今已使用近十年,隨著人員成本增加,當時沒有考慮自動化,人員操作勞動強度大。我們采用新技術對這些設備進行了改造,從而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效率和可靠性。并達到或基本達到目前新一代同類設備的性能。
熱縮口設備操作需兩人,有一定的勞動強度,且效率低。這種設備之前也有人改造過,但是以失敗而告終。為了省節成本,我們從市場買來了適當規格氣缸及其上下底轉座。



表1 單位:秒

表2 單位:秒

表3 空調器的配管擴縮口尺寸標注 mm
該機構改造示意圖如圖1所示。
氣缸上升時,在手柄的作用下,使擴縮口鉆頭往下開始擴綜口。氣缸退回時,擴縮口鉆頭退出銅管。手柄旋角度為0~120°,擴縮口的長度為0~25mm,而銅管擴縮口的長度一般為6~12mm,完全滿足要求。
這樣的改造的工作量比較小,所用的材料市場上可采購,是最一種最佳的創新技術,所花的費用低,收益大。同時,提高的質量與效率,從IE動作研究,生產效率提高了25%。實物效果圖見圖2,改造效果見表1。
冷縮口設備操作需一機一人,且效益低。這種設備行業已有自動化設備。為了省節成本,我們自制作送料裝置、放料框,購買三種規格的氣缸。
該機構改造示意圖如圖3所示。

原設備需要操作工一根一根取料擴縮口,現采用一次送料200根,通過頂料氣缸頂料,一次頂一根,再通過送料氣缸送到模具里,上下模具夾緊,擴縮口氣缸進行擴縮口后立即回,夾模松開,脫料氣缸滾入放料框內,這樣就完成一個產品加工,實現全自動化。
實驗證明,銅管的長度為100~500mm為宜,超出長500mm后,銅管彎曲偏大,影響送料效果,導致不穩定。改造后的設備運行穩定,提高質量和效率(見表2)。改造后的實物見圖4
原設備是用繼電器,腳踏開關控制不變,熱擴縮口因銅管規格不同,需速度不同,一般熱擴縮口一根銅管時間為2~6秒,所以采用消音器來調節氣缸的速度。

由于原冷擴縮口設備只是個繼電器控制,無法滿足現在要求,故采用PLC控制。
改造后的設備,以銅管規格為例:表3中所列的各項配管規格均能輕松地實現,對不同規格的空調器的銅管加工后能夠控制連接。
加工后的產品示意圖 (附上此機構生產的產品圖)如圖5所示。

經過兩年努力,完成了所有這類設備8臺(冷熱擴縮口設備各4臺)的改造,設備的精度和效率比手工操作好。這不僅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為舊設備改造闖出了一條較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