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高考,是無數中國家庭關注的一件大事。在其他國家,學生的高考之路是否輕松呢?國外的高考制度與國內又有何不同?
各國高考大觀
日本:國立大學不易上
高考在日本同樣是一件大事。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學歷的國家,特別是名牌大學學歷。一個人的學歷會直接影響其職業的好壞和薪水的高低。這種文化使得日本的高考競爭非常激烈,甚至有“考試地獄”之稱。
在日本,上大學不難,但是上好大學卻很難。目前,日本私立大學的數量遠遠超過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約占大學總數的80%。但是,日本的名牌大學幾乎都是國立的。而且,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的收費相對較低。
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錘定音。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1月都有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主要是基礎學科;然后從2月中旬至3月底,各個學校再根據本校的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門考試,學生可以根據第一次考試成績參加各個學校的符合自己志愿的考試。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高考現場,幾乎看不到家長的身影,最多只是有些來自私塾或是補習班的老師舉著加油的牌子給學生鼓勁,這和國內高考現場家長云集的情況大不一樣。
韓國:課外補習更有用
在重視學歷的韓國,高考被媒體形容為“比死刑還要殘酷”。韓國的高考在每年12月舉行,每年都有數十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錄取率只有50%。
韓國高考又稱“大學修業能力考試”,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4門科目。高考一大早,許多考生在家長陪伴下來到考場,一些低年級學生也來到考場外為師兄師姐加油。許多家長甚至會到寺廟和教堂為兒女“金榜題名”默默祈禱。
韓國多次想改變考試制度,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但“一考定終身”的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韓國現行高考的試題是根據教科書內容綜合而出的,涉及領域很廣,難度也很大。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認為,在高中課堂上的學習根本不能達到順利通過高考的要求。因此,上補習班和強化班以及請家教的情況在韓國高中十分盛行,甚至還出現諸如“課堂學習和高考準備分頭進行”、“課上睡大覺,補習班上拼命學”、“重讀更利于高考”之類的怪事和偏見。
印度:改變命運靠深造
印度是一個有著11億多人口的大國,而且2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全國人口的1/3。和中國一樣,上大學是印度學生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對于大部分平民子弟而言,上大學深造是扭轉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命運的良好契機。
對印度學生而言,有兩次考試至關重要:一次是10年級畢業會考,相當于中考;另一次是12年級畢業考試,相當于高考。10年級和12年級畢業考試實行全國統考,由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員會統一命題。與中國不同的是,這次考試只是上大學前的資格考試,考試合格者才能參加各大學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為了確保有大學上,有的考生在每年4月~6月要參加4~5場考試。這對學生的體力和毅力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在印度,能幸運地上大學的人是少數。印度每年有上千萬名高中生畢業,能進入大學深造的人只有280萬名左右,還不到每年參考人數的1/3。
英國:綜合考查定前程
英國的教育體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體系之一,它以先進的高等教育而聞名世界。在英國有100多所大學,其中,包括享譽世界的牛津、劍橋等知名大學。
英國的高考不像中國一錘定音;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績,學生得堅持不懈地學習,因為英國是累積分制。在最后兩年的學習中,一共有4次考試,一年兩回。學生對考試成績不滿意可以選擇補考。
不過,考試成績不是大學錄取學生的唯一標準。學校老師或校長對該學生的評價,也就是推薦信,對學生申請大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英國大學對學生的個人陳述也很重視,除了看你為什么想學這個專業外,還會看你在中學時有哪些業余愛好、參加哪些校內外活動。而像牛津和劍橋等著名大學還會對申請者進行面試,考查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情商等各方面的素質。
美國:提前兩年就能考
如果說美國有高考的話,應當數SAT,全稱是學術能力測試。這個能力測試是一個長年不斷的標準化考試,就好像現在已在中國流行的“托福”、GRE等考試一樣。每年有7次SAT考試,SAT成績有效期為兩年。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試,學校招生時看學生歷次SAT考試的最好成績。與中國不同的是,大多數中學在SAT來臨前,只是在學校每月例行簡報中提醒一聲,不利用任何課時、任何方式幫考生進行復習、準備考試。
美國的高中學制為4年,有的學生從相當于中國的高一就開始參加SAT的預考。第二年二三月份考生會陸續收到大學招生辦公室的來信,成績越高的學生,得到名牌大學的來信越多。到了相當于中國的高二,大批學生正式開始參加SAT考試,并同時準備大學的申請。可以說和中國高考相比,美國的高考提前兩年就開始了。
瑞典:上大學不用考
在瑞典,年輕人對于進入大學學習并不很熱衷,高中畢業后,只有1/3的學生申請入大學就讀。
瑞典有35所高等院校,大多數由中央政府管理,每年定期的會議決定學校當年的招生人數并給予相應的撥款。只要讀完高中或在瑞典的教育體系內學完與高中水平相當的課程、滿25周歲并有4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在職人員,均可申請到大學學習。
各國院校對高考成績的要求
隨著我國高考在全世界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拿著高考成績單去留學的學子也越來越多。留學專家提醒,國外名校認可高考成績并不等同于只需要高考成績。
澳大利亞 :一本線直申八大名校
澳洲八大名校一般要求一本線以上,其他學校則要求本科二本線以上。我國在此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即可申請直接入讀澳洲本科,不需再讀一年預科。
今年,世界排名在前50名的悉尼大學首次承認高考成績直讀本科。申請條件為:高考成績線是570分,語言成績即雅思成績,一般的專業如工程等需要6.5分,商科、理科和文學院要求達到7分。
除悉尼大學外,八大名校中的莫納什和西澳大學,高考分數在525分~540分的考生都可直升本科,不用讀預科。
美國:高考成績影響不大
如果你看重的是美國名校,高考成績并不會對申請產生多大影響,因為申請美國高校除了有托福、SAT等硬性的分數線標準,還有學校對考生的個人考核,如愛好、社會活動經驗等。留學專家表示,雖然美國名校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判斷自己有望上美國的哪些名校。高考分數線在重點本科以上的學生,有望申請到美國TOP100大學,因為這一部分學生首先在學習能力方面能得到名校的高度認可。
往年,我國申請美國大學的考生,SAT成績只要超過1800分、托福成績達到80分以上,就可以被美國綜合排名前50名的知名大學錄取。而去年,這個“錄取分數線”被打破了:由于申請人過多,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眾多重點大學普遍提高了對SAT和托福考試成績的要求,即SAT成績需要達到1900分以上、托福成績需要達到90分以上。
目前,美國排名70的楊百翰大學,高考550分以上的學生就可以申請,無須附加條件。
英國:高中成績單和語言成績
英國一直被中國學生視作留學首選國之一。申請英國大學并不要求提供高考成績,一般憑借高中成績單和合格的語言成績即可。而且,英國TOP20的門檻其實沒多高。
由于中英兩國學制上的差異,中國學生在前往英國攻讀學士學位之前,必須先讀一年預科,才能申請本科課程。一般來講,商科的錄取要求會更高一些,理工科稍微低一些。
新西蘭:認可高考成績
近來,新西蘭的梅西大學宣布,梅西大學開始接受高考成績,考生們可以直接申請本科進行留學深造。值得關注的是,梅西大學是包括中國大學在內的全球第一個公布今年高考分數線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