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波
男人一直無法做到的一件事,微博做到了,那就是讓女人的嘮叨止于140個字。
——微博的力量
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就好比我的哥哥新婚進了洞房。我的哥哥進了洞房,問我有什么感覺,我也不知道我該怎么感覺!
——在莫言得獎之后,有人問劉震云的感受,他如此表示。
發微博和檢查電子郵件比咖啡、酒精、性、工作、消費更具誘惑。
——德國最近一項調查記錄人們每30分鐘產生的欲望,樣本為18歲—85歲的205人,結果令人非常意外。
有一個投行菜鳥問:“什么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么把這些水果賣出去?”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處理掉。”這位前輩搖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了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什么是投行
有兩句話,你只要隨便挑上一句,就能使妻子安靜下來。第一句:“你是對的。”第二句:“買吧。”
——微博語錄
1.覺人之詐,不憤于言;2.受人之侮,不動于色;3.察人之過,不揚于他;4.施人之惠,不記于心;5.受人之恩,銘記于心;6.受人之魚,而學之漁;7.識人之才,授之于權;8.善于謀人,有容乃大。
——古之成事者八律
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城,不傾國,以優雅之姿去摸爬滾打;做一個豐盈的男子,不虛化,不浮躁,以先鋒之姿去奮斗拼搏。
——大學里的創意迎新橫幅
把冷漠當品位,把懦弱當清高,忙不迭地搶“大蘋果”,又迫不及待地鄙視普通人——好像脖子仰著仰著,個子真會長高一樣。
——學者劉瑜點評在中國看到的“貴族范兒”
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爾想起,記憶猶新,就像當初,我愛你,沒有什么目的,只是愛你。
——三毛談失戀
30年來,我信守一條原則:主宰世界的是利益。在我面前,人們總是用最高尚的動機來標榜他們的行為。而我只是心不在焉地聽他們說,心里卻想:找出利益之所在。
——薩特戲劇《魔鬼與上帝》中,一個銀行家這樣表達自己對世界與人的看法。
死亡如此緊緊地跟隨著生命,并不是因為生理需要,而是因為嫉妒。生命太美了,死亡愛上了它,這是一種充滿嫉妒心和占有欲的愛,它緊緊抓住所能抓住的一切。
——揚·馬特爾《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不擁有存款,不擁有房子,不擁有頭銜。
——日本富人流行“三不擁有”哲學
這世上最不容易的感情有兩種:一種是一個一向只知流淚的男人,為你流了血;第二種是一個只懂流血的男人,竟然為你流了淚。
——不論哪種,惟有珍惜。
性急的人民不會有深思的政府。
——臺灣《聯合報》評論標題,認為如果百姓希 望凡事都立竿見影,政府就會迫于民意而作短線決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謀長久利益。
1.深情凝望對方;2.緊緊抱住她;3.道白:“我真沒用,竟然讓你問出這樣的問題……”
——假如女友問“我和工作哪個更重要”,有日本網民提供了標準答案。
愛一個人到什么程度,通常是在分手時見分曉,這就是愛情的悖論。
——譯者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