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患者用藥時不按醫囑,而是按藥品使用說明書用藥。其結果是影響療效,甚至節外生枝,產生一些不良后果。
藥品使用說明書是制藥廠寫給醫生看的,雖然患者也可以閱讀,但只能參考。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應當完全照搬說明書使用。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氨氯地平是常用的降血壓藥。其說明書上是這樣寫的:“治療高血壓的初始劑量為5毫克,每日1次,最大劑量為10毫克,每日1次。”臨床實踐證明,每日只服1次,間隔時間太長,24小時的后半天,達不到有效的降低血藥濃度,因而出現后半天血壓控制不理想。評價一個降壓藥的作用是否有效平穩,其重要指標是看它在24小時中最小的降壓作用(谷作用)與最大的降壓作用(峰作用)的比值,即谷/峰比值。只有谷/峰比值大于50%,才有良好的降血壓效果。氨氯地平雖然是一個長效降血壓藥,但臨床實踐證明,氨氯地平的谷/峰比值,只有前幾小時可能大于50%,而后幾小時可能小于50%。因此,氨氯地平只有改為每幾小時服1次,才能保證24小時平穩降壓。這就是臨床醫生經常告誡高血壓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要做到每幾小時服1次的緣故。使用非洛地平、拉西地平,每日1次,同樣,24小時的后半天血壓控制不理想,也應改為每幾小時服1次。
又比如,倍他樂克是常用的降血壓藥。說明書上說:“口服治療高血壓1次100~200毫克,每日2次。”如果是一位沒有并發癥的高血壓患者(單純性高血壓),按此劑量服,顯然劑量過大,必然產生副作用。臨床實踐證明,只要病人沒有合并心動過速或其他疾病,倍他樂克治療單純性高血壓的常用量是:“1次12.5~50毫克,每日2次。”
再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是常用的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和腦梗塞的藥物。說明書說:“口服,成人常用量1日25~50毫克(1~2片)。”此劑量是剛開始發現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時,用來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劑量,多年來都沒有修改。而根據2006年我國制定的“規范應用阿司匹林的專家共識”的意見,阿司匹林的最佳劑量是每日100毫克(75~150毫克)。顯然說明書上的用量太小,達不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還比如,奧美拉唑是常用的抗潰瘍病藥,說明書說:“口服治療口腔潰瘍病,1次20毫克,每日1次。”此劑量是奧美拉唑用于治療潰瘍病、抑制“攻擊因子”的常用量。而如果用奧美拉唑配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則用法應是1次20毫克,每日2次。此例說明,用藥的目的不同,用法也不一樣。
從以上4個例子也說明,藥品使用說明書是該藥上市前寫成的,隨著藥品上市后的廣泛使用,醫生會逐漸深入、全面了解該藥。除了可能對新上市的藥品的用法、用量做出修改或補充說明,甚至還會發現該藥的新用途及副作用。這在醫藥行業中是常見的。這種情況,只有醫生知道,而藥品使用說明書不可能因醫生對該藥的新發現、新認識馬上就做出修改。
修改說明書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醫生與制藥廠的技術人員溝通,甚至要醫學會和藥學會溝通解決。藥品使用說明書是在實踐中逐步修改并完善的,患者不要照搬藥品使用說明書用藥,尤其是處方藥,按醫囑用藥才是硬道理。
(上海 副主任醫師 李欽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