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人參皂甙Rbl對大鼠急性脊髓損傷后的保護作用研究
李 琴1,2
目的探討人參皂甙Rbl對大鼠脊髓橫斷損傷后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SD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Rb1低劑量組、Rb1中劑量組、Rb1高劑量組,采用T7~8脊髓自由落體打擊模型,術后第1、7天及第2、4周對各實驗組動物進行行為學評分。將生物化學法檢測損傷段脊髓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結果手術第2、4周,Rb1干預組大鼠BBB評分增高(均P<0.05),組織內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增高(P<0.05)。結論人參皂甙Rb1可通過緩解脊髓損傷后的氧化應激和炎性損傷,從而促進大鼠的組織損傷修復和神經功能恢復。
人參皂甙Rb1;脊髓損傷;氧化應激;炎癥
脊髓損傷(Sspine cord injury,SCI)是高發影響生活質量的一種疾病,為目前臨床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藥物及手術治療SCI為臨床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但受到研究條件等的限制,目前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主要由多種皂苷組成,人參皂苷是其主要藥效成分。從人參中已經分離出 30余種人參皂苷中含量最多的是單體 Rb1[2]。近代研究證明,人參皂苷對神經系統的多種疾病如腦血管疾病等方面均有臨床意義,本實驗旨在觀察Rb1對急性脊髓損傷大鼠運動功能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Rb1對急性脊髓損傷的療效和作用機制。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清潔級成年SD雌性大鼠72只,體重200g~250g,由三峽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2 主要試劑與材料Rb1(批號110704-200318)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供含量測定用,將樣品配置為所需濃度,微孔濾膜濾過除菌,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實驗方法
1.2.1 分組及給藥將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Rb1低劑量組、Rb1中劑量組、Rb1高劑量組,每組18只。各組均采用改良的Allen’S致傷方法造成SCI[3],術后立即腹腔注射給藥。對照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Rb1低劑量組、Rb1中劑量組、Rb1高劑量組分別給予Rb1 20mg/kg、40mg/kg、80mg/kg。
1.2.2 SCI模型制作用 2%戊巴比妥鈉麻醉大鼠后俯臥位固定,沿T7~8脊髓皮膚正中切開,切除兩側椎旁肌肉,顯露棘突及椎板并咬除,充分暴露硬脊膜。在脊髓上預墊一塊約3mm×3mm的鐵片,以利于受力均勻。根據Allen’S法(5g×10cm)損傷脊髓,當大鼠尾巴痙攣性擺動,雙下肢呈猛烈回縮性撲動為造模成功。之后常規縫合傷口,用無菌敷料覆蓋,術后定時定量給予動物軟飼料飼養。在膀胱區進行人工按壓排尿,3次/d,擠壓膀胱后清理會陰,保持其干燥。
1.2.3 運動功能評定采用Basso-Beattie-Bresnehan(BBB)運動評分法[4-5]。在 80cm×130cm×30cm覆蓋有防滑紙板的箱子中,觀察每只實驗鼠各4min,對后肢運動功能進行評分。0~21分的分級是根據關節運動的數目和范圍、體重的支撐、前后肢的協調和前后爪及鼠尾的活動等確定。0分表示無可見后肢運動,21分表示大鼠后肢運動功能正常。BBB評分于術后第1、7、14、28天進行。
1.2.4 血清中MDA和SOD測定待行為學測試完成后,取大鼠右心室血3ml,3000r/min離心15min,取上層清液,至于-20℃冰箱保存。用SOD和MDA測定試劑盒測定,按說明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數據以(±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方差齊時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近似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行為學觀察術后各組動物均呈現雙后肢癱瘓,四組動物的神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脊髓損傷后 1~7d,BBB評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周時,Rb1實驗組的BBB評分為(l1.56±1.47),高于對照組(7.19±1.53),P<0.05;術后4周時,Rb1實驗組的BBB評分為(13.19± 1.53),高于對照組的(8.19±1.12),P<0.01,說明Rb1干預可改善損傷大鼠的運動功能,詳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SCI后BBB評分[n=18,(±s)]

表1 各組大鼠SCI后BBB評分[n=18,(±s)]
注:與同時間對照組比較,*P<0.05
分組 1d 7d 2周 4周對照組 0.19±0.33 4.19±1.33 7.19±1.53 8.19±1.12 Rb1低劑量組 0.19±0.35 4.59±1.24 10.23±1.67*12.02±1.18*Rb1中劑量組 0.18±0.33 4.85±1.56 11.56±1.47*13.19±1.53*Rb1高劑量組 0.19±0.32 4.79±1.17 11.04±1.38*13.08±1.25*
2.2 氧化應激相關指標變化在術后第7天,與對照組相比,Rb1干預組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均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相關指標SOD、MDA變化指標(±s)

表2 各組大鼠相關指標SOD、MDA變化指標(±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分組 SOD(U/mg) MDA(nmol/mg)
脊髓損傷包括原發性機械損傷和繼發性損傷兩個階段。原發性機械損傷是指脊髓遭受機械性外力如撞擊、銳氣傷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是臨床無法干預的,但通過減輕繼發性損傷可以改善預后;繼發性損傷是指血腫、壓縮性骨折及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等對脊髓壓迫形成的進一步損害,機制非常復雜,目前研究表明,其機制可能是在脊髓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基礎上,引發興奮性氨基酸毒性、脂質過氧化、炎癥反應、細胞內鈣超載等[6]。出現血脊屏障破壞、血管內容物滲出引起組織水腫、細胞膜通透性喪失、溶酶體激活,導致神經細胞凋亡、壞死等病理過程[7]。脊髓損傷急性期中氧化應激反應是引起繼發性損傷壞死的主要原因,氧化應激反應使自由基產生增多,自由基對細胞膜脂質雙分子層結構進行過氧化作用,脊髓組織中的神經細胞由生物膜構成,對自由基及脂質過氧化產物有強烈的敏感性。這些膜結構對于脊髓代謝及各種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一旦損傷細胞膜及其結構,會使組織缺氧,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及出血性水腫,加重SCI。
人參和西洋參均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味甘、微苦,入脾、肺經,補氣生血,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眩暈頭痛、健忘、氣血不足之癥。其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保護腦血管缺血性損傷,使血管平滑肌舒張,擴張腦血管及雪旺細胞增殖作用,神經軸突生長的作用[8-9],具有強心、耐缺氧和抗疲勞等作用。研究顯示,人參皂苷是人參的主要藥效成分,現已分離出30余種人參皂苷,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單體Rb1,其對人體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物質代謝等方面均有其作用。
本實驗結果顯示,Rb1能促進脊髓損傷大鼠的組織損傷修復和神經功能恢復,可有效提高大鼠體內SOD活性,SOD作為自由基清除劑,在生物體內廣泛存在,因此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生成。自由基的減少與神經功能恢復呈正相關,兩者直接影響運動功能的恢復[10]。本研究結果表明,Rb1可作為一種有效的臨床干預手段,用于脊髓損傷的防治。
[1] Ramer MS, Harper GP, Bradbury EJ. Progress in spinal cord research:a refined strategy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inal research trust[J]. Spinal Cord, 2000,38(8):449-472.
[2] 王強,莫雪梅,楊小英,等.人參皂甙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現代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6,27(3):325-327.
[3] 祖波,尹宗生,張輝.急性脊髓挫傷性模型的制備及觀察[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7,28(14):1264-1267.
[4] Basso DM, Beattie MS, Bresnahan JC, et al. MASCIS evaluation of open field locomotor scores:effects of experience and teamwork on reliability:multicenter animal spinal cord injury study[J]. J Neurotrauma, 1996,13(7):343-359.
[5] Rivlin AS, Tator CH. Objectiv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experimental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rat[J]. Journal of Neurosurg, 1977,47(4):577-581.
[6] Tator CH, Koyanagi I. Vascular mechanism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uman spinal cord injury[J]. Journal of Neurosurg, 1997,86(3):483-492.
[7] Jiang S, Bendjelloul F, Ballerini P, et al. Guanosine reduces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in rats with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 Purinergic Signalling, 2007,3(4):411-421.
[8] Kim S, Nah SY, Rhim H.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g saponins against L-type Ca2+channel-mediated cell death in rat cortical neurons[J]. Biochemk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8,365(3):399-405.
[9] Liao B, Newmark H, Zhou R.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g total saponin and ginsenosides Rb1 and Rg1 on spinal cord neurons in vitro[J].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2,173(2):224-234.
[10] 劉景臣,袁紹輝.人參皂甙對脊髓損傷后脊髓組織及血中SOD和GSH的影響[J].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000,26(3):238.
R965
A
1673-5846(2013)07-0074-02
1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2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北宜昌 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