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文 覃東進 文 超
DR及CR成像系統對胸部檢查的臨床價值對比分析
蔡元文 覃東進 文 超
目的探討數字化X線攝影(DR)及計算機X射線攝影技術(CR)成像系統對胸部檢查的臨床價值,以供臨床診斷參考。方法選取經CR和DR技術行胸部攝影檢查診斷的患者資料各200例,比較檢查結果。結果兩組胸片檢查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R組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均優于CR組;但兩組甲片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CR和DR技術可將X線影像信息以數字影像信息的模式傳輸給檢查人員,并可借助工作者對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數字化X線攝影;計算機X線攝影;胸部;診斷
數字化影像技術在臨床診斷中廣泛應用,其可減少過度或過小曝光而導致的重拍及廢片,影像處理可改善影像質量,協助放射診斷醫生作出精確的診斷,提供準確的圖像拷貝供其它醫療診斷者使用,能提高診斷及工作效率[1-3]。本文就數字化 X 線攝影(DR)及計算機X射線攝影技術(CR)成像系統對胸部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比分析,以供臨床診斷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影像科 2012年 2月~2013年5月經CR和DR技術行胸部攝影檢查診斷的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兩組各隨機抽取 200例,其中男230例,女170例,年齡21~79歲,平均(49.8±28.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等)經SPSS 17.0統計學軟件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DR 設備為飛利浦產 Digital Diaghost DR,工作站為DR專用影像工作站;CR設備為島津1.2P18DE-85 CR,工作站為FUJi CR專用工作站。分別抽取CR和DR胸片200例,對兩組甲片率和廢片率進行統計分析。讀片由兩名放射科醫師同時進行,讀片標準為:甲級片:對比度好、片位正確、顯影清晰,完全符合診斷要求;乙級片:對比度較好、片位正確、顯影較清晰,基本符合診斷要求;丙級片:顯影較差、位置較差的,影響診斷結果的;廢片:對診斷無價值的片子,圖像和位置均無法辨認[2-3]。
1.3 統計分析所有研究數據輸入Excel 2007表格進行統計分析。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α=0.05,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胸片檢查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R組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均優于CR組;但兩組甲片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DR組甲級片例190例,乙級片10例,未見丙級片和廢片;CR組甲級片例188例,乙級片9例,丙級片2例,廢片1例(見表1)。

表1 兩組胸片檢測結果分析(n,%)
在當今醫學界,除了放射影像儀器外,其它的影像儀器都是固有的數字化并能與PACS連接。唯獨放射X線影像仍是以膠片為主,因而與PACS的實施仍相隔一段距離。大部分的放射X線影像儀器雖然是以模擬接口為主,但它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穩占著整個醫學影像的60%~65%。數字化放射技術在設計和實施一個全面電子化影像部門上充當著關鍵的角色,其可改善工作流程、效率,達到數字化影像所追求的優質服務[4-5]。計算機 X線影像(CR)已成為數字化造影的唯一實用與經濟的數字化影像設備。許多類型的數字化影像設備,包括CR和其它直接預覽的數字化X線影像(DR),對臨床診斷來說,影像學的技術挑戰在加大。有資料比較了影像數據處理和顯示能力,結果表明 CR和DR之間差別很大卻各有特點。一般的CR使用數字化探測器并且要求較多的工作流程,儀器于工作室的安置上卻能提供很大的靈活性。CR影像閱讀器也能通過IP暗盒被集中使用。而DR方面,它能在沒有用戶干預的情況下獲取和閱讀圖像。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研制的CR影像閱讀器已能做到在沒有用戶干預的情況下獲取和閱讀圖像,不但可于9s內直接獲取和閱讀圖像,影像閱讀率更快于DR。CR閱讀器設計技術的其它選擇是全自動化的CR轉換器,與DR設備相似之處是它能全自動的內置掃描一塊固定的影像板。DR的好處在于沒有用戶干預的情況下可“直接”獲得圖像,這也節省了放射技師處理IP暗盒的時間及工序。但DR的費用比CR高很多,而且添置DR通常都需要更換X射線系統[5-6]。
本文采用CR和DR技術對胸片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兩組胸片檢查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DR組攝影速度和攝影時間均優于CR組;但兩組甲片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R和DR技術可將X線影像信息以數字影像信息的模式傳輸給檢查人員,并可借助工作者對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1] 張立明,許方衛,王軍,等.CR與DR在胸部影像檢查中的應用體會[C].全國醫學影像(長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9:91-93.
[2] 曹國全,周曉軍,孫厚長,等.CR與DR系統胸部攝影參數對比的實驗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0,25(6):691-693.
[3] 史世生,常利名,洪常華,等.床旁DR與床旁CR胸部攝影質量對比分析[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1,31(1):104-105.
[4] 曹國全,許化致,邰云鵬,等.CR與非晶體硅DR胸部攝影曝光劑量優化的探討[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0,30(3):350-353.
[5] 洪常華,田震靜,常立明,等.床旁DR與CR進行胸部攝影的質量對比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0):1976-1977.
[6] 黃葵.DR和CR胸部攝影臨床應用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 2011,13(4):577-578.
R445.3
A
1673-5846(2013)07-0170-02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廣東東莞 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