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恒
當前鄉鎮衛生醫院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
汪敏恒
目的分析當前鄉鎮衛生醫院存在的不合理用藥情況,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門診處方3000張進行抽樣分析。結果抽樣的300張處方中有不合理的處方205張,主要表現為書寫不規范、藥品適應癥與診斷不符、用法用量不準確等。結論當前鄉鎮衛生醫院門診處方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醫生要自我完善,醫院要加強管理,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鄉鎮衛生醫院;門診處方;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是保證患者健康的前提,處方分析是了解患者病情、進行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新藥種類的增多,臨床上多藥合并使用并不少見。不合理的處方不僅會導致藥物的浪費,而且不合理用藥帶來的毒副作用加重了病患的痛苦,特別是門診中的患者個體差異大,病情變化快,抵抗力低,更要常作處方分析,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務必保證處方符合病情,用藥合適安全,促進合理用藥,保證患者健康。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門診處方3000張進行抽樣分析,在每月將近1000張的處方中每隔10張選取一張,共300張進行分析。
1.2 評價標準根據《處方管理辦法》及附件中處方評價表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1.3 統計方法對不合理處方中書寫不規范,藥品適應癥與診斷不符、用法藥量不準確等方面進行分類分析。
在30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有298張,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不合理處方分析
調查中書寫不規范的占了 46.7%,主要原因是部分醫生對處方的書寫沒有足夠的重視,具體表現為書寫不規范、日期、年齡等項目缺失,有的醫生想當然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開具處方,造成字跡不能辨認的情況,或者為了方便將一些藥物作簡化處理,但是并沒有和藥師進行溝通,造成藥師理解錯誤。
診斷與用藥不符占16.8%,對于一些臨床診斷為口腔潰瘍的病患,一般選用的藥物是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鈉等抗菌藥物,但是醫生的診斷并不是細菌感染,對于患者來說不宜用抗菌藥物,應該對癥進行抗病毒治療。
用法用量不準確占21.4%,這是各大小醫院常出現的問題,因為患者不同體質用藥數量不同,而醫生有時會不注意,在用藥時間、用藥間隔等方面在處方上并未做出清晰的表達,如克林霉素的使用,應用于4周及以上患者,一日15~25mg/kg,分3~4次靜脈使用,本次調查中抗菌藥物的使用一般是一日兩次,并不能滿足患者用藥的需要。
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所占比例比較高,占了42.2%,微生物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拮抗病原體的次級代謝產物就是抗生素,它可以干擾其它生活細胞發育,對于治療各種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有著明顯的效果,目前所生產的抗生素種類不下萬種,臨床上常用的也有百來種,但是重復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病菌產生抗藥性,長期的過量使用也會對體內的有益菌產生影響,進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其它疾病的發生。常規應用抗生素是手術后的常規護理內容,一般來說術后應用2周以內就達到了治療效果,但是很多患者為了早日康復或者身體出現其它炎癥,將抗生素當成了抗感染治療炎癥的藥物長期應用,進而導致病原菌抗藥性增強,過量使用并不能取得預期效果,甚至會引起其它不良反應的發生。所以術后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解釋清楚用藥的原因及過量使用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并注意抗生素應用劑量,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在300張處方中激素類制劑的應用很廣泛,但激素能夠抑制炎癥與免疫反應,降低抗菌藥物的療效,很有可能會使潛在的感染病灶擴散,因此如果患者是一般感染,要注意避開此類藥物。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鄉鎮衛生醫院門診處方中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現象,主要是由于臨床醫生態度不認真或對藥品的說明書、制劑等不夠熟悉。尤其是對于藥物用量和藥物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方面知識不足,因此醫生要認真診斷,熟悉常用藥物的作用、使用劑量和副作用,結合病患實際病情酌情開藥,藥師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對于不明白或看不清楚的地方及時詢問,不斷提高用藥水平和審方能力,共同努力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藥水平,為患者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1] 劉建軍,陳芳.我院門診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11):242-243.
[2] 謝小菊,劉廣軍,翁春梅,等.我院門診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6(4):248-249.
[3] 袁勇,羅昊輝,高慧.我院門診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北方藥學,2011,8(2):95-96.
R979.9
B
1673-5846(2013)07-0409-02
江西省金溪縣左坊鎮衛生院,江西撫州 3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