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張婭



[摘要]在現代光纖網絡的發展來看,DXVDM等新技術應用使得主干網絡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但網絡瓶頸就在常說的“最后一公里”,即主干網與局域網及家庭用戶之間的一段,但PON技術的發展為FTTH提出了主要的解決方案,本文即主要分析在面向全業務下PON技術的主要應用模式。
[關鍵詞]接入網;PON;全業務
一、引言
現有光纖網絡主要解決基站電路需求,其覆蓋范圍、分布特點與終端業務用戶相去甚遠。以基站為中心的接入網不能滿足集團客戶接入需求。采用PON等光纖接入技術啟用星形網絡拓撲提供大客戶專線、家庭業務和WLAN的接入。根據預測客戶分布以及現有光纖線路資源確定光纖覆蓋區域;區域內選擇條件較好的點作為業務接入點;業務接入點到城域匯聚節點光纖盡可能成環;業務接入點至末端接入點間光纖環形、鏈形、星形結構都可采用,但到重要業務的末端接入點光纖應采用環形;末端接入點之間光纖環形、鏈形、星形結構都可采用。
一、有線接入網中的PON技術
(一)選擇PON為關鍵技術
采用PON為代表的光纖接入技術提供大客戶專線、家庭業務和WiFi熱點無線寬帶覆蓋,并由FTYC/B/F+LAN/WiFi向FTTH逐步過渡。
GPON與EPON都是源于A/BPON技術。
GPON由ITU-T制定,更關注運營商需求和發展,EPON由IEEE制定,更關注廠家實現。
GPON效率(約90%)高于EPON(約70%),GPON速率高于EPON,支持下行/上行不對稱(更符合寬帶接入模式),GPON支持更大的分光比從而減少PON端口數和主干光纖數。
運營能力(OAM和可靠性):GPON支持全部五大網管功能和50ms主干光纖保護倒換,EPON可支持故障指示、環回和鏈路監測。
(二)全業務接入網建設思路及原則
接入層須為話音、Intranet專線、Internet專線和電路出租專線提供有力支撐,為客戶提供全業務解決方案,存在多種接入技術,包括MSTP、xPON、L2/CE等,但各種業務的傳送屬性和接口制式都不盡相同,因此目前沒有一種技術能夠完美的統一接入層的承載。
1)MSTP:語音業務和電路出租專線業務都要求電信級的傳送質量,MSTP/MPLS具備高可靠性、高QOS的傳送特性,是當前電信級接入層的必然選擇,解決2G/3G基站的薄覆蓋及高質量語音、電路出租專線業務的承載。
2)xPON以其高帶寬、低成本,維護方便,是適合公眾、個人、家庭和2G/3G基站深度覆蓋的寬帶接入技術,代表未來寬帶接入的發展方向。
(三)xPON的OLT的部署位置分析
建設初期,OLT宜采用集中設置的原則,在局端機房(傳輸匯聚節點)設置OLT節點覆蓋一定區域內的零散FTTH/O應用用戶,以及FTTB/C應用用戶;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初期應用OLT疊加設置在匯聚機房;遠期應用OLT逐漸下移,遠期目標將其設置在全業務接入點。
二、PON設備形態需要考慮的問題
不同建設場景對PON設備形態要求的影響:
農村場景:需要IAD端口多、DSL端口少的ONU設備,為了節省投資提高設備利用率,需要能支持IAD和DSL業務板靈活混插的ONU設備。
城區住宅場景:不同實裝率和滲透率對ONU設備形態要求不一致。
工業園區和酒店等場景:要求ONU設備提供幾十、上百線的IAD端口而對寬帶口的需求為一個或幾個,主要是企業內部網絡由自己組建不同:實裝率和滲透率對ONU設備形態要求的影響,實裝率低的地區,希望廠商提供較少端口的ONU設備;寬帶滲透率低的地區,要求ONU設備提供的IAD端口和LAN/DSL端口比例能靈活配制。
城市住宅區,中高低層各類樓宇對ONU設備形態要求的影響;低層板樓由于住戶少,需要較少端口的ONU設備。
高層樓宇,為了便于設備的集中維護,希望選擇端口密度高的ONU設備。
盒式設備與支持業務板靈活混插的插卡式設備之間的成本差異。
三、PON設備形態初步建議
城區住宅FTYB+LAN建設模式下,ONU設備形態建議:能提供滿足要求的系列化產品:寬帶接口支持8-48個多種選擇,IAD與寬帶接口比例支持4:1、2:1、1:1幾種選擇,最好能夠通過同一套設備配置不同的板卡實現,即簡單的插卡式設備。
FTYx+DSL建設模式下,ONU設備形態建議:城區住宅,能提供滿足要求的系列化產品:寬帶口支持24-128個,IAD與寬帶接口比例支持4:1、2:1、1:1幾種選擇。農村,能夠提供支持幾十、上百口IAD,且IAD端口與端口數可靈活配置的ONU設備。
總之,要求內置DSL端口的ONU設備能夠支持IAD和DSL業務板的靈活混插,滿配時支持的IAD容量超過100線,目前,傳統綜合接入設備廠家可通過綜合接入設備出PON上聯口滿足上述要求。
酒店、工業園區FTTB+LAN建設模式下,ONU設備形態建議:高IAD端口、低FE/GE端口:IAD端口達幾十-100線以上,FE/GE端口1-4個。
目前,僅個別廠家可提供相關產品,且只能支持一個FE接口,支持FE和IAD靈活混插的設備目前僅在開發計劃中
四、PON的應用模式分析
(一)基站接入的應用
從網絡層面來看,BSC/RNC以上的核心網絡,傳送的業務以ATM和IP業務為主,承載業務量大,覆蓋用戶多,需要提供完善的保護能力,傳輸層適合采用成熟的MSTP(多業務傳送平臺)技術;從RNC/BSC到末端基站,業務主要以接入、匯聚為主,主要呈星形分布,傳送的業務以E1(含IMA)為主,在這個層面上,PON技術較為適合。
從基站建設來看,對于城市密集區域、中心商業區,基站業務較為重要,現有的基站基本已經采用SDH環網技術建設了傳送網,這時,引入PON的技術主要用于該區域的寬帶接入用戶,基站業務無需切換到PON網絡上;對于新建基站,以及小區/樓宇覆蓋的微蜂窩基站,可以采用PON技術組網,既符合PON星形組網的特征、節省網絡建設成本,又可以通過光纖向下延伸,擴大對重要客戶的寬帶接入業務的覆蓋。
隨著3G的發展,數據業務的比重越來越大,移動網絡向著全IP化方向發展,PON技術可以在單芯光纖上提供多條E1和IP數據連接的特性,可進一步滿足移動業務的未來發展需要。
(二)大客戶接入
在ONU側,對于寫字樓中小型商業用戶,可通過多以太口ONU接入,實現基于端口的限速,配合EPON的SLA功能,可滿足客戶端的QOS要求和運營商的投入產出比要求;對于大型客戶,可通過單口千兆ONU實現用戶接入。
在OLT側,可工作于三層模式(連接城域路由設備),也可工作于二層模式(直接連接MPLSPE設備)。
該模式的優勢在于:帶寬大大提升,相對于PDH、SDH/MSTP接入方式,EPON可提供給用戶最高千兆的可用帶寬;全程可管理,可按照不同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水平;擴展性好,一臺OLT可覆蓋半徑20公里內的大客戶,樹型拓撲決定了靈活性比環形拓撲要好的多;投入產出比高,相對于PDH、SDH/MSTP設備,EPON設備當前的價格就已經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并且隨著成本的下降,競爭力會更強,而PDH、SDH/MSTP產品的價格已經趨向穩定;可通過端口1+1備份等保護方式為可靠性要求高的客戶提供保護。
(三)網吧接入
該模式的優勢在于:將零散網吧收歸到統一的接入網絡之內,統一管理、維護;網吧提速:相對于傳統光纖收發器方式,帶寬大大提升,并靈活可調;節省大量光纖資源,同時便于擴展,靈活接入新建網吧;在接入網屏蔽不安全流量和不穩定因素、保證城域網安全。該應用模式在當前已經非常成熟,國內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了廣泛的試用以及商用。
(四)無線熱點覆蓋
WLAN和WiMAX作為無線熱點覆蓋的兩種代表技術,關鍵區別在于覆蓋范圍的不同。對于酒店、商場、機場等局域場合,可通過WLAN的方式實現熱點接入;對于城域范圍的無線覆蓋,可以通過WiMAX完成。PON與WLAN和WiMAX相結合,可以低成本、高靈活性地實現寬帶無線接入的熱點覆蓋
(五)農村信息化
區域覆蓋:在這種應用模式下,OLT產品設置在鎮中心機房,上行接入城域IP網絡縣級節點,下行通過ONU到各行政村,然后通過下掛MSAG產品實現數據、語音業務的綜合承載。在OLT上行側,可通過不同的上行連接IP城域網。
該應用模式的優勢在于:單光纖到村、節省大量光纖資源以及施工成本;PON+MSAG模式,提供農村通信一站式解決方案;運營、維護成本低。
基站下掛:此種方式依托農村移動基站,可靠近用戶,光纖距離更短,因此在網絡建設的速度上和成本上都更具優勢。
(六)視頻監控
EPON應用于城域視頻監控,可以在城域IP網POP點下設置OLT設備,基于EPON傳輸的長距離,可以對較大區域進行覆蓋。
該應用模式的優點如下:節約光纖資源;覆蓋距離遠,實現低成本的大范圍覆蓋;中間設備(接入網中心設備到監控點之間)無需維護,無需額外電源供應;帶寬足夠大,擴容簡單;不受環境噪音(電磁波)的干擾;安全,不易竊聽和侵入。
五、結束語
PON技術能夠對多種業務提供很好支持,同時引入了更多來自電信業界的網管和運維思想。PON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減少主干光纖資源占用,節約投資;網絡結構靈活,擴展能力強;無源光器件故障率低,不易受外界環境干擾;業務支持能力強等。
參考文獻
[1]王瑩.丁鵬.面向全業務不同場景的PON接入模式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12年11期
[2]周潔娟.李昶.PON接入網絡規劃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0年05期
[3]王飛;趙旭川.PON技術在FTTX中的應用探討[J].硅谷.2011年13期
[4]張春凌.PON接入技術應用及網絡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