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霞,樊瑞華,賈彥如
(1.山西省兒童醫院,山西 太原 030013;2.晉中市傳染病醫院,山西 晉中 030600)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衛生行業的競爭將愈加激烈,績效考核作為一種現代管理理念,越來越引起醫院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視。目前,其他行業的績效考核較為完善,而醫療行業的績效考核相對落后。2006年、2007年在全國開展的“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中,衛生部就明確地將績效管理和醫院管理、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醫療安全、醫療服務等共同納入對全國各地醫院考核的重要指標。
由于醫院是公益性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又面臨補償渠道單一,政府補償嚴重不足等困難,因此醫院在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時,既要符合政府公益性要求,還要兼顧知識密集型行業的特點和醫院持續發展的要求[1]。如何有效的運用績效考核的方法,設計一套科學、完善、符合實際的臨床科室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使其成為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力工具,是醫院績效管理的重點。本文旨在構建一套醫院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并通過這一體系對各個臨床科室實施公平、有效的績效考核。
本研究通過兩輪調查建立了醫院臨床科室的指標體系,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2.1.1 資料來源與調查對象
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通過組織對山西省兒童醫院、晉中市傳染病醫院臨床科室主任、院領導、醫務處、計財部等30位專家進行問卷咨詢調查,共發放問卷30份,收回30份,無效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說明各專家對此次調查表的高度關注,填寫問卷的積極性也較高[2,3]。
在此次調查中30名專家具體情況如下: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60歲,平均年齡43歲; 男性占68.8%,女性占31.2%; 高級職稱占25.0%,副高級職稱占38%,中級職稱占37%;文化程度方面,碩士以上占36.3%,本科占57.5%,大專占6.2%;有56.3%的專家從事臨床工作,37.5% 的人從事衛生管理工作,6.1% 的人從事財務和統計工作;工作年限10 a以上的占53.3%,5~10 a的占46.7%。
2.1.2 方法
第一論調查的目的在于初步確立指標體系的基本內容。因此,在首輪調查中首先通過文獻分析法從中國知網、維普、Pubmed 等數據庫查閱國內外近幾年有關醫院績效考核效果評價體系;之后課題組骨干成員進行專題小組討論,初步確定指標體系的基本內容。其次,將篩選出的指標提供給上述專家,運用Delphi法進行第一輪咨詢,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征詢專家對各級指標的意見,并對專家的意見進行整理和計算。主要的計算指標包括:算術均數、標準差和變異系數。其中算術均數表示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算術均數越大,說明對應的指標的重要性越高,可行性越好。變異系數表示專家意見對某個指標的協調程度,說明專家對指標相對重要性、相對靈敏性、相對可行性的波動程度,變異系數越小,則意味著專家對該指標的協調程度高。
2.1.3 調查結果
通過第一論專家咨詢可以看到,在此次調查中得到醫療工作效率指標權重均值最大,為 29.72,權重均值最低的為發展能力,指標為 20.42,且其變異系數最大為58.33%,說明其變異程度高于其他三項一級指標,雖可保留,但需要進行調整。此外,床位周轉率和病床周轉次數兩個指標由于其反映的內容有所重合,故決定舍棄,見表1。

表1 第一輪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及其權重
2.2.1 對象
通過匯集第一輪專家對指標體系進行調整的意見,于2009年4月初至4月末,進行第二輪調查。第二輪專家咨詢表發送25份問卷,收回25份,無效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
在本輪調查選取的25位核心專家中,22位專家曾參與第一輪專家咨詢,本次新增3位專家。25人均為臨床科室主任,年齡為(45.6士6.2)(歲),男性占49.7%,高級職稱的占86.2%。
2.2.2 方法
第二輪專家咨詢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協調整合專家意見,對比第二輪的指標設置是否較第一輪更為合理。這一目標可以通過計算協調系數進行比較,然后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各級指標的權重。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立指標權重的基本步驟如下:
①建立判斷矩陣:依據各位專家對每一個指標評價的綜合得分分別建立判斷矩陣。②計算各層因素的權重系數(W):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相應的特征向量Wmax,Wmax中的各分量即各指標的權重。③ 一致性檢驗: 用一致性指標CI檢驗該項目的相對優先順序有無邏輯混亂,如果CI=λmax-m/(m-1)可認為無邏輯混亂,即通過計算得到的各項權重可以接受。④將各層權重相乘,得到各項具體指標的組合權重。
根據第一輪的調查結果,主要需要調整的指標為二級指標。因此,第二輪專家咨詢的意見主要集中于此,具體結果如表2。
第一輪二級指標變異系數為17.3%~71.2%,第二輪二級指標的變異系數為17.4%~50.7%。可見第二輪調查中專家對指標評價的波動性較第一輪小。
由于第二輪調查主要是將一級指標中的發展能力調整為學習成長,其相應的二級指標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因此,計算兩輪調查專家意見的協調系數,見表3。

表2 第二輪專家調查指標的詳細結果

表3 一級指標專家意見的協調程度
第一輪發展能力這一指標的協調系數為 0.05(χ2=0.339P=0.844),通過調查第二輪將發展能力調整為學習成長,其協調系數為 0.396(χ2=22.182,P<0.001),可見第二輪高于第一輪的協調系數。χ2為非參數檢驗的檢驗統計量,P為相應的值,從表3中可見第二輪專家調查設置的更加合理,專家的協調程度高。鑒于以上信息,決定不再進行第三輪的專家調查。
最后,依據第二輪調查的結果確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及其權重,詳見表4。全表按1000分計,得到一級指標財務收益、客戶關系、內部管理、學習成長的比例為50∶15∶25∶10。組合權重的最高為9,最低為1。

表4 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及其權重
本文在構建指標體系過程中主要應用了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的優點之一是匿名性。在每一輪的征詢中,專家們都匿名發表意見,有利于各位專家敞開思想,獨立思考,不為少數權威意見左右。另一優點是反饋性,在調查過程中要進行多次反饋以征詢意見,對各種不同意見加以修正,集思廣益,有助于提高調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其不足之處在于主要憑專家判斷,所以專家的選擇是德爾菲法應用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信度與效度。本研究在專家選擇中充分考慮到了專家的代表性,最終確定的咨詢專家涉及醫院臨床、保健和管理三個方面,專家文化層次較高,管理理論豐富、工作業績顯著。對專家咨詢的可靠性評價說明評價指標體系得構建以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為支撐,因此具有理想的可靠性和精確度。
AHP法的主要特點是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4],能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系統化,將專家個人的主觀判斷用數量形式表達出來并進行科學處理。為保證遞階層次結構的合理性,本研究力求在分解簡化問題時把握主要因素,并注意相比較元素之間的強度關系,避免相差太懸殊的要素在同一層次進行比較。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都是基于專家知識與經驗的主觀判斷法,運用德爾菲法與AHP法對專家群體的意見進行科學分析和處理,適用于本研究所涉及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復雜問題分析,能夠保證所得結果的客觀性。
經過兩輪的調查,最終確定了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二級結構。4項一級指標,分別為財務收益,客戶關系、內部管理、學習成長。25項二級指標,分別為成本收益總額、單床產值、百元固定資產收入、人均業務收入、藥品比例、百元收入材料消耗、保本量;病員滿意率、有效投訴例數、增長人次、業務科室滿意度、預約檢查完成率、醫保費用控制、收費價格執行、公共衛生服務;平均住院天數、專業手術例數(重癥例數)、護理綜合指標、院感綜合指標、醫療綜合指標;新技術新項目、科研論文、業務培訓、人才培養。25項指標的數據由醫院醫務科、科教科、計劃財務部、醫保科、紀檢、護理部、質控部和院感科提供。各項指標涵蓋了對臨床科室管理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全面地反映臨床科室的績效表現,以此來考核科室的績效表現全面合理。
在建立醫院臨床科室的績效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設計理念是引導醫院各科室在日常的活動中將醫院的戰略目標分階段實現。同時使科室自身的技術水平和運營能力有所提升,增強科室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比如,成本收益指標會使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將成本控制作為行為準則,形成全院由上至下,各類科室有意識地節約資源的氛圍。同時通過每月質控會、每季度經營分析會的形式,讓大家了解運營成果,使存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小目標而實現最終發熱戰略目標。
[1] 毛 春,吳富常,余志運,等.運用關鍵業績指標法設計臨床與醫技科室醫師績效考核體系[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8,15(7):36-38.
[2] 張華宇.建立醫院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方法學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管理,2004,24(3):50-52.
[3] 崔 爽,楊九龍,李中帥,等.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研究——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的方法與指標體系[J].中國醫院管理,2008,28(2):60-61.
[4] 唐月紅,薛 茜,陳景春,等.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中國醫院管理,2008,28(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