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羽 朱泳瑛 俞碧飏
(1.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2)
(2.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 山東青島 266100)
(3.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 天津 300071)
圖書館學專業學生(本研究中稱為未來職業者)是中國圖書館事業重要的人才儲備,其對圖書館員和圖書館職業的認知,關系著他們的就業選擇,以及成為圖書館員后初始職業理念與職業價值觀的確立。
可目前,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生到圖書館工作的人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對于已經成為圖書館員的來說,這一群體也存在著職業認同感淡化的現象,這些現實與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職業的認識緊密相關,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描述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形象認知,來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在國內,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研究尚屬新興領域,公眾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研究已經出現,而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國外,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研究歷史已久,研究者會從各種大眾媒體中出現的圖書館員形象中發掘出公眾對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而針對未來職業者,國外學者多直接考察其對圖書館員以及整個職業的看法(perceptions),只在部分研究中涉及對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
以色列學者Shifra Baruchson-Arbib和Sherry Mendelovitz曾對以色列巴依蘭大學 (Bar Ilan University)信息管理學院的180名LIS專業學生進行調查 (包括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研究他們對“圖書館員”和“信息科學家”兩個角色在職業潛力、社會地位的看法,以期為圖書館學教育改革和應對新環境對圖書館事業的挑戰提供參考。研究者列出圖書館員的九項主要角色,讓學生根據其心中的圖書館員形象,依照吻合程度,賦予每一角色1~5之間的某一分值,并對每一項的得分進行均值計算、標準差計算和F檢驗。結果是學生們認為圖書館員和信息科學家是有差別的,他們更愿成為后者。圖書館員在學生們心中扮演著類似“參考咨詢”、“提供分類和書目查找建議”、“推薦圖書”、“提供信息資源利用方面的指導”等角色,而信息科學家則是能準確定位并根據客戶需求獲取、加工、整合信息與建立網站的人。他們覺得圖書館事業沒那么有趣,是女性化傾向明顯的職業,并且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擁有的專業知識以及未來收入的潛力都沒有信息科學家高。學生們還認為圖書館員是在公共部門以及學校和社區服務的人,而信息科學家則是在私人部門、高科技公司和收入相對較高的部門工作。研究指出,技術環境是這些觀念形成的主要因素,隨著圖書館事業轉型,未來圖書館的專業地位和收入水平都會得到極大提升,未來職業者的觀念也會隨之轉變。
此后的2006年,以色列的另外一位學者Noa Aharony對來自三個圖書館學高等教育項目的118名本科一年級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內容仍是圖書館學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和信息科學家的看法。與兩年前的調查結果相似,學生們也認為圖書館員只是做一些傳統的基礎性工作,其形象遠比不上信息科學家。該研究認為,在將來有必要讓圖書館專業的學生擁有更廣闊的視野,讓他們對自己所要從事的圖書館員職業有更加準確的認識。
Lisa K.Hussey運用半結構化訪談和扎根理論的方法,分析了美國圖書館學專業中的少數族裔學生對圖書館員的看法。結果表明:這些學生對圖書館員都沒有消極的評價,他們認為圖書館員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的;圖書館員在圖書館中有影響力,但并不扮演重要角色,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被訪者想不起來一個具體的圖書館員形象。這些少數族裔學生的就業去向,大部分是到自己族裔生活的社區工作,最好是學?;驅I圖書館,但是圖書館員的形象對他們是否進入這一行業的職業規劃沒有影響。
總體看來,上述研究都認為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和圖書館職業的看法對其在圖書館行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國外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樂于助人”、“擅長圖書館基礎業務”、“女性傾向明顯”等幾個方面,對圖書館員的評價整體較好。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目的主要是為了支持圖書館學改革和圖書館事業的長遠發展。這些方法和結論都為研究我國圖書館學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和圖書館職業的態度與看法提供參考。
本研究運用spss16.0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對問卷前三部分的所有49項描述、3大方面 (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和交往意愿)及其子維度進行描述性統計和單一樣本t檢驗,綜合數據結果得出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其中,均值反映被調查者的態度積極與否,在數據分析前,對反向題進行處理,以保證所有的題目得分均值越高,則其代表的態度越積極;標準差反映被調查者態度的集中趨勢;單一樣本t檢驗以3作為測試值,sig值表示顯著性,只有當sig<0.05時,指標的均值顯著區別于3,才能說明態度明確。
本次調查希望得到的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是3個維度的綜合,包括:①圖書館員印象,是指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群體中個體成員的固定印象,包括對圖書館員人格、行為、能力等方面的總體看法;②圖書館工作印象,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所從事工作的固定印象;③交往意愿,是指當已知對方是圖書館行業從業者時,被試者表現出的繼續與之交往的意愿。
由刻板印象的內容模型理論可知,對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包括2個維度:①熱情,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行為意圖的固定看法,即判斷圖書館員是否熱情,是否是朋友;②能力,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能力狀況的固定看法,即判斷圖書館員是否有能力,是否會對自己帶來壓力。

表1 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及所涉及維度的均值描述
由表1可知,三項指標的均值都顯著大于3,且標準差較小,小于1。這說明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整體印象較好,認為圖書館員是熱情的、有工作能力的。從具體得分看,能力維度的均值(3.67)高于熱情維度(3.57),被調查者的態度也更為一致(標準差更低),這表明,相對于“圖書館員是熱情的”,未來職業者更認同“圖書館員是有工作能力的”。
4.1.1 熱情
經因素分析,得到與“熱情”相關的2個子維度:親近感與疏離感。
①親近感:是指圖書館員的行為或個人特征中,可能讓人感到親近、認為是朋友的部分。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高,親近感越強。

表2 親近感因素的特征詞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從表2可看出,代表親近感的所有特征詞以及親近感總體得分的平均水平都顯著大于3,表示未來職業者認為現實中的圖書館員有較高的親和力,在工作中平易近人、親近讀者。被試者最認可的圖書館員特征描述詞是“認真的”、“負責的”、“穩重的”;而“和藹的”、“禮貌的”、“樂于助人的”等與人際交往直接相關的描述詞得分均值相對較低,且標準差較大,這說明一部分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員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并不理想,這一結論與公眾的看法類似。綜合來看,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員是讓人親近的人。
②疏離感:是指圖書館員的行為或個人特征中可能讓人感到疏離的部分。此部分題目做了反向處理,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低,疏離感越強。
表3顯示,所有代表疏離感的特征詞的均值都顯著大于3,說明未來職業者并不認為圖書館員是難以親近的,這與前一維度的分析結果一致。他們認為圖書館員最不可能是兇悍、懶惰的,圖書館員也不是國外研究中老處女那種古板、固執的形象,不過對圖書館員服務態度(沒耐心、缺乏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守舊的)認同度相對較低。從標準差上看,大部分標準差大于或接近1,說明被試者在圖書館員是否讓人感到疏遠的問題上意見不一。因此,從整體看,在未來職業者心中,圖書館員具有親和友善的形象,服務態度不夠好,略顯守舊,但擁有這種印象的一致性較低。

表3 疏離感因素的特征詞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4.1.2 能力
經因素分析,得到了兩個和能力相關的子維度:強技能和弱技能。
①強技能:是指圖書館員的行為或個人特征中可能表現出有能力的部分。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高,相關特征能力越強。

表4 強技能因素的特征詞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表4反映出,代表強技能的描述詞得分都顯著大于3,表示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員是具有較強專業技能的人,特別是在對館內布局、圖書館業務流程、圖書歸類等方面的熟悉程度上優勢明顯。同時,他們也認為圖書館員在圖書館工作所必需的檢索能力、計算操作和業務協調能力方面表現尚可?!爸R面寬”和“專業知識扎實”兩項均值相對其它幾項較低,且標準差較大,說明未來職業者并不一致地認可圖書館員的“百科全書”形象。
總結得出,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員是具有圖書館專業優勢的人群,基本技能掌握熟練,但對于圖書館學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還有待提高,并且知識面的寬度沒有預想的高。此外,該子維度下描述詞的得分均值大都高于熱情維度,說明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專業能力的認同要高于對其服務意識的認同。
②弱技能:是指圖書館員的行為或個人特征中可能表現出能力較為遜色的部分。此部分題目做了反向處理,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低,相關特征能力越差。

表5 弱技能因素的特征詞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表5顯示,各描述詞的得分均值都顯著大于3,說明未來職業者認為這些表示弱技能的詞不適合描述圖書館員,相反,圖書館員做事認真、有條理、記憶力較好、工作有效率,但人際溝通和創新意識略遜一籌,這與熱情維度的分析結果類似。
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所從事工作的固定印象,根據因素分析的結果,圖書館工作印象可分為復雜性和舒適度2個維度。

表6 圖書館工作印象的均值描述
如表6所示,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工作的印象顯著偏好(均值顯著大于3,標準差小于1),說明其對圖書館工作持認可態度,這為他們日后選擇從事圖書館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4.2.1 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所從事工作復雜程度的固定看法。此部分題目做了反向處理,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高,說明圖書館工作越復雜,需要智力投入的程度越高,越受社會尊重。
從表7可以看出,未來職業者在總體上認為圖書館工作具有顯著的復雜程度(均值為3.07顯著大于3,標準差小于1),但在具體方面,前三項描述的得分均值顯著大于3,而后兩項均值顯著小于3??芍磥砺殬I者非常反對將圖書館工作看作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認為圖書館工作的社會地位相對不低,同時圖書館工作也有一定的趣味性,不是枯燥乏味的。但他們認為與其他復雜性較高的工作相比,圖書館工作確實存在明顯的重復性勞動,升遷機會也較少。從集中趨勢看,第二、三、四項的標準差都大于1,說明未來職業者在對圖書館工作社會地位、枯燥程度和重復性上分歧較大。

表7 復雜性因素的特征描述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4.2.2 舒適度
舒適度是指對圖書館員這一群體所從事工作舒適程度的固定看法。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得分越高,說明圖書館工作越舒適、工作壓力越小、照顧家庭的機會越多。
如表8所示,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工作的舒適度尚可。分項來看,前三項均值顯著大于3,標準差接近或大于1,說明未來職業者基本認可圖書館工作更適合女性,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工作也比較清閑,但并不認為這份工作適合中老年(均值為2.61顯著小于3)??傮w上說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工作壓力不大,有時間顧家,但是這些刻板印象帶有明顯的性別趨向,可能造成一部分男性不愿意選擇圖書館工作,這也可能是導致目前圖書館女性員工較多的原因之一。

表8 舒適度因素的特征描述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交往意愿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當知道對方是圖書館從業者時,未來職業者表現出的與之繼續交往的意愿。特征描述詞按得分平均水平降序排列,均值越大,交往意愿越強。

表9 交往意愿的特征描述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如表9所示,未來職業者與圖書館員的交往意愿很強,被試者表示非常愿意與圖書館員做朋友 (均值高達4.05,顯著大于3,且標準差小于1),也非常愿意與圖書館員共同工作和進行工作外的交流。同時,他們雖然表示愿意到圖書館工作(均值為3.73,顯著大于3),但標準差也相對較大,說明一部分人對日后進入圖書館仍顯信心不足。在是否愿意與圖書館員談戀愛這個問題上,被試者沒有明確地表示“愿意”,且意見分歧最大。有意思的是,遇到問題時立刻向圖書館員求助這一專業行為,在本表中排在了靠后的位置,僅高于談戀愛。這就是說,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未來職業者,也沒有表現出對圖書館員專業服務的青睞,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這方面還亟待加強。綜上所述,未來職業者認為可以與圖書館員做很好的朋友或工作伙伴,但與其戀愛并組建家庭的意愿并不強烈。
核心刻板印象是指那些更具代表性,可以集中、清晰、簡明地反映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態度與看法的特征描述詞。在從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以及交往意愿3個維度全面了解未來職業者的圖書館員刻板印象之后,我們進一步使用統計學的方法篩選出核心刻板印象。
核心刻板印象應是那些被試者態度明確且意見集中的描述詞,即均值顯著區別于3,標準差顯著較小(小于1),峰度顯著較大(大于1)的項目。經篩選共獲得9項,按核心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熟悉館內布局、愿與圖書館員交朋友、熟悉業務流程、熟悉圖書歸類、愿與圖書館員共同工作、能做好本職工作、認真的、愿意與圖書館員進行工作外的交流、穩重的。

表10 核心刻板印象的特征描述及與均值有關的分數分布
從表10可以看出,這九項核心刻板印象描述詞主要是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工作能力及與圖書館員交往意愿的描述,這說明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基本業務能力相當認可,也愿意與圖書館員交往,在人格特征上,他們認為圖書館員是認真的、穩重的。從9個核心刻板印象可以看出,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的印象聚焦在“圖書館員是熟悉圖書館工作和專業業務的人”、“圖書館員是踏實穩重、能忠于并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的人”??梢哉f這樣的刻板印象對于有可能從事圖書館工作的未來職業者來說,是有一定益處的:一方面,這些核心刻板印象有助于未來職業者注重加強圖書館專業技能的訓練;另一方面,這些核心刻板印象可能會成為未來職業者考慮是否適合圖書館職業的一個自我衡量標準,那些認為性格特征等方面與此不符的人可能會放棄進入這一行業。
綜合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熱情和能力2個維度,所有均值都顯著大于3,說明圖書館員在未來職業者心中的形象整體良好。均值較高、排位靠前的描述詞反映出,圖書館員在個性方面是穩重、踏實、認真、細心的,在能力方面是可以勝任本職工作、在圖書歸類等專業工作上有優勢的。均值較低、排位靠后的描述詞反映出,圖書館員的服務形象和創新形象不明顯,這些描述項包括:“有禮貌的”、“樂于助人的”、“缺乏服務意識的”、“守舊的”、“知識面寬”等。
從圖書館工作印象的數據結果看,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工作的看法是:整體較好,具有顯著的復雜性,需要專業人員才能勝任,社會地位相對不低,同時工作壓力較小,舒適程度高。但未來職業者明確且較一致地認為,圖書館的工作存在重復性勞動、升遷機會少,這兩項的均值顯著小于3,且帶有明顯的消極特征。此外,“圖書館工作清閑”、“有時間照顧家庭”、“更適合女性工作”的印象帶有明顯的性別特征,不利于男性選擇進入圖書館行業。
從交往意愿維度的測量中可以看出,未來職業者非常愿意與圖書館員成為工作伙伴,也愿意和從事這一職業的人成為生活中的朋友。這種印象有助于未來職業者與圖書館員之間良好關系的確立,并在其選擇圖書館工作后,也有利于和諧工作氛圍的形成。但這些年輕人明確表示不愿意與圖書館員談戀愛,該描述項均值顯著小于3,對于未來職業者來說,在這個年齡段組建家庭將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如果成為圖書館員將不利于他們的婚戀,那么也會有很多人放棄從事這一行業。
在研究所得的數據結果中,存在較多描述項標準差偏大(大于1)的現象,如熱情維度中疏離感,工作刻板印象中的復雜性、舒適性以及交往意愿中的各項指標。這說明未來職業者群體內部對圖書館行業的認知分歧較大,難以達成一致,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心中并沒有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圖書館員刻板印象,這表明圖書館學教育日后需要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讓未來職業者更深入地了解圖書館職業。
職業抱負發展理論及其相關研究表明,群體職業聲望、發展前景和性別類型影響著未來職業者的職業選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未來職業者對圖書館員和其從事的圖書館職業的整體印象是良好的,但在關系到職業選擇的幾個關鍵問題上,圖書館職業卻沒有很好滿足未來職業者的今后發展需求。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員是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的人,可圖書館的工作,卻存在重復性勞動、新鮮感不夠、升遷機會少的問題。雖然在調查中未來職業者并沒有表現出圖書館社會地位不高的看法 (反而認為圖書館工作的復雜程度高,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也有可能是未來職業者不愿否定自己所學專業所造成的),但這些消極的刻板印象,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圖書館工作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不如其他行業的看法,不能滿足多數未來職業者實現個人價值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另外,從性別類型來看,研究結果明確顯示,未來職業者認為圖書館職業是適合女性的,因此,很多男性不愿意進入這一行業;對于女性來說,如果她們考慮到未來的工作環境不能更多地和異性接觸,不利于家庭的組建,那么她們也可能不愿選擇成為圖書館員。以上這些問題都會造成未來職業者從心理上對圖書館職業的抵觸情緒。圖書館職業社會聲望低、缺少發展空間和更適于女性,可能是當前圖書館圖書館館的,者的對會地位和收入水平不如其他行業高專業學生職業背離的主要原因。
未來職業者群體對圖書館員消極的刻板印象不可能迅速得到消除,因為它依附于整個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除了通過圖書館學的教育引導外,還要真正關心圖書館員的生存狀態和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典范的力量影響未來職業者的選擇。另外,圖書館員的職業認同感淡化問題很可能是在沒有進入工作領域前就已經形成,因此,此問題的解決也要從職業觀成形階段開始,提前采取預防機制,進行有效干預。
[1]俞碧飏等.當今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實證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2):29-34,40.
[2]N Aharony.The Librarian and the Information Scientist:Different Perceptions Among Israeli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ent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6:235-248.
[3]Shifra Baruchson-Arbib, Sherry Mendelovitz.A Study of Israeli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J].Libri,2004,(54):82-97.
[4]Lisa K.Hussey.Why Librarianship: An Exploration of the Motivat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to Choos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s A Career [J].Advances in Library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2009, (28):153-217.
[5]佐斌等.刻板印象內容模型:理論假設及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1):138-145.
[6]侯志瑾,梁湘明.Gottfredson的職業抱負發展理論簡介與研究評述[J].心理學進展,2005,13(2):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