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民


省級領導“微服私訪”早已屢見不鮮,但2011年7月4 日晚,“7·5 事件”兩周年前夜,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新疆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春賢輕車簡從“逛”夜市,與各族群眾親密無間,這無疑穩(wěn)定了社會人心,給了大家特別的信心和溫暖。《張春賢“逛”夜市》為深化時政報道和領導人報道帶來了新方向,所產生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在第22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榮獲電視消息一等獎,這是當之無愧的。筆者認為,此電視新聞有三大特點。
在信息多源多樣的今天,信息解讀成為提升報道質量的關鍵詞。對于新聞觀眾來說,在紛雜碎片化的信息迷陣中,單純獲得信息已不能滿足人們把握世界的需要,通過媒體對信息的提煉、整合與解讀,人們可以精要地掌握信息,有效地理解信息,更好地判斷世界;對于新聞媒體來說,能否在如潮信息中條分縷析,敏銳觸及社會的最深層需求,又能否做出合理判斷和準確報道,這既是人們對于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價值期待,也是新聞媒體承擔社會責任的價值皈依。“7·5”打砸搶嚴重暴力事件剛過兩年,國內外對烏魯木齊的穩(wěn)定仍心存疑慮,在這個敏感日子,張春賢在“夜市”這個與老百姓最貼近、最生活化的場所,與各族群眾親密無間地聊天、喝酒,請大家吃羊肉串,反映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新疆各族人民安居樂業(yè)、充滿信心的生活狀態(tài)。作品從微視角出發(fā),通過議程設置傳遞了大意義,展現了當前新疆和諧、繁榮、穩(wěn)定的幸福全景。
這一電視新聞既報道了張春賢,又報道了有名有姓的群眾六人,這種報道方法,展示了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民生性,這是極為罕見的,值得全國電視新聞同行們學習借鑒。
從信息占有轉向信息解讀,從獲得外部信息到掌握內在意義,公眾對新聞價值需求的重心轉移,對報道者的洞察力和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謂解讀外部信息,即為所報道事物提供清楚的信息和相關背景;所謂傳遞內在意義,則指通過紛繁表象找到事物的內在關聯。古人云“意能遣辭,辭不能成意”,在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的時代,能否把握到內在意義,既關乎新聞報道的社會影響力,也關乎社會理性的價值建設。該報道突破性的價值在于報道巧妙關聯事件背后巨大的社會意義。記者在采編時,沒有把這篇新聞局限于領導報道,而是領悟這一事件深刻的背景和意義,通過記錄夜市里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細節(jié),意在真實反映烏魯木齊乃至整個新疆各族人民如今的生活狀態(tài)。
張春賢輕車簡從“逛”夜市的報道中,大量現場細節(jié)極為生動,貼近民生。記者運用視覺新聞或目擊式新聞的手法,通過領導與群眾的對話、細膩的現場描寫和寓意深刻的細節(jié),娓娓道來,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觀后余味無窮,品嘗其中的深刻涵義。
如夜市的繁華——看到張春賢書記也來逛夜市,大家都圍了過來,攤主們都告訴張春賢,今年是他們生意最好的一年,到了旺季忙都忙不過來。你看,整個夜市有100 多個攤位、300 多張桌子,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哪個民族的客人都有,每天能接待兩、三輪呢!
又如市民的熱情——來到另一個烤肉攤前,攤主吐爾遜·買買提一下子就認出了張春賢。莊記鐵板燒的女老板黃文宣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請張春賢品嘗。
與書記合影、給書記送彩色氣球、與張春賢互稱兄弟的維族青年,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聚會……每一個細節(jié)都反映了同一個主題——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新疆已經走出“7·5 事件”的陰霾,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安定團結、生活幸福,真正是“人心暖了,人氣旺了,信心足了!”
拍攝現場,既要寫事,又要寫人,還要寫思想。現場與人物互相依托,相映生輝。省級領導“微服私訪”是相當常見的,而張春賢與“逛夜市”各族群眾親密無間地聊天卻不多見:
張春賢對吐爾遜·買買提說,我有一個兄弟阿里木也是賣烤肉的。正在吃飯的阿地里江走到張春賢身邊說,我們都知道,您是阿里木的大哥。【現場同期】“我們也是你的兄弟!是兄弟。”
【現場同期】“張書記,新疆的羊肉吃得慣?吃得慣。”
【現場同期】“我們都來熱愛我們新疆,熱愛我們的國家,各自搞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工作水平,將來新疆一定會是很好的地方,新疆一定是亞克西。我們一起為新疆而努力,大家有這個勁頭沒有?有!干杯!”
【正文】“我請大家吃羊肉串!”張春賢把手中的羊肉串遞給身旁的市民。
與夜市的歡樂氣氛相呼應,與密切聯系群眾相依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自治區(qū)領導同志講話必是高屋建瓴,氣度不凡。而這條電視新聞中卻是張春賢與維族青年“互稱兄弟”、“我請大家吃羊肉串!”等家常話,使觀眾收視后感到親切生動、和諧歡快。人們不僅可領略到張春賢同志的開朗性格、風趣語言和平易近人的作風,還可看到領導人對人民群眾的深情。
這篇電視消息通過新疆電視臺《新聞聯播》和《整點新聞》等欄目播出后,立即在全疆引起熱議。由于該報道特殊的背景和意義,全疆各族人民在收看報道后都覺得歡欣鼓舞。同時,該報道還被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等媒體轉發(fā),并在第一時間成為網絡熱點,并登上了網頁頭版,在全國乃至海內外都產生強烈反響,影響深遠。
附原文:張春賢“逛”夜市
【導語】昨晚,正在烏魯木齊大灣夜市、七一星光夜市吃著小吃的市民和游客們驚奇地發(fā)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春賢來逛夜市了!
【正文】晚上近10 點,烏魯木齊大灣夜市,正在這里消夏、納涼的各族市民們一陣喧騰,張春賢書記來逛夜市了!
【同期現場】“張書記,張書記來了,書記好!”
【正文】夜市是烏魯木齊市民入夜后最喜歡去的地方。昨天,這里與往常一樣,各色小吃一應俱全,一片熱鬧景象。一個烤肉攤位前,香噴噴的羊肉串吸引了不少食客。
維吾爾族攤主阿合買提見到張春賢是又驚又喜。
【同期現場】“一天能賣多少?一天賣一千多。”
【正文】看到張春賢書記也來逛夜市,大家都圍了過來,攤主們都告訴張春賢,今年是他們生意最好的一年,到了旺季忙都忙不過來。你看,整個夜市有100 多個攤位、300 多張桌子,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回族哪個民族的客人都有,每天能接待兩三輪呢!
來到另一個烤肉攤前,攤主吐爾遜·買買提一下子就認出了張春賢。
張春賢對吐爾遜·買買提說,我有一個兄弟阿里木也是賣烤肉的。正在吃飯的阿地里江走到張春賢身邊說,我們都知道,您是阿里木的大哥。
【現場同期】“我們也是你的兄弟!是兄弟。”
【正文】這時,市民們都圍攏過來,爭相用手機、相機與書記合影。
在附近蛋糕店工作的姑娘楊梅用力擠到張春賢身邊,把兩個彩色氣球塞到書記手中。她說,這可是自己剛在夜市游戲攤上得的獎,請張書記一定收下!
隨后,張春賢來到位于烏魯木齊七一醬園的七一星光夜市。一進市場,就有眼尖的市民立刻認出了張春賢。
七一星光夜市是烏魯木齊最大的一個夜市,有著130 多家攤位、800多張桌子,許多外地游客也都慕名而來,夜市每天營業(yè)到凌晨1 點半,生意十分興隆。
莊記鐵板燒的女老板黃文宣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請張春賢品嘗。
【現場同期】“味道很好,我不收廣告費!”
【現場同期】“張書記,新疆的羊肉吃得慣?吃得慣。”
【正文】正在聚餐的七八個年輕人邀請張春賢一起吃排擋、喝啤酒。坐在他們中間,張春賢與大家嘮起家常。原來,今天是新疆網友“做東”的網友聚會,幾位年輕人來自全國各地,有四川的、廣東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了對“新疆印象”,新疆風景好、飯菜好、人更好,啥都好!
【現場同期】“我們都來熱愛我們新疆,熱愛我們的國家,各自搞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收入,提高各方面工作水平,將來新疆一定會是很好的地方,新疆一定是亞克西。我們一起為新疆而努力,大家有這個勁頭沒有?有!干杯!”
【正文】“我請大家吃羊肉串!”張春賢把手中的羊肉串遞給身旁的市民。
在一片笑聲中,張春賢與大家一起再次端起手中的啤酒,共同舉杯祝愿:“給力新疆!新疆亞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