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琦 王一州 郭印 劉娜

摘 要:通過對桃樹潛葉蛾田間藥效篩選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的4種藥劑對桃樹潛葉蛾的防效均有良好的效果。以25%滅幼脲3號懸乳劑1500倍液防效最佳,施藥后1d、3d、7d的防效分別為69.68%、93.81%和92.01%,與其余3種藥劑的防效有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桃樹潛葉蛾;藥效試驗;防效
桃樹潛葉蛾是桃樹生產中的主要病蟲害之一,在桃樹栽培區均有發生,該蟲除危害桃樹外,還危害蘋果、梨、杏、李、櫻桃等果樹。幼蟲在葉片上串食,使葉片上呈現出彎彎曲曲的白色或黃白色蟲道,嚴重時,葉片枯黃,出現早期落葉,造成當年二次開花,嚴重影響來年的產量,從而降低了果民的經濟收益。駐馬店是我國北方優質小雜果生產基地,近年來,桃樹潛葉蛾發生嚴重,為了有效地防治此蟲害,降低種植成本,為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我們于2012年選用4種藥劑進行防治桃樹潛葉蛾田間藥劑篩選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設在駐馬店市驛城區潘坡農場。該地土壤為黑壤土, pH值6.5~7.2,土壤有機質含量0.78%,選取桃潛葉蛾發生嚴重且較為均勻,面積為3552m2的桃園。品種為春艷,樹齡5年生,行株距3m×2m,行間清種,耕作條件一致,試驗園管理精細,在當地具有代表性。
1.1 供試藥劑 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通化農藥化學工業園生產)、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常州農藥廠生產)、48%樂斯本乳油(美國陶氏蓋農公司生產)、2.5%功夫乳油(美國捷利有限公司農藥部生產)。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A: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B: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1500倍液;C: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D:2.5%功夫乳油4000倍液;E:以清水為對照。共5個處理,每小區隨選4株樹,重復4次。
1.3 施藥時間及方法 試驗在2012年4月25日和5月28日各噴1次藥(4月25日為桃樹潛葉蛾成蟲羽化盛期、5月28日為桃樹潛葉蛾成蟲產卵期),施藥機械采用利農DH400背負式噴器細水噴霧,以樹冠內外全部新梢葉片果實均勻著藥后不滴水為宜。
1.4 調查內容及方法 每小區調查2株樹,并掛牌定點調查,分別于藥后1d、3d、7d調查各小區桃樹潛葉蛾數量、產卵數,分別計算蟲口減退率、校正防效、并進行鄧肯式新復極差(DMRT)進行差異顯著性測定。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數-施藥后蟲數/施藥前蟲口數×100
防治效果(%)=藥劑處理區蟲口減退數-空白對照蟲口減退數/100-空白對照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表1)表明,供試4種藥劑,對桃樹潛葉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后1d,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1500倍液的防效為69.68%,明顯高于其余藥劑,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和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在5%水平差異不顯著,防效分別分60.99%和64.61%,但與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在5%水平上有顯著差異。藥后3d、7d防效最好的是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1500倍液,與其余3種藥劑在5%水平上有顯著性差異,分別為93.81%和92.01%,其次是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和2.5功夫乳油4000倍液防效均為73.98%以上,高于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3 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施用25%滅幼脲三號懸乳劑1500倍液,藥后1、3、7d對桃樹潛葉蛾的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其它3種藥劑,是防治桃樹潛葉蛾的理想藥劑,按每10~15d噴1次,連噴2~3次,防止效果更理想,建議在防治過程中,采用不同的農藥交替施藥,掌握在桃樹潛葉蛾成蟲羽化盛期和產卵期施藥,要求均勻噴霧,以達到最佳防治效果。(收稿:2013-06-17)
參考文獻:
[1] 李知行,楊有乾.桃樹病蟲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157-160.
[2]羅兆富.柑桔潛葉蛾的藥劑防治試驗[J].福建果樹,2002(03),85-86頁.
[3]趙延武,于偉紅.桃潛葉蛾的綜合防治技術[J].西南園藝,2001(03),56-57.
作者簡介:王世琦(1980-),男,河南泌陽縣人,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果實用技術研究及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