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奇
目前,我國林業正在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過渡,長期的發展實踐證明,要想實現兩個階段的很好轉變,林業發展走產業化是必經之路。林業產業化經營,要破除以前單一的、粗放的生產方式,放棄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盲目發展模式,對各個產業進行整合和重組,優化產業結構,使森林資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只有將三者聯系起來,協調發展,才能使林業得到永續發展。
1 轉變觀念,創新經營理念
轉變舊有的粗放式發展觀念,破除傳統的林業經營理念、單一的生產模式,結合自身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粗放式的開發資源換取經濟的快速增長,只能是曇花一現的虛榮景象,沒有長遠的前景。單一的粗放式的開發資源,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發展范圍受限制,發展方向受束縛。要尋求林業的長久發展,必須破除傳統的經營理念,明確自己的定位,從實際出發,找尋適合自己發展的出路,遵循林業發展的規律,尊重自然和環境的同時,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和發展方式。要使林業由粗放型向節約型、單一發展向全面發展轉變。
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成發展價值取向的轉變及發展觀的革命。在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同時,必須堅持以生態文明為取向,在生態文明的意義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著眼于戰略高度,把經濟發展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2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和產業的科技含量
堅持科技興林,依靠科技來推進林業產業化發展。要實現林業經濟的大發展,根本的出路在于通過不斷提高林業投入的科技含量,加大對科技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提高資源的利益效率,進而提高林業生產效益。從林業資源的種植到開發,都應該以科技為支撐,應用科技手段,節約生產成本,優化產業結構。依托骨干龍頭企業和重點林產品生產企業,加快主要林產品種苗工程的實施。對森林資源的開發不僅僅局限在簡單的木材利用,應該利用科技手段進行木材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進行周邊產品的開發和研制,使森林資源得到全面、深層次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用科學手段開發資源同時,對環境的影響也會降低,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又保護了生態效益。
3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積極帶頭作用
根據我國林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龍頭企業因為其發展有一定的時間,積累了較雄厚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了自己穩定的客戶關系,各方面相對都比較成熟。同時在發展中形成的許多規范和規則,以及相對的生產技術的生產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其它小企業的發展。小企業如果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就能共享龍頭企業的發展資源和優勢。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這樣就消除小企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礙,縮小小企業的生產成本,加快小企業的發展速度。久而久之,就會帶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快企業的整體發展步伐,推動林業的產業化發展。
4 做好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配套工作
健全基礎設施,辦好農業中介組織、信息網絡體系,推進林業各產業健康、協調、快速發展。應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包括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中介服務點,將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及時的供求信息。提高中介服務組織的職業素質,豐富服務的內容,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強化林業信息網絡體系建設。通過網絡,將信息及時反饋給需要的企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方向和指引。
5 培養復合型人才
發展林業產業化,人才是關鍵,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觀念、能有效指導林業產業化發展、懂法律、曉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隊伍。林業產業化發展需要的人才,必須能創造性的解決可持續發展中的新問題、新情況,能牢牢把握發展的大局和正確方向,掌好舵,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有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企業家是先進生產方式的開拓者和創造者,必須有適應市場經濟的創新管理知識、技能、經驗和能力。優秀的企業家,才能為林業產業化的發展把好關、領好路。
新形勢下,林業產業化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準確定位,一切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結合自身優勢。轉變發展觀念,依靠科技和人才,將產業化的鏈條拓寬,做大、做精、做強,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共同打造林業產業化的美好明天。(收稿:20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