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紅
流蘇樹(chionanthus retusus)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綠化觀賞樹種,別名隧花木、蘿卜絲花、牛筋子、烏金子、茶葉樹、四月雪等。為木樨科流蘇樹屬的落葉喬木,是集藥用、食用、觀賞、綠化、價值為一體的木本植物。樹高可達20m,樹皮灰褐色,小枝灰黃色,密生絨毛。葉對生,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有時有小鋸齒。葉柄基部帶紫色,花白色復聚傘狀花序,頂生。核果橢圓形,藍黑色,花期4~5月,花期10天左右,果實成熟期9~10月。
流蘇成年樹植株高大優美、枝葉繁茂,鮮花盛開的時節,花如濃云,潔白如雪,馨香四溢,沁人肺腑,且花形纖細,秀麗可愛,花期10天左右,是優美的園林綠化理想樹種,不論作為行道樹,還是點綴、群植,都具有很好的觀賞效果。若以常綠樹作背景襯托,效果更好。流蘇適應性強,抗旱抗寒,可在長江以北到北京地區廣泛推廣應用。作為名貴花嫁接金桂的砧木,經多年試驗表明,用流蘇作砧木嫁接桂花,親和力好,冠形緊湊,抗旱抗寒,適應性強,壽命長達幾百年以上;而用白蠟、女貞嫁接桂花,壽命短,冬季落葉,開花晚,花少且顏色不濃,根系不發達,不易盆栽。
1 育苗技術
流蘇習喜溫暖向陽環境,也較耐陰、耐寒;在通風且溫暖濕潤的環境生長旺盛。流蘇生根發芽時,要進行一系列的物質轉化活動,進行旺盛的呼吸作用,需要適宜的氧氣和水分,因此育苗地的土壤宜選擇酸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肥沃濕潤、向陽的壤土。主要采用播種方法進行繁殖。
1.1 種子選擇及處理 于9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選擇樹干通直、生長較快、發育良好、種子飽滿的盛果期的壯齡母樹采種。挑選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采收后將種子浸泡48小時,并放入0.1%的高錳酸鉀對種子進行消毒。在浸泡過程中,將雜質、秕粒、蟲咬種子飄浮撈出去掉,得到純凈的種子。同時結合浸泡,用手搓去種子的褐色表皮,以利于種子發芽。浸泡后置于陰涼通風處陰干,忌陽光曝曬。陰干2~3 天后,用干凈濕沙進行貯藏催芽。
1.2 催芽方法 選背風向陽、排水性良好的地方,挖坑深0.7~1m、寬1~1.2m,長度可根據種子的多少而定,坑底先鋪一層濕沙,再將流蘇種子與清水沙(消毒篩選干凈)按1:2的比例混合均勻,倒入坑中分布均勻,然后上面鋪上2cm的沙,澆透水,蓋地膜保持濕潤。畦中可豎一部分草靶,通風、透氣,防止種子腐爛,表層見干澆透水。經過2個月后,流蘇種子的根基本全部生齊,根系可達4~5cm,此時可將畦中種子取出,挑取帶根種子進行栽植。也可以等到年后取出栽植,此種方法可以從秋天栽到第2年春天,年前栽植出的慢、年后栽植出的快。
2 栽培方法
2.1 栽植方法 圃地一般選擇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深厚肥沃的土地。可采用大田高壟播種。一般要求壟距30cm、壟高20cm、壟寬為50cm。施足基肥,在每個壟頂兩邊開2行播種溝,壟頂上播種溝的行距為30~40cm,播種溝深2cm。將已催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播種溝里,種距為10cm,再用細土蓋種,并覆草保濕。如遇干旱天氣,可在壟溝內澆水,以使種子濕潤,澆水時切勿使壟頂過水,否則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在栽植過程中,可根據苗木的用途不同進行管理。若培養綠化苗,可逐年從中移植,根據株行距進行移植、培養大苗,苗木移栽宜在春、秋兩季進行,小苗與中等苗需帶宿土移栽,大苗帶土球。
若日后用作砧木的流蘇,可用在栽植時培養盆景。由于移栽根系比較軟,將根尖放入土中1cm,然后將剩余的根左轉一下,再右轉一下,按入土中堆土栽實,2年后將流蘇苗上盆嫁接時,把彎曲的那部分根系提出土外,就形成了平常所見的桂花底部形形色色、奇形怪壯的盆景,可根據造形不同,栽植時將根隨意彎曲,但注意不能傷根。
2.2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后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氣溫高、 光照強時要及時搭蓋蔭棚進行遮陰,而雨季要注意排水。在夏季,圃地要勤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流蘇樹喜肥,在5~7 月的旺盛生長期,每半月施1次肥,但量要掌握好,不宜太濃,避免燒苗。施肥后應立即澆1次透水。并注意病蟲防治。經過精心管理,1 年生苗可長高至0.8~1.2m,地徑1cm左右。苗木培養4~5 年可出圃,用于綠化。
2.3 病蟲害防治 流蘇樹育苗最大的病蟲害就是金龜子,育苗后,當小苗長出之時,也就5月份,將根咬斷,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辛硫磷配成溶液后進行灌根,667m2施1kg兌水即可,或用敵百蟲1000倍液噴葉進行防治成蟲。(收稿:201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