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多年來,包頭園林建設以增強城市生態功能、完善城市景觀、提升城市品位為目標,加大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力度,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包頭等活動,使城市綠地布局日趨合理,園林綠化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城市綠化總體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城市特色更加鮮明。本文闡述了包頭園林綠化管理的現狀,分析了近期發展趨勢。
1 包頭市園林管理現狀
截至2011年年底,包頭市綠地率為38.5%,綠化覆蓋率達41%,人均公共綠地達12.2m2。
1.1 綠地養護管理 隨著綠化撫育面積的逐年增加,綠地維護任務日益繁重。包頭市切實做好綠地養護管理,實現綠地維護規范化、制度化、效能化。按照綠地分級養護管理標準,以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造型修剪為重點,加大植物管理精細化程度。
1.2 園林專用綠地建設 首先建立起建設路兩側、生態鋁業園區和東河區之間的城市組團隔離帶。其次,全面推進城市外圍森林防護體系建設,實施城鄉結合大環境造林綠化;開展“綠色行動進社區”、“綠色校區、園區、廠區”等專項活動,認真做好臨街單位拆墻透綠工作,完成舊居住區的綠化改造。
1.3 園林綠化材料生產管理 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城區內原有的生產綠地如三苗圃被建成公園綠地植物園,一苗圃建成錦林公園,而且隨著未來發展的需要,郊區苗圃位于城區內的生產綠地也逐漸被改建成公園綠地。生產綠地的大面積減少,必將影響到日后城市綠化建設對植物材料的需求。為此,新建、擴建苗圃,增加生產綠地面積,已刻不容緩。包頭市擬定建設占地約200hm2的建設一期生產綠地,苗圃建成后可滿足包頭市城市綠化建設苗木的供應,節約外購苗木資金,切實解決苗木自給率低的問題。同時加大南郊苗圃、二苗圃和新苗圃的投入。對現有苗圃進行配套建設,整合苗圃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大苗圃綜合育苗能力及大批量生產能力。
1.4 園林管理技術機構建設 1981年由市政府正式批準建立包頭市園林科研所,自建所多年來,城市園林科技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共承擔國家建設部、自治區、建設廳、包頭市科委以及主管局下達的科研任務57項,獲國家建設部和林業部科技進步獎16項。成為自治區內設備最齊全,技術力量最強的園林科研機構。同時,還從事園林建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雕塑工藝產品的設計與制作、園林科學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潛在的經濟效益。
1.5 園林教育和服務管理 組織建設園林管理協會,制定了《包頭園林協會章程》等文件,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加強園林服務窗口單位建設,逐步健全服務承諾和游客投訴處理機制,組織引導市民群眾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向上的自娛自樂活動,使公園廣場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陣地。各大公園廣場與政府組織、民間社團積極共建,為市民群眾提供更便捷、更豐富的文化活動互動平臺。
1.6 園林管理法制建設 2012年9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包頭市綠化管理條例》,新增了22條。城市綠化行業管理和執法工作不斷加強,堅決查處侵占綠地、亂伐樹木和破壞綠化景觀的行為,進一步增強了依法愛綠護綠的力度。
2 包頭市園林綠化近期發展趨勢
2.1 包頭市近期園林管理建設 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首先,擬實施的五大項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友誼公園建設工程、休閑綠道建設工程、30道路節點景觀改造工程、城區植被恢復及苗木生產、科研基地建設工程、提檔升級工程。其次,著力做好綠地養護管理,實現綠地維護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加大對公園、廣場、綠地、景點的綜合管理;加強綠地經營和服務項目的管理;加強對綠地配套園林設施的維護管理;進一步搞好綠地管理服務工作。再次,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最后,健全管理機制、完善規章制度。
2.2 擴展包頭市園林植物品種,合理有效利用開發本地園林植物資源 堅持園林植物多樣性的觀點,合理擴展、配置園林植物。突出特色植物,合理配置綠地植物的組成與結構。強化園林苗木的繁育、引種、馴化工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3 抓住包頭市“十二五”規劃發展機遇 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麻池、南海湖區周邊地區、昭君島、小白河、秦直古道、濕地風情園、白銀湖等景觀節點,包頭沿黃河濕地建設。充分發揮規劃設計在綠化美化建設中的作用,為包頭市綠化工作全面提檔升級奠定基礎。
(收稿:201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