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
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有關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目標的問題,尤其是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實際需要決定了口語教學的特殊重要性。本文通過比較教學大綱的變化,闡述了我國關于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目標認識的一個變化過程,同時還引用了美國七年級的教學目標,以此給我們的實際工作提供借鑒與幫助。最后用一個課堂實例論證這種能力目標實現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教學大綱;課堂實例
0 引言
長久以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師對學生進行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情況一直困擾著我們。教師被教參牽著走,學生被教師牽著走,雙方都處在被動的地位之中。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很難從語文學習中得到實際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語文學習對學生的影響力逐漸的被削弱。
1 我國語文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存在的困擾
作為中職生,和一般的學生相比,他們有其更特殊的需求,學生迫切的需要與他們將來要從事的職業相關的知識,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就是口語交際能力,有的時候這種能力甚至能夠影響學生的就業,近年來這種趨勢也是越來越明顯。在這個意義上,作為母語學習的語文學習應該是能夠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
但是這又回到本文開頭所提出的問題了,中職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面臨著如此困擾。而且據調查“80—90%的青年學生對上臺講話感到困擾和恐懼”。
在我國,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認識是經歷了發展和變化的,是不斷深入的。在90年代之前,很多的專家與學者認為培養口語能力也就是說話能力,而口頭作文“這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說話訓練方式”,有的還認為“開始可以從看圖說話練起”。有的口頭作文從表面上看文字非常精彩,但是問題在于,時常沒有注意到具體說話的場景,以書面語詞和書面句式為主的“說話”,是我們所期望培養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口頭作文的方式在之后很長時間里,在事實上主宰了本來就被輕視了的“說話”教學,其結果是教師的困擾依然存在,學生對說話的恐懼仍然未減。
2 我國語文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趨勢
2.1 從縱向比較語文教學中的觀念轉變
這從我們的語文教學大綱近幾年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就以初中的語文教學大綱為例,先看看初中1992年大綱關于“說話教學”的部分條目:說普通話//當眾說話,語音清晰,音量適當,態度自然//課堂答問,參加討論,積極主動,說話要簡潔,有針對性//講述見聞,內容具體,有條理,表達感情語調要恰當//圍繞話題表達意見,觀點清楚,有一定的說服力。注意那些黑體字,從這些就不難看出,這樣的思想一直到現在還影響著許多教師的教學,成為多數教師在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時面臨的瓶頸之一。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2000年初中新大綱關于口語交際的部分條目,其中與1992年的大綱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變化與發展。口語交際中需要講究修養和文明,態度自然,尊重對方//耐心專注的傾聽,明了對方的意思,領會意圖。//講普通話,語句連貫,條理清楚,能夠將自己的想法與心情準確表達,并爭取讓對方理解。//復述、轉述,追求準確完整;討論發言,圍繞話題;敘述見聞,內容具體,生動語言。//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的進行口語交際(包括交談、發言、演講、討論、辯論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綱中將以前的聽話、說話統一改為口語交際,注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種變化首先是認識的變化,認識的變化引起提法的變化;而提法的改變,實際上將導致語文教學中關于聽、說培養的重大改變,勢必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教學內容也應該相應的得到調整(知識、技能、策略、態度)。更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口語交際“這種能力比(原來的)能聽會說要求更高,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待人處物的能力。”中職教育鑒于它的特殊性,在這方面的變化與需求就顯得更為明顯。
2.2 從橫向來看美國的語文教育
一直以來美國對教育非常重視,將教育普及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在美國各州的經費中有40%都用于教育,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私人投資,這是其他國家與其無法比擬的。美國一直信奉只要能夠培養出一大批接受過優質教育的公民,就能夠使國家的發展得到保障。而優質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美國一直是追求實用主義的國家,在對所有事物和問題進行觀察時,首先要看這些事物和問題對現實生活有沒有意義或價值,然后才能確定對它們的具體態度、方法,最終決定取舍。美國的教育深受實用主義核心思想的影響,對現實生活中語言能力發揮的作用和聯系,從一開始美國的語文教育就非常注重,對未來直接影響學生求職、升遷的口頭表達能力、寫作應用文的能力及交際能力等都非常重視。美國很多學術與教育機構在前些年發表了不少文章,其中充分強調了語言能力培養的意義,認為在未來學生走入社會時語言能力是一個必備的條件。
綜上可見,美國首先在教育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面;其次,美國的母語教學就是英語的教學,對我國同是母語教學的語文教學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再次,這里引用的雖然是美國七年級的課程標準,但是從它的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這個七年級的課程標準對我們的語文教育,尤其是對中職的語文教育有著很大的幫助和極佳的啟示。
3 我國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目標
結合我們國家2000年的大綱和美國的課標,我們應該能夠明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過去我們過于重視語文教學中讀與寫,而在聽與說方面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夠的,而這種聽與說的能力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針對中職教育的特點,我們也應該能夠指定相應的策略,來走出長久以來的困擾,去打破學生們心中的恐懼。最后我想摘錄一個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課的教學設計的部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從中獲得啟示。
●教學目的
了解口語交際中不同風格和實用技巧,以便在會話中防范交際
沖突的出現。
●活動步驟
(一)將學生分成小組
(二)確定一個具體的會話主題,例如環境污染問題,交通擁堵,社會所需人才,體罰等等都可以,但必須能夠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積極性激發出來,并且將全班所有學生分為兩個人數相當的小組。
(三)了解掌握學生們具體意見,將全班分為兩組,把具有相同意見的學生分到同一組內,然后給雙方5----10分鐘的準備辯論時間。
(四)在兩組中分別選出一名學生,讓他們面面對面坐在教室前面展開討論。規定不許在同一時間段內說話,不管如何激動,只能在對方說完后才允許發言。與此同時,要求全班學生認真聽講,注意雙方的發言,幾分鐘后教師結束對話。
(五)在兩組中分別選出一名學生,如上所述,但是要求他們盡量在同一時間段內搶著發言,不用等到對方說完以后再說,想說什么馬上說出來。其他學生繼續觀察,等到幾分鐘以后就能停止。
(六)將全班學生圍成圈,等坐下后開始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在這兩端對話中有何區別?
⊙在第一段對話中參加的兩名學生有何體會?
⊙在第二段對話中參加的兩名學生有何體會?
⊙當你與人交流時你是怎樣表現的,更偏向于哪種方式?
⊙你如何和你的老師、你的上級以及你的家人對話?
⊙其他人是否會用你的方式與人交流?
從這個課堂實例,我們不難看出教師的用心良苦,而且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傳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認為,作為職業高中的教師在這方面的認識應該更為深刻。職業高中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們更注重現在所學的對他們將來的職業是否有利,是否能夠促進他們的就業,或者提高他們的技能。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他們將來的職業其實就是和人打交道,那么這種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就尤為突出了。培養是多方式的,但是我想,對培養目標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是最大的前提。
比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情景模擬(讓學生模擬各種情景,進行會話,如餐廳服務情景,面試情景等等);聽力訓練(聽朗讀,回答題目或者發表見解等等);續說故事(根據前文,發揮合理想象,講述故事結局)……方式是多樣的,但是只要我們深入認識這種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目標,在這個前提下,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那么我們就一定能走出前面所說的教師的困擾,而學生們也將漸漸的不再對口語交際產生恐懼。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語文教學中相對讀寫教學來說,我們尚缺乏對聽說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對以口語交際為主的聽說教學方面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空白的地方,在實踐中還存在很多深入問題有待發現,這就需要我們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重視我國語文教學中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于亞中、魚浦江 《中學語文教育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崔巒 《學習試用修訂版大綱 大力改進小學語文教學》[J] 課程·教材·教法 2000(5)
[3] 李作群 中學語文口語交際說話生成及教學訓練[D] 四川師范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