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蓮
摘要:公路養護是交通運輸生產的重要組成部份,它為汽車運輸提供良好的道路條件。它的最終經濟效益表現在汽車的周轉量、時速、抽耗、輪胎消耗、機件損耗等有關經濟技術指標上,所以汽車運輸成本的高低和公路技術狀況好壞是相關聯的。至于公路養護事業內部的經濟效益,則要求做到路況優良、低成本,以有限的資金不斷提高公路技術狀況,適應日益增長的公路運輸的需要。本文根據青海省的體會就如何提高公路養護的經濟效益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見解,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經濟;效益;公路;養護
1 全面實行內部經濟核算的管理制度
公路養護的資金來源是向社會上有車單位收取養路費,按照“以路養路、以收抵支、??顚S?、節余留用”的原則,實行預算外特種資金管理,它的性質屬于事業單位。但從養路資金投放到養路費收回。中間仍有發生生產的過程和環節;全部養路資金除20%左右用于事業費支出外,其余均用于保證公路暢通,恢復其技術狀況的對公路進行小修保養和大中修的簡單再生產;或改善公路技術等級而進行改造、擴建的擴大再生產。這些再生產過程,還要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各業務管理部門還必須進行生產技術管理,和各項工程的工料費成本核算,以及工程質量、竣工率、出勤率、機械完好率,以及路況質量的好路率等的考核。為配合養路工程生產,各單位還配備有工程汽車、養路機、壓路機、破碎機、噴油機、發電機、抽水機、推土機等機車設備。因而各公路段還必須設置對機車進行管理和為機械維修服務的機修廠與機械班、機修班,實行內部的單機單車核算。它們的生產過程和管理程序類似于汽車運輸管理。但因為公路養護雖屬于事業單位,生產的程序和核算的內容無上繳利潤任務(有節約指標)不同于企業單位。當前,養路事業管理應首先抓好如下幾項內容:
1.1 提高計劃的嚴肅性和工程預算的準確性
年度計劃一經平衡核定后,就應該保證其穩定性和嚴肅性,必須扭轉以往調整頻繁的狀況。一年一度的計劃調整會議也不宜過遲,應在第三季度召開為妥,以免年終突擊而造成浪費。結余的資金應留作下年度計劃統一安排。主要考核各項工程的幾個主要任務指標,各公路段的詳細具體計劃項目,則應因地制宜進行安排。各公路段必須在下達的計劃數范圍內,除小修保養計劃應按各養路班所管轄的路段具體不同的路段自然條件和不同的路況一次性下達足額外,對大修改建工程應根據測設資料編制施工圖預算,一經批準就必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不得變更。年終考核,造成計劃、超預算或工程質量不合格的,一律要追究經濟責任。
1.2 按照已完預算考核工程的節約指標
我省公路養護的成本核算和節超的成果比較,一直沿用核定預算數和財務實支數直接考核。至于工程的數量是否按計劃完成卻未認真進行考核比較,而使工程成本和節約數造成不真實。只有按已完工程量和預算單價結算出來的已完工程工作量和實際成本比較,才能真正考核該工程經濟效益。
1.3 整頓勞動組織,建立有各種技術工種的基本工人為骨干的專業工程隊
我省養路經費每年有大部分投資于大中修、改建等工程費。雖然都設置工程隊機構,各公路段也組織了施工站;但是大部分只有施工管理人員,沒有一支技術工種齊全直接參加生產的基本工人隊伍。通過幾年來的實踐,除了存在外包工為了多賺錢,進行偷工減料而影響工程質量外;還發現不少施工管理人員放棄原則,在管理上使國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在養路工人中培訓一批以開山、砌石工種為主的技術工人是當務之急。此外,各公路段也可以在培訓的基礎上,組織橋涵維修組和破碎機組和備料組等專業隊伍,承擔全段橋涵、沿線標志維修、路邊砌石和破碎石子采備砂石料的任務。這不但使養路單位能有一批配套的勞動生產組織;而且使各養路班能以路面為中心養好公路,不斷提高公路技術狀況。以達到節約養路資金提高經濟效益之目的。
1.4 內部核算要按照企業成本核算辦法和程序以提高成本的真實性
這幾年我省公路養護單位,雖然改為“預算包干,節約分成”,按指標考核核定企業基金和節約分成基金的制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還存在“半拉子”核算的現象。例如養路單位(包括機修廠)的機械、設備、車輛、廠房建設都是列入事業費開支,一筆核銷;固定資產報廢,也是按原價一筆清理銷帳。這既不符合固定資產核算的規定,也造成工程成本和附屬生產成本不準確,更不能考核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所發揮的經濟效益。再則對流動資金也只核定料具儲備部分,一次核定,無償使用。雖然這幾年壓庫成績是顯著的,但尚不能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能和提高職能部門的責任感。所以應健全固定資產核算程序,進行定期折舊和收取占用費,對流動資金應考慮逐步改為全額核定,并收取一定的占用費為妥。
2 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來貫徹“養、改、接”的養路方針
青海省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經濟要發展,搞好交通運輸是關鍵。因公路運輸具有機動靈活、周轉快、投資少、利潤大和能直達運輸的特點,所以我省的公路建設發展得比較快。我省的公路多數技術等級不高,大部分不能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而三分之二的運輸量卻集中在少數等級不高的干線公路上,這對今后汽車大型化,公路高速化、管理現代化的公路運輸總趨向是不適應的。目前要使有限的養路資金運用在養護上,發揮其經濟效益是中心課題。
交通運輸部在“六五”計劃中提出“養(首先保證小修保養)、改(其次要逐步改善公路技術狀況),接(在資金有可能的情況下安排接通斷頭路的投資)”的方針是正確的,但必須貫徹“干支兼顧、以干為主”的原則。對養路資金的安排,必須保證有40%以上用于小修保養。在保證路況的前提下,小修保養應安排一定比例的預備費,作為基層單位對重點路段進行小型的改彎降坡、拓寬路基、路緣砌石等自力更生工程的補貼,逐步改善老路狀況。對于改善公路技術狀況的改建工程的計劃安排,應著重考慮在主要干線上。
3 推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以“包、?!睘閮热莸膬炔拷洕熑沃?/p>
3.1 小修保養
小修保養本身的經濟效益體現在路況和成本上,就是要求做到路況優良,成本降低。目前公路養護單位都以“提高路況,降低成本”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其實,有些情況下“提高路況”應改為“保路況”為妥。因為一條新修建的或新鋪好的瀝青路面的公路交付使用時,它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的,通過汽車的行駛,不斷磨損,經過一定的周期,從好路逐漸成了壞路,從而又要進行大中修或重新鋪設,把磨損部分恢復到良好的狀態。因此對小修保養路況的考核只能是保持路況,只有對原有路況基礎差的路段,才能提“提高路況”。目前公路有黑色路面和砂石路面兩種結構,它們承包內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
3.2 養路專案工程
直接參加生產的基本工人的施工隊伍,可采用按定額的計件工資制,固定工人只搞施工管理,而雇用民工、外包工進行施工生產的工程隊,應以保數量、保質量、包成本為內容的承包責任制。
3.3 分局機修廠和段機修組
包括汽車運輸、機械勞務和修理作業等幾個部分。它們的生產形式不同于養路工程,應實行單車,單機和修理作業單獨核算,自負盈虧,在提足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基金,保證成本的準確性的前提下,保質量、包盈利、實行獎利掛鉤,盈獎虧賠。在保證完成養路任務的前提下,允許對外承攬任務,適當加獎。
3.4 管理人員責任制
主要健全崗位責任制,包上級下達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聯責計獎。領導和各部門的主要管理人員,在完成任務指標前提下,獎金額應高于一般職工;反之,首先應扣罰領導及未完成任務指標的主管部門和管理人員的工資。
參考文獻
[1]張麗華.公路養護也要提高經濟效益[J].中國公路,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