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堅軒 谷 鶯 俞嘟嘟
筑起一道維護法制統一
——上海檢察院五年工作回顧
文/施堅軒 谷 鶯 俞嘟嘟
2012年3月,上海一家置業擔保公司在內部抽檢時驚奇地發現,部分公積金擔保賬戶出現異常情況,涉及13名用戶共計擔保費25萬元。幾天后,在這家公司工作多年的張某落網。原來從年初開始他利用掌握的高管用戶名、密碼登錄到公司內網系統,篡改客戶退保數據,先后13次作案最終成功通過公司財務審批后由銀行放款至其控制的銀行賬戶內。
靜安區檢察院以張某犯職務侵占罪提起公訴的同時上門實地調研,對這家公司業務管理存在漏洞詳細分析,制發了針對性很強的《檢察建議書》,公司即對公積金貸款退保業務的受理、復核、審批等操作環節進一步規范,及時堵塞管理漏洞。這是上海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參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一個縮影。
2008年以來的五年,全市檢察機關圍繞全市“穩增長、促轉型、抓改革、惠民生”的各項工作和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工作意見,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011年7月,浦東新區檢察院受理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謝某內幕交易案,被告人謝某和妻子安某都是證券行業知名的保薦人。謝某成功撮合兩家公司重組后,通過MSN給妻子安某發信息。安某隨即買入該公司118萬股票,累計成交金額871萬元,獲利753萬元。怎樣起訴這起本市內幕交易犯罪“第一案”?檢察官從內幕交易罪主體認定、內幕信息形成時間界定及知情人的范圍確定等三個與定罪相關的核心問題指控,法院判決謝某、安某均構成犯罪,判刑并處罰金和追繳違法。檢察官的指控得到了法官、辯護人、被告人,出席旁聽的公安部、中國證監會及上海市公安局、市證監會等部門充分認可。
近年來,隨著上海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上海檢察機關頻頻和這類疑難、新型并且社會關注聚焦的案件“過招”。從澳大利亞力拓公司胡士泰等四人侵犯商業秘密案,到收購爛尾樓以此瘋狂融資近14億元的李衛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等,催生上海檢察專業化首先開始在金融領域試水。2010年,市檢察院制定了《為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服務的意見》,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建立“上海金融從業人員違紀違法案件防控聯席會議”機制。市檢察院不僅設立了專門的金融檢察處,還成立了全國金融檢察專業委員會和專業研究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基層辦案的指導;浦東新區檢察院設置張江高科技園區派出院,黃浦、楊浦、靜安、虹口、徐匯等區檢察院也成立了專門內設機構,專業辦理金融、知識產權、航運案件。“捕、訴、研、防”一體化的辦案模式和工作機制正逐漸成形。
五年來,上海檢察機關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公平正義,通過執法辦案化解社會矛盾。嚴厲打擊危害民生犯罪,依法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全力維護全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重要發展機遇期的社會穩定。五年來共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113001人,提起公訴151219人。其中依法打擊金融、航運領域犯罪,共提起公訴金融領域犯罪5995人,知識產權犯罪1738人,航運領域犯罪821人。
2012年12月25日,擁有博士學位、卻在金錢面前迷失方向的上海市規土局原副局長胡俊受賄案,因受賄504萬余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并處沒收財產200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這也是近5年來,自殷國元、陶校興之后,本市第三個落馬的“土地爺”。
五年來,上海檢察機關共偵破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628件1900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146件164人。其中大案1618件,占總數的91.2%;要案266人,占12.9%,有局級干部13人,處級干部253人。依法查處行賄犯罪,共立案偵查340人。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