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 萍
歷久彌新的課題: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
文/顧 萍
從法律規定和理論上講,地方立法權是地方組織法賦予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一項重要職權,人大及其常委會是立法的主體機關,理應在立法中發揮主導作用。地方立法中發揮人大常委會主導作用的提法,是相對于地方立法中提出立法議案主要來自于政府的狀況,由此成為地方立法中比較關注的問題。其實,人大常委會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并不在于提立法議案的主體,而在于對立法項目的選擇,對立法議案的審議、修改、表決。這是地方立法中人大及其常委會專有的職能,是其他主體不能替代的。將這些職能發揮好,主體作用、主導作用就真正體現出來了。
立法立項的主導就是立法的主導,法規的立項論證是體現人大常委會立法主導作用的關鍵所在。常委會在立項論證工作中加強組織協調,按照問題引導立法、立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在各方經過調查研究、分析比較和論證、進行立法預測的基礎上,從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統籌兼顧作出科學的立項決策。
對法規草案的審議、修改、表決過程,是發揮人大常委會立法主導作用的重要環節和主要途徑。常委會圍繞提高立法質量全面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處理好權力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等關系,為民立良法。在立法過程中,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專門委員會的審議職能,尤其充分發揮法制委員會統一審議職能,提高常委會會議的審議質量。進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從前期調研、法規起草,到法規草案提出、審議、修改、表決和宣傳、實施等各個工作環節上進行規范,體現常委會在立法中的組織、協調、推動作用。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備案審查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