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光揚 周曄 胡光儉
摩天大樓與“山寨”小樓訴訟戰
文/鄧光揚 周曄 胡光儉
高居世界第七、江蘇第一的紫峰大廈旁,出現一棟“紫峰綠洲國際會所”小樓,裝修樣式與其十分相像。對這種不打招呼的“傍大樓”做法,紫峰大廈的主人十分不爽,與對方交涉無果,遂一紙訴狀將“山寨小樓”的主人告上了法庭。
如果說黃浦江畔的金茂大廈代表著上海,那么揚子江東岸的紫峰大廈則代表著南京。它們遙相呼應,成為各自城市對外開放的名片。
紫峰大廈傲立南京鼓樓廣場,以450米巔峰高度刻畫出南京2500多年城建史上最偉岸的天際線,它東眺紫金山、西望揚子江,地鐵一號線在其樓前設置重要站點。
這座江蘇最高、世界第七的摩天大樓,因建筑形態新穎獨特、空間開敞、環境優美、科技含量高,而在南京市民中享有極大知名度和認同感。
該大廈的主人——南京國資綠地金融中心(以下簡稱“國資綠地中心”或原告),系南京國資集團、上海綠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
就在大樓緊鑼密鼓籌備開張之時,一個打著“紫峰綠洲酒店”招牌的經營企業在“紫峰大廈”鄰近悄然出現。該企業租用的一處建筑,采用與“紫峰大廈”相似的外觀裝修,且在門店招牌以及廣告中做引人誤解的宣傳。
國資綠地中心負責人生氣地介紹:對方使用“紫峰綠洲國際會所”、“江蘇紫峰綠洲酒店有限公司”等名義,在南京的一些平面媒體或網絡媒體上持續發布招聘啟事,并在其中使用“南京市標志性建筑紫峰綠地廣場”、“南京頂級的娛樂會所”、“超五星級酒店管理模式”之名稱表述。國資綠地中心的“紫峰購物廣場”在廣告中稱2010年12月18日開業,而這家企業在廣告中宣傳的開業時間為2010年12月20日左右。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這家企業招聘啟事中的“女公主、K少……薪資日結,日薪600元~2000元”等告示,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
國資綠地中心與對方交涉無果,于2011年2月將江蘇紫峰綠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峰綠洲公司”或被告)告上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
原告在訴狀中稱:自己花費40億元建造紫峰大廈,并陸續申請注冊了“紫峰”、“紫峰大廈”等商標,聘請專業機構將大廈打造成南京頂級購物中心即“紫峰購物廣場”,另設六星級“綠地洲際酒店”,為打造旗下“紫峰”和“綠地洲際酒店”品牌;被告企業名稱中的“紫峰綠洲”四字,不僅與原告下屬企業名稱相同,也與原告注冊商標“紫峰”相同,侵犯了原告的企業名稱權和商標權;被告模仿紫峰大廈的裝修設計,名稱中使用“紫峰”的行為構成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和包裝裝潢,并虛假宣傳自稱是“南京市標志性建筑”、“超五星級管理模式”,是違反誠實信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原告的利益,被告應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綜上,原告在起訴狀中提出四點訴訟主張:一是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其門店招牌及廣告宣傳中使用“紫峰綠洲”字樣,并在報紙和網絡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二是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在其企業名稱中使用“紫峰綠洲酒店”字樣;三是判令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四是由被告方承擔訴訟費。


2011年5月25日下午,原被告雙方聘請的律師準時出庭。從下午兩點半至六點鐘,在三個半小時的庭審中,雙方展開激辯。
焦點一:兩樓容易混淆?
原告代理人當庭出示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100位南京市民,超過60%的消費者認為原告被告的企業是一家公司。被告代理人認為,該調查報告不是權威機構或是法定機構的調查,不具備證明價值;調查機構僅與委托人溝通,委托人是原告,是單方的陳述,不具公信力。
原告方追問,法定的或者權威的機構是哪家。被告方代沉吟片刻,說他們庭后向法院提供。
原告方回應:調查樣本是專業公司制作,從經營范圍、位置和名稱、裝修、外觀、地理等方面向公眾調查,結論具備科學性。
焦點二:名譽權受損了嗎?
據悉,“紫峰綠洲國際會所”開業前夕,在南京多家媒體刊登廣告,以“南京頂級娛樂會所”、“超五星級酒店管理模式”等語言,公開以“女公主、K少……薪資日結,日薪600元~2000元”字眼發布招聘信息。與此同時,該會所在裝修工程中,也與周邊居民就“陽光權”發生爭議,被媒體報道。
原告方稱,這些招聘內容,客觀上對于原告方的酒店聲譽造成了影響。被告方反駁,公主、K少,這些稱呼是娛樂場所員工職位的稱呼,是一種通稱,不會對原告產生侵害。
原告方又稱,因裝修造成居民投訴,會讓人誤以為跟原告我們公司有關。被告方辯稱,陽光權糾紛案件是件普通的民事案件,與本案無任何關聯。
焦點三:兩樓外觀一樣嗎?
“紫峰綠洲國際會所”與“紫峰大廈”僅隔一條小馬路,兩棟建筑在外觀上極為相似。
原告訴稱,紫峰大廈外觀風格在國內建筑中獨一無二,被告的建筑屬于模仿,侵犯了原告權益。被告代理人一聲冷笑后反問,建筑物是整個大廈裝修的形狀,而不是具體的細節,誰規定了建筑物外觀裝修風格不能模仿?
一審法官說,該案非常特殊:原告以被告侵犯“紫峰大廈”企業名稱權、商標專用權等權利起訴,但“紫峰大廈”僅是建筑名稱,本身不具備企業名稱權和相關的商標專用權。但原告在大廈內又開辦兩家以“紫峰”冠名的企業,且在對外廣告宣傳時一直與“紫峰大廈”捆綁。如此一來,原告主張的權利如何認定,并無先例可循。
經過一年多的審理,2012年9月6日,鼓樓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認定被告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被告在企業名稱和招牌中停用“紫峰”字號、到工商登記部門辦理名稱變更登記;賠償原告8萬元。
被告不服一審判決,向南京中院提起上訴。
圍繞“紫峰綠洲公司在企業名稱和招牌中使用‘紫峰’字樣是否對國資綠地金融中心構成不正當競爭”等爭議焦點,雙方在南京中院的法庭上溫文儒雅,但暗含機鋒,“面如平湖,胸有波濤”。
紫峰綠洲公司在企業名稱和招牌中使用“紫峰”字樣,在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實踐中屬于新類型的侵權糾紛。南京中院認真審理后認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的不限于權利,也包括利益。本案行為雖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列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被訴行為的不誠信、不正當已損害值得法律保護的利益,法院可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來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針對被告認為“紫峰大廈”的名稱權應屬于全體業主所有的問題,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不正當競爭,是基于對“紫峰大廈”凝聚了原告良好商業信譽的認可,而非被告上訴時將該權益直接縮小成的建筑物名稱權。原告通過策劃構思、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廣告宣傳,使“紫峰大廈”凝聚起良好的商譽和知名度。因此,“紫峰大廈”既是建筑物名稱,也是商譽載體,原告具有起不正當競爭之訴的資格。
針對被告認為,“紫峰大廈”享有知名度在于建筑高度的問題,二審法官指出:“紫峰大廈”知名度高,除建筑高度,還因其深藍色玻璃鏡面和淺灰色墻磚組成的“蟠龍”造型,更因其優質管理與服務凝聚起的良好商譽——藉原告的經營管理和廣告宣傳,“紫峰大廈”和“紫峰”代表著南京高端消費的品牌。就如曾是南京“第一高”的“金陵飯店”,如今“個頭”早已淹沒新街口,但仍廣為人們稱道,足見其知名度是優質服務而非大樓高度。
二審院認為被告的行為方式和手段具有明顯的攀附原告聲譽的主觀故意,足以導致消費者產生混淆。
綜上,南京中院認為,紫峰綠洲公司的行為攀附了國資綠地金融中心的聲譽,混淆了商品和服務提供者的來源,違反了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損害了被上訴人國資綠地金融中心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和經濟秩序,對國資綠地金融中心構成不正當競爭。
2013年5月,南京中院駁回被告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二審宣判后,原告贈送錦旗稱頌南京中院知識產權庭“秉公執法維民意、勤政廉明頌公道”,被告收到二審判決書后認為說理充分恰當,判決結果令人信服。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法博士點評
被告并未侵犯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建筑作品著作權,所發廣告也不構成虛假宣傳,不存在侵犯原告企業名稱權和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專有使用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被告攀附“紫峰大廈”的知名度,對原告構成不正當競爭。因為,“紫峰大廈”在南京享有相當的知名度,原告對此名稱享有相應的知識產權權益,有權禁止他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商業道德而攀附使用,被告使用“紫峰”名稱在后,對該字號的正當性缺乏證據支持和相應的法律依據,違反了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損害了上訴人國資綠地金融中心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和經濟秩序,對國資綠地金融中心構成不正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