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程新友 通訊員 廉敬武
公開聽證,讓司法更透明
文/本刊記者 程新友 通訊員 廉敬武

公開、公正、公平是司法的內在要求,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執法辦案的透明程度,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愈顯重要。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為貫徹落實新《刑訴法》,在審查批捕、起訴階段,甚至在決定是否繼續羈押等方面,推出了公開聽審會,探索將原有封閉工作模式公開化透明化,讓司法公正以更加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2013年4月1日,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舉行了一場羈押必要性審查聽證會,這是新《刑訴法》實施以來,上海市首例對經被執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舉行羈押必要性審查公開聽證會,也是奉賢檢察院在上海市出臺《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細則》后召開聽證會的首起案例。
鄭林今年53歲,奉賢本地人,早年曾在某外貿公司上班,但自1998年開始就沒有固定工作,其間有幾年鄭林開了個度假村,趙某(女)和其情人陶某與之相識,并在鄭林度假村里承包了一個店面,三人中間曾有債權債務關系。2008年6月至7月期間,犯罪嫌疑人趙某(女)得知被害人姚某想開一家敬老院,便對姚某聲稱認識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幫助辦理敬老院執照,但前期啟動資金需要20余萬元,為騙取姚某的信任,趙某便指使鄭林、陶某兩人謊稱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員,取得姚某的信任,騙取姚某20余萬元。后來,姚某發現上當受騙后向公安機關報案。趙某、陶某、鄭林被抓獲。
2012年12月6日,鄭林被奉賢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批準逮捕,同日,被執行逮捕,羈押在奉賢看守所。鄭林85歲的老父親,得知兒子犯了事,連忙拿出用于養老的積蓄幫助鄭林賠償了被害人姚某20余萬元的財產損失,得到了姚某的諒解。
三個多月后,2013年3月29日,鄭林的辯護律師以鄭某認罪悔罪態度良好,在本案中未分得贓款,已主動退賠20余萬元贓款,其父年邁患病需兒子照顧日常生活為由,向奉賢檢察院提出申請,請求對鄭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該院監所科審查后認為,犯罪嫌疑人鄭林符合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要求,決定舉行聽證會公開聽取相關各方意見。
“現在,聽證會開始,首先請檢察院公訴科承辦人介紹案件辦理情況……”這是奉賢檢察院舉行上海市首例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聽證會開始時的一幕。隨著主持人宣布聽證會開始,應邀參加的鄭林的辯護律師、公安機關承辦人、看守所警長都充分發表意見。辯護律師陳述了申請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依據和理由,公安機關承辦人、檢察機關偵監部門承辦人分別介紹了案件提請逮捕及審查逮捕時的案件情況,看守所警長介紹了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表現。
被害人姚某發言說:“盡管我被騙了,對鄭林的行為感到很氣憤,但是考慮到案發后,他的認罪態度比較好,已經把贓款全部退還給我了,他家里還有85歲的老父親需要照顧,我贊成對他不再進行關押……”
受邀到場的區人大代表也充分發表了意見:“我們贊成對鄭林采取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同時也感到檢察機關這種公開透明、人性化的執法方式很好,值得肯定……”
相關各方充分發表意見后,主持人宣布,鑒于大家一致認為鄭林的認罪態度較好,并悉數退贓,家有老父需要照顧,不羈押不致于發生社會危險性,根據新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本院監所部門將建議公訴部門對鄭林變更強制措施,取保候審。與會各方特別是鄭林的辯護律師和家屬對這一人性化的執法方式表示贊賞。
當然,也有被駁回的。上海某公司采購部經理李某,因涉嫌職務侵占罪,于2013年1月15日,經奉賢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2013年3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將李某職務侵占案移送奉賢檢察院審查起訴,現該案在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李某辯護律師于2013年4月10日,提出對其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請求,經奉賢檢察院監所科審查后認為,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偵查、批捕等階段的供述多次反復,涉案數額人民幣60余萬元只退還10萬元,被害單位損失未全部挽回,為了保障訴訟順利進行,促使犯罪嫌疑人認罪悔罪,奉賢檢察院駁回申請。
后犯罪嫌疑人李某辯護律師再次提出對其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請求,經監所科審查后認為,該申請符合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要求,于2013年7月2日,舉行聽證會。根據聽證意見,最后駁回申請。
聽證會結束后,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副檢察長俞德明對此進行了解讀和介紹。他說,長期以來,我國刑事訴訟中審前羈押比率高是普遍現象,雖然檢察機關通過加強對逮捕必要性的審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羈押率,但由于長時間形成的司法習慣以及代替措施的缺失,成效并不明顯。在此情形下,新刑訴法將羈押必要性審查作為逮捕后的司法救濟機制,體現了司法文明。
首先,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機制致力于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及進一步完善刑事訴訟制度,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值得肯定。其次,設置羈押必要性審查機制,符合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同時可以修正因訴訟風險降低而作出的不必要逮捕措施。再次,設置羈押必要性審查機制,有利于降低訴訟成本,提升司法效率。最后,設置羈押必要性審查機制,有利于推進刑事和解制度,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俞德明副檢察長說,上海檢察機關十分重視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在全市歸口三家單位進行試點推行。奉賢檢察院作為三家試點單位之一,專門出臺了《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細則》,詳細規定了此項工作的目的意義、原則、程序等,以增強審查的全面性、及時性、針對性和公正性。在這個《細則》中,特別強調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視情舉行聽證會。這次公開聽證就是奉賢檢察院為此作出的有益嘗試,目的在于提高審查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更好地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執法公信力。
作為上海市檢察機關三家試點單位之一,奉賢檢察院啟動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以來,共辦理案件12件,其中,依申請啟動三件,依職權啟動九件,經審查建議變更強制措施的為三人,建議不變更的兩人,認為有繼續羈押必要的七件。
羈押必要性審查是落實寬嚴相濟司法政策,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降低羈押率,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工作。
針對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奉賢檢察院高度重視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2013年年初召開檢察長辦公會逐一聽取反貪、反瀆等自偵部門和偵監、公訴、監所等刑檢部門對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的意見。綜合考量后,探索歸口監所部門統一審查的模式,著力體現“三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避免主動啟動流于形式;二是有利于體現司法審查屬性,避免自我審查、以押代偵、代訴;三是有利于全程同步監督,避免審查情況與羈押實際脫節。
為了此項工作順利開展,奉賢檢察院強化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化解。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訴求,辦案部門希望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繼續羈押便于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被害人希望獲得賠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則竭力爭取從輕、減輕的處理結果,由于訴求的多元性,審查工作如果考慮不周就可能引發涉檢信訪的風險。奉賢檢察院充分考慮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在《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化解工作實施辦法》中規定,對擬作出變更強制措施建議的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在作出決定前必須對風險進行評估,保證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
同時,為了保證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公開公正,奉賢檢察院也制定了《審查逮捕階段聽取意見實施辦法(試行)》等制度,明確公開聽審程序的適用范圍、啟動方式、具體流程等,參加人員包括檢察機關案件承辦人、偵查人員、辯護律師、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必要時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人士參加。規定對于案情重大復雜、被害人有強烈訴求的案件,必須召集由羈押必要性審查申請方、辦案部門、被害人、監管場所等多方參與的聽證會,闡述各自觀點和理由依據,展示和質證有關證明材料,這為檢察機關從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方面保證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正確性提供了保障。
同時,還啟動探索審查逮捕階段公開聽取意見、刑事和解聽證、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聽證、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歸口審查聽證,并選擇輕傷害、詐騙案等案例,召開了全市首例審查逮捕公開聽取意見會、首例繼續羈押必要性審查聽證會,邀請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聽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