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廣順 黃亮

軟件產業作為具有高滲透性、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綠色產業, 它廣泛滲透到一、二、三產業。是現階段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存在和周邊其它軟件園發展方向同質化的可能,在軟件園發展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方面也存在不確定因素。因此,對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的產業定位進行研究,研究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應該優先發展哪些產業,以取得相對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產業發展環境
1.揚州市軟件產業發展狀況
截止2010年底,揚州市有51家軟件企業和20家嵌入式軟件開發企業,軟件業務收入從2005年的1.74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5.97億元,年均增長49%。2010年,全市軟件產品、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運營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等收入分別達到24270.97萬元、7020.42萬元、2335.5萬元、2030萬元、24012.63萬元。51家軟件企業有4家企業通過CMM3級認證,10家企業通過ISO27001認證,累計167件軟件產品通過登記。萬方電子、恒信儀表等企業被列為“江蘇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全市軟件產品涵蓋了電力、電信稅務、醫療、石油開采等多個行業,油田瑞達公司的《能耗最低機械采油系統設計與評價軟件》不僅獲得美國專利,而且被列入我國首批節能降耗電子信息技術、產品與應用方案推薦目錄。
2 .周邊軟件園分析
目前江蘇省有江蘇軟件園、南京軟件園、蘇州軟件園、無錫軟件園、常州軟件園等5個國家級軟件園,21個省級軟件園和信息服務產業園,與中關村軟件園、浦東軟件園、成都天府軟件園等園區相比,江蘇軟件產業在園區品牌形象、著名軟件企業集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江蘇軟件園的產業定位是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領域的嵌入式軟件;高性能集成電路產業;基于云計算的網絡交易、電子商務相關領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外包;政府、能源、制造、金融、教育、交通、醫療等行業應用軟件。
南京軟件園正把電力自動化、通信、智能交通三個軟件產業著力打造成全國領先、具有競爭優勢的“龍頭板塊”,在電力、電信等行業應用軟件產業、BIOS(基本輸入和輸出系統)及嵌入式應用軟件產業、游戲機動漫軟件產業。
蘇州軟件園采用了一園多分區的發展模式,其中蘇州工業園區軟件分園在軟件開發、動漫游戲等現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著力于引進、培育和扶持現代創意產業。蘇高新軟件分院則重點發展軟件外包、嵌入式軟件出口、應用軟件、數字多媒體、網絡軟件等軟件產業。
其它省級軟件園同樣比較注重特色定位,如:無錫軟件園的產業定位為在保持嵌入式軟件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基礎軟件;常州軟件園以“兩化融合”為切入點,重點發展以嵌入式軟件為主的工業軟件,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的集聚;徐州軟件園發展“黑白棕”三大特色產業,鹽城軟件園發展4項智慧型產業等。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明晰產業定位并制訂差異化的發展策略,顯得很有必要。
3.揚州開發區軟件園開發優劣勢分析
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揚州開發區軟件園以及其所在的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區位、成本、產業基礎和文化環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區位優勢: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揚州中心區和長三角核心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揚州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金西翼”,距離上海約300公里,距南京約100公里。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所在的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揚州市中心區域,緊鄰長江和京杭大運河,毗鄰揚州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成本優勢:在長三角主要城市中,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成本競爭力與勞動力成本有明顯的比較優勢。《2011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發展成本競爭力指數一項,揚州得分為0.617,高于長三角各主要競爭城市,如蘇州(0.616)、南京(0.590)、杭州(0.551)、鎮江(0.546)、寧波(0.508)等。在2010年各主要競爭城市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方面,揚州人均為35429元,也低于鎮江(37675)、寧波(43476)、蘇州(45566)、杭州(48772)、南京(48780)等地。
產業基礎優勢: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基礎雄厚,已經形成以“三新一網一書”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群。2010年長三角各主要競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興產業規模中,揚州的401億元要高于杭州開發區(360億元)、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330億元)、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326億元)等開發區。擁有晶澳太陽能、川奇光電等一大批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
文化環境優勢: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秉承了揚州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優勢。人文方面,揚州文物古跡眾多,古城保護較好;揚州為歷史上文人雅士集聚之地,留下了眾多代代傳誦的優美詞句和篇章,“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等為今天的揚州憑添人文色彩;揚州八怪、揚州學派、淮揚菜等和眾多有特色的民間文化傳統構成了揚州豐富的文化遺產。自然生態方面,揚州自然環境優美,瘦西湖和園林等景點名揚中外。
然而,與周邊的城市相比,揚州在發展科技創新產業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勢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現代服務業較為薄弱。服務外包產業尚在起步階段,與先進城市差距明顯,企業規模小、數量少,特色不鮮明。傳統產業中附加值較高的環節和生產性服務業較弱,總體上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
其次,鐵路和航空交通不夠便捷。揚州雖然公路和水路交通相對周邊城市無競爭劣勢,但鐵路方面,揚州的位置不在京滬等鐵路干線上,也不在京滬高鐵、滬寧高鐵等高鐵沿線,僅有一條寧啟鐵路,運能有限,不夠方便。而揚州機場也僅有深圳、北京、沈陽、西安等不多的幾條國內航線。
第三,在發展科技創新產業非常重要的人才資源方面,揚州缺乏有實力的企業研發中心落戶,對高端人才和智力成果的吸引力弱。在各主要競爭城市普通高校數量和畢業生數量上,揚州2010年畢業生數量僅為2.4萬人,遠遠低于寧波的3.7萬人、蘇州的5萬人、杭州的9.6萬人、南京的19.6萬人等。
因此,綜上所述,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在區位、成本、產業基礎、文化環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形勢下,揚州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交通不夠便捷、缺少創新人才等劣勢亦急需解決。在此背景下,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必須建立準確的產業價值定位,并優化產業生態系統。
二、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產業定位
1.整體產業定位
(1)備選產業確定
基于對揚州現有產業基礎和當前全球熱點產業的研究,并結合各產業綜合吸引力和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相對競爭優勢對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應重點發展的行業進行了研究。
依托揚州現有傳統產業基礎的可能產業定位: 石油化工、機械裝備、汽車開發設計。
依托揚州新興產業基礎的可能產業定位:太陽能光伏、LED照明、新材料、電網設備、數字傳媒/電子書。
結合國際新興熱點產業的可能產業定位: 服務外包、信息技術、動漫、生物技術、電子商務、三網融合。
(2) 產業篩選指標考核體系
針對上述共22個備選產業,從備選產業的吸引力以及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的相對競爭力兩個維度進行了評估,并設計了一個兩級篩選體系。
首先從國家政策對產業的支持力度、產業規模及產業增長潛力等維度對備選產業進行了第一輪篩選,針對第一輪篩選結果,選取了得分在6分以上的14個產業進入第二輪篩選。
第二輪篩選是從備選產業的吸引力一級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的相對競爭力兩個維度進行考核,設置了2個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以及14個三級指標,對備選產業進行了全面的量化評估。對第一輪選出的14個產業定位方向總得分由高到低進行排序結果如下:智能電網(7.35)、數字出版(7.05)、BPO(6.85)、ITO(6.6)、機械設備高端裝備(智能機器人)(6.45)、汽車電子(6.35)、仿生器官(6.35)、云服務(6.1)、企業總部服務中心(6.05)、電子商務(5.95)、汽車設計(5.85)、LED系統開發(5.85)、物聯網(5.7)、新材料產品開發(5.65)。
(3)分析結果
根據評估標準對14個產業進行了分析,在揚州現有產業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產業方向中,以智能電網和數字傳媒產業吸引力較強,同時揚州開發區軟件園亦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因此,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在上述產業領域存在一定的機會。
2. 智能電網產業定位分析
選擇智能電網產業的理由有:產業整體利潤率較高,且產業新技術密集,開展技術服務業前景廣闊;產業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大政策環境,增長潛力大;國內有實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聚區不多,揚州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對相關企業入園有吸引力;易形成跨越科技研發與生產的產業。
結合揚州市的智能電網產業基礎,建議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分三個階段發展智能電網產業:試點階段以配網為起點,建設智能電網配網研發中心,引入如國網電科院等領軍電力企業在軟件園開設模擬測試配網實驗室;推進階段發展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綜合能源管理,利用在用電采集系統已有的經驗、技術和基礎,拓展軟件研發,發展以節能環保為目的的能源管理服務;在引領提升階段,建設智能電網示范區,加強和高校相關專業的聯系,通過共同投資研發項目,合作培養實用型人才等手段實現產業不斷創新。
3 .數字傳媒產業定位分析
選擇數字傳媒產業的理由有:產業利潤率高,增長潛力大;產業社會效益綜合指標得分高,與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智力密集型現代服務業的定位吻合;揚州經開區電子書上游產業基礎強,有向產業鏈下游拓展的先天優勢;產業特點符合揚州自然及人文環境。
通過分析,揚州開發區軟件園應重點引入大型傳統出版社、有影響力的終端生產商、高知名度的在線平臺運營商、結合揚州文化的新興創意工作室等項目。
4.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定位分析
選擇軟件外包的理由有:市場增長穩定;對于人員素質要求較低,可通過短期培訓解決;產品可以實現異地交付,弱化揚州交通不便的影響。選擇數據中心托管的理由有:長三角大型城市的數據中心需求外溢,區域具有成本優勢;高素質人才需求量較小,適當引入外腦即可解決。
在SWOT分析結論的基礎上,建議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分3個階段發展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近期為企業及產業環境培養,在市場拓展方面充分利用本地軟件產業政策。中期為企業及產業基地成長發展。在市場拓展方面逐步培育中高端方向軟件外包企業進駐,在企業招引方面逐步吸引海外企業進駐,培育產業規模。遠期發展成為長三角重要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之一。
三、 產業支持政策建議
1.產業支持政策分析
江蘇省各個市、縣、區在發展軟件產業的過程中,也都相應出臺了各自的政策,在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和財政實力的前提下,作為對國家、省政策的補充和完善。這些政策對軟件產業的支持主要可歸納為十三個方面:分別是增值稅獎勵、營業稅獎勵、企業所得稅獎勵、個人所得稅獎勵、出口獎勵、房租補貼、企業認定獎勵、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訓補貼、投融資政策、優質項目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其它政策。在這十三個政策扶持領域中,揚州市、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現有優惠政策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扶持政策相比較,在房租優惠、稅收優惠、人才引入以及營業額獎勵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同時揚州市、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層面的現有政策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為給產業發展打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建議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政策力度:
(1)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的人才政策在扶持力度上還存在進一步加強的空間,尤其是在薪酬補貼、個人所得稅獎勵等方面。
(2)揚州開發區軟件園需要擴大財政補貼的企業范圍,并加強針對企業入駐、成長、認證、出口以及人才招聘與培訓等方面的獎勵。
(3)揚州開發區軟件園需要在入駐企業的所得稅、營業稅和進口關稅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稅收優惠的力度。
2.關鍵配套服務需求建議
揚州開發區軟件園可以通過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服務措施,為園區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服務、行業交流、市場支持等全方位的支持。
(1)基礎服務部分主要包括:
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為入園企業提供包括金融支持服務、資質認證服務、項目建設服務、政策咨詢服務、商務服務、技術支持服務、產品檢測服務等公共服務。
知識產權保護:通過建立專門的協調與監督管理機構,為入園企業提供可信、快捷、專業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的信息服務。
行業管理:通過授權行業協會等專業組織,實施行業統計、調查,發布行業信息,開展咨詢、宣傳推介、培訓等服務,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通過成立由技術、產業和管理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指導委員會,完善專家咨詢制度,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發展領導小組:通過成立由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和有關區為成員單位的跨部門發展領導小組,協調推進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
(2)行業交流部分主要包括:
產業論壇:通過每年組織產業發展高層論壇、行業年會、峰會以及招商推介會,為企業/行業提供高層次交流溝通的平臺。
行業知識共享:通過建立園區相關產業的企業和有針對性的研究機構之間的聯系,促進行業專業知識增量的積累和共享。
(3)市場支持部分主要包括:
宣傳平臺:通過軟件園宣傳平臺,介紹配套政策、科研成果、企業動態以及工作生活等信息,為企業與人才之間的互動交流提供便利。
政府采購:通過政府采購項目,為園區企業創造本地市場需求。
合作/聯盟支持:通過提供信息庫與相關資料來協助揚州外公司與本地企業之間,以及本地企業之間 (如出口聯盟)的合資,合作與聯盟關系。
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的競爭優勢主要有:區位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及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優勢。然而,與周邊的城市相比,揚州現代服務業基礎薄弱,鐵路和航空交通不夠便捷,且缺乏高等人才培養和儲備的基礎,這是揚州開發區軟件園發展的劣勢。
因此,揚州軟件園必須建立獨特的價值定位,在對揚州現有產業基礎和當前全球熱點產業的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在揚州現有產業中,智能電網產業和數字傳媒產業有一定機會點;在新興產業中,軟件與服務外包的機會較大。
在產業發展政策及配套服務需求方面,注重對人才及企業的吸引和支持政策,提升揚州軟件園競爭力。人才方面,加大對中高級人才的薪酬補貼和個人所得稅獎勵的力度;對企業的財政補貼方面,擴大政策所覆蓋的產業并加大對企業人才支持的獎勵力度;對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方面,針對軟件企業出臺配套的營業稅、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減免政策;配套服務方面,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建立宣傳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產業論壇/聯盟等服務措施。
(作者單位:南京南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揚州開發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