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藝懷

哈!看我拿獎,是提名獎吧
大學時,羅坤在圖書館里讀到了這樣一本書——余閑的《活在珍貴的人間》,他一直記得里面的一句話:“一個人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堅持。因此,目前對創(chuàng)業(yè)和志愿服務的固守,便有了出處和理由。

毅行百公里直播
與羅坤的采訪相約在他的公司,但實際上真正坐下來聊天的時間卻不超過十分鐘。期間,他接了幾個電話,然后充滿歉意地笑著對我說:“你介不介意跟我一起去一趟區(qū)政府,今天我在那里有個軟件演示會議,我們可以邊走邊聊。”然后我便和他一起,感受了一個不一樣的上午。
羅坤是一個典型的九零后,如果不是他將名片遞給你,你很難想象眼前這個看上去還有點稚氣未脫的男生已經(jīng)是一個軟件公司的老板,并且已成功開發(fā)了好幾項工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集興趣與機遇為一身,然后才成就了現(xiàn)在的這個團隊。”羅坤又不是一個典型的九零后,當其他孩子還在發(fā)愁畢業(yè)后應該何去何從或是安心地走上父母安排的道路時,他早在大二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做項目賺錢了。他說,因為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卻又不僅僅拘泥于一種模式,于是在看過了深圳對面那片繁星點點的大海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后,他決定了創(chuàng)業(yè)。
這是一個全民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電子信息的快速發(fā)展甚于流感。羅坤和他的團隊潛心浸淫其中,卻沒有走九零后特立獨行的個性軟件項目開發(fā),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社會性公共設施信息化建設上。從成功為福建某學校設計教學與家長回訪于一體的系統(tǒng)開始,羅坤和他的團隊從未停下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腳步。此次前往區(qū)政府所做的軟件演示,也是一款特意為土地征收而開發(fā)的軟件。羅坤說,當下因房屋征收造成的人民與政府的糾紛越來越多,而他也希望通過這款軟件的開發(fā)使用,能給民眾帶來更多的透明執(zhí)政和便利服務。據(jù)悉,這款軟件已經(jīng)通過了初步審核,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在長沙部分區(qū)域定點使用,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或消除因征收問題而逐漸緊張的民政關系,卻是一種利民利己的好的嘗試。

九零后的孩子能有如此大的視野關注社會現(xiàn)狀,并以此作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和業(yè)務拓展的一個方式,很是難得。提及這些,羅坤謙虛地搖搖頭說,相比那些真正將時間投入到社會事件中的志愿者來說,這些不過是被感染后的一點感觸。
2011年,身為瀏陽人的羅坤很意外地被選中成為瀏陽國際花炮節(jié)的志愿者,并兼任翻譯工作,從此開啟了他的志愿者之旅。之后,他加入了瀏陽義工聯(lián),憑借出色的計算機技能,他親身參與了瀏陽百公里毅行活動,并擔任毅行義工中媒體組的微博直播組組長,和組員全程陪同毅行者走完了一百公里的路途。每當回憶起此次百公里毅行,一切依然歷歷在目。他在博客里這樣寫道:“在這次百公里毅行中,挑戰(zhàn)了我的毅力,磨練了我的堅韌。同行的隊友們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義工聯(lián)提供貼切關愛,溫馨問候;一路走來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充實了很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而在這半年前,羅坤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偶爾助人為樂也只是幫某些老師、同學修修電腦。進入瀏陽義工聯(lián),仿佛給他的人生找到了新的一個組織。他曾希望自己能為這個團體和社會多做點什么,于他的想象中義工是無比的神圣和不平凡。可時間長了當自己真正成為義工的一員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很渺小,“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就像瀏陽義工人宣傳的一樣——‘ 有時間做義工,有困難找義工’。”
所以,羅坤也漸漸明白,義工這個團體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像中那么的驚天撼地,每個人都是在樸實和無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因此,他才會開始不遺余力地用自己的所學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并在業(yè)余時間身體力行地從事志愿服務。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都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因為有愛,所以我們的世界充滿陽光;而當每個人都擁有愛并愿意付出愛,每個人便會在愛的關懷下成長。
這是羅坤的志愿服務觀,也是他在三年來的志愿服務里感受到的最直接的東西——為愛而行。在他所參與的義工團里,義工成員本著“參與、互助、奉獻、進步”的義工精神,為廣泛需要幫助的各界人士無私奉獻,勝似一縷溫暖的陽光。義工們或許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經(jīng)歷,但因同樣的夢想走到一起,毫無保留地釋放自己的熱情,毫不吝惜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當?shù)氐囊坏懒聋愶L景線。
在羅坤看來,志愿服務從來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恰恰植根于無數(shù)的小事中,以一群平凡人成就一樁感動人心的愛的傳遞。也許你是無私奉獻在大街上義務清理垃圾中的一員,認真而又仔細;也許你是某個大型活動中負責后勤和管理的紅大褂中的幕后工作的一員,紅大褂的背心告訴著你,為了讓活動能成功召開,我要和一同努力的義工們共同服務好這場活動,這是一種責任的承載;也許你是寒冷冰雪中為維護交通正常,自愿連夜奮戰(zhàn)在一線清掃路面積雪的一員,過往的行人暢通無阻,卻不知道背后付出的你是誰;也許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你沒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而是和義工聯(lián)的朋友們提著禮品,帶著笑容,跑到養(yǎng)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讓他們在逢年過節(jié)不在孤單,感受家的溫暖,歡天喜地地過節(jié)……這所有的一切,不過就是一場眾人的愛心接力,而能完成這樣一個句子的主語,是你也是我,是社會中的所有人。
時代呼喚義工隊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也需要這樣一群不辭辛苦、不計個人得失的義工隊伍。羅坤說,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義工的隊伍,盡自己所長幫助別人。同樣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應該幫助的人,共同構建我們美好的和諧社會。如此這樣,便真能成就愛的人間。而他也將繼續(xù)堅定地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走下去,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