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徐剛
在湖北省西南部,有一個叫五峰的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因縣城周邊有五座高大的山峰而得名。
正因為五峰因山得名,山多、山高、山險是五峰的特色。出五峰縣城西行,翻越座座崇山峻嶺,跨越條條小溪溝壑,就來到了一個叫灣潭的寧靜鄉鎮;出灣潭,再沿著鄉村小道,向西南方向行進約30 公里,在與湖北恩施、湖南張家界交界的武陵大山深處,有一個叫鎖金山村的土家族山村;在鎖金山,有一位堅守大山58年,為土家山民解除病痛,奉獻愛心40多年的 “赤腳醫生”----他,就是被當地村民譽為“大醫”的“湖北省十佳鄉村醫生”----柳祚芳。
說柳祚芳,不能不說到鎖金山。
柳祚芳的家鄉雖然名字貴為“鎖金山”,但這里既沒有金山,也沒有任何象黃金一樣值錢的東西;相反,由于地處武陵山脈的窮鄉僻壤,長期以來,就連醫院、學校等基本的公共設施都十分緊缺。由于遠離縣城和鄉鎮,加上大山的阻隔、交通的不便,缺醫少藥成為困擾當地村民的一大難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柳祚芳小學快畢業時,第一次遭受生活的嚴重打擊和命運的嚴厲折磨。當時,作為家庭主要勞力和生活支柱的母親因患嚴重的哮喘病,加之缺乏有效地醫治,不得不臥床不起,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望著嗷嗷待哺的六個兄弟姊妹,作為家里長子的柳祚芳毅然放棄升初中的機會,立志學醫,救治母親。
天公作美,時值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正在全國推行,大隊支部書記也正在醞釀此事,他毛遂自薦地跑到支書面前,表達了要求學醫的強烈愿望。幾經周折,1972年9月,柳祚芳終于夢想成真,成為一名離土不離鄉的“赤腳醫生”。從此,鎖金山方圓30 里,終于有了比黃金更重要的東西——“自己家門口的醫生”。

當時年僅17歲的柳祚芳明白,僅憑一腔熱情和善良救人的心,沒有過硬的文化基礎和專業醫術,是當不好醫生的,有時甚至解脫不了病人的痛苦,反而會給他們帶來新的傷害。為練就過硬的本領,他經常托人從外面買回一本本醫書,還從鎮醫院熟悉的醫生那里借來各類醫學書籍或刊物,一頁頁,一本本認認真真,刻苦攻讀。為學到真本事,他常常步行30多公里,跟隨鎮里的老中醫陳業漢醫師,一同看病、配藥,遇到特殊病例,不厭其煩的討教‘師傅’,認真分析診斷,對癥下藥。晚上回到家后,結合當天所見的病例,在煤油燈下咀嚼醫書,認真研習。
上級領導發現他對工作的認真刻苦,勤奮專一,十分滿意,多次推薦他到縣、鎮兩級衛生行政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學習。他也不負眾望,多次被評為“優秀學員”。 1985年他參加了北京鄉村醫生刊授學院的函授學習,兩年不懈的努力,獲得了《鄉村醫生刊授學院結業證書》。1992年,他順利通過湖北省鄉村醫生技術職務晉級的考試和考核,獲得《湖北省鄉村醫生技術職務資格證書》。2006年,他又參加了宜昌衛校舉辦的“鄉村醫生學歷教育”的學習,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又提升了一個新臺階。
為了給病人提供一個較為優越的就醫環境,在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1998年4月,柳祚芳拆除了原來蝸居的石棉瓦棚,個人集資數萬元修建了“鎖金山村衛生室”;為達到衛生部門對村衛生室設置的規范管理要求,他把自己的臥室和生活用房壓縮在12 平方米的斗室之中(三年后又再次擴建加層),騰出房屋設立了診斷室、觀察室、注射室和專用藥房。

他所在的村衛生室,制度健全,資料齊全,管理規范。集醫生、護士、服務員于一身的他,即使再忙,對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消毒液的定期更換等,從不馬虎,并嚴格把握藥品進貨渠道,多次把藥販拒之門外。閑暇之余,搜集報刊雜志或電視新聞提供的各種藥品信息,定期清除過期失效藥品。幾十年來,他所治療的患者中,無一例因藥品質量問題而導致的不良后果,也沒有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
2003年五峰縣衛生局授予其“優秀甲級衛生室”稱號;2006年12月,縣衛生局又授予他“十佳鄉村醫生”光榮稱號。
2005年新型農村醫療正式啟動,他積極配合村委做了大量宣傳工作,使全村參合率達100%。新農合啟動后,他嚴格遵守合管會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規定的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堅持“安全、有效、經濟、適量”的用藥原則,從不開大處方、人情方;還將按規定可以收取的掛號費、注射費、手術費及出診費全部免收,讓利于民。
村民們反映,41年來,柳祚芳給村民看病開藥,開的都是“小處方”,最貴的一張處方也只有20多元錢,超過一半的處方都在10元以內。他曾告訴慕名前去采訪的三峽晚報記者:“鄉親們相信我,貴的藥我下不了手。得慢性支氣管炎、婦科病的人比較多,一般這些病,我開藥也就幾元錢。”據不完全統計,40多年來,他為患者免去各種本該收取的費用累計超過10萬余元,體現了一位當代鄉村醫生的無私大愛和樸實情操。
有時連柳祚芳自己都很難相信,當初,憑著年少氣盛,一心想學醫救母的他,會一輩子堅守在母親駕鶴西去的深山。41年過去了,曾經年少的青春早已不在,母親也沒有因為兒子當了醫生而“手到病除”、長生不老。唯一能告慰他的是,在他的言傳身教和全力資助下,他最小的弟弟最后也選擇了學醫,成為家鄉第一個醫學本科畢業生,現在五峰縣人民醫院工作,曾入選五峰縣拔尖人才。看到弟弟不斷成長,最后超越自己,柳祚芳打心眼里高興。
今天,58歲的柳祚芳早已兩鬢白斑,歲月已經在他曾經青春的臉上烙下了時代的滄桑。
回顧自己的行醫生涯,有過歡樂,也有過遺憾,令他感動和欣慰的,是鎖金山村民對自己的信任和厚愛。41年來,經他救治的病人已難以計數,他也早已成為但是村民不可或缺的“仁愛大醫”和健康守護神。
1985年夏,鄰村(茶園村)有一位叫龍西權的病人,因前臂深部膿腫而高燒不止,但無錢就醫,就跑到鄰縣一個山上求“佛水”喝,致使病情愈加嚴重。柳祚芳知道這一情況時已是晚上,天還下著大雨,為了救人一命,柳祚芳沒有一絲猶豫,背起藥箱,打著手電光,撐起雨傘,趟過泥濘的小路,簡陋的木橋,摔了幾個大跟斗,只能默默地爬起來再走,好幾次差點兒跌落山溝。走了十多里的山路,趕到患者家時,已十點多了,他查看了病情后,迅速進行處置——切排、清洗、包扎、輸液。第二天,病人開始好轉,可他卻被大雨淋得感冒高燒。
2000年臘月的一天,鶴峰縣一位叫江紅軍的小伙子,騎摩托車到這邊來探親,天黑路滑,不慎摔成重傷,被人發現后,送到了衛生室。柳祚芳經過仔細檢查,知道憑這里的器械和本人,會貽誤治療,于是迅速做了簡單地包扎后,叫來出租車親自將病人送往鎮衛生院,天寒夜深,車又途中拋錨,到院后,他又一個個叫醒深睡的醫師、藥師,同時他又為病人交付了200元的預交藥費,還有車費,次日凌晨,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
在他接手診療的病患者中,有的療程長達半年,有的甚至長達三年之久。他對病人總是做到有求必應,從不推諉。有一位女性乙肝病毒攜帶者,被迫休學在家治療,為不影響患者復習功課,他每天堅持上門服務,從未間斷,經過半年的治療后復查,大三陽轉陰,使該生重返校園。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患病的小女生現在已是一外資企業的客戶總監,年薪逾百萬。
在柳祚芳的從醫歷程中,風里來,雨里去,出診上萬次,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由于常年生活無規律,身為醫生的他自己也竟然落下了嚴重的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增生性十二指腸炎,經常飽受疾患的折磨。用他的話說,醫生也是人,也要生病啊!
柳祚芳在事業獲得成功的時候,愛情也悄悄降臨到他的頭上。但都因女方提出的條件是離開這個窮山村或放棄這個不賺錢的職業時,他猶豫了。幾經考慮,最后他還是婉言謝絕了姑娘的好意。他再一次選擇了大山,選擇了土家山民。
時光荏苒,青春易逝。今天,已近花甲之年的柳祚芳,雖然依然孤身一人,但他仍然樂觀豁達,全然沒有形單影只的落魄與孤寂。他常常安慰自己:婚姻是講究緣分的,沒有緣分走不到一起,就是勉強在一起,也不會長久。 這輩子還是隨緣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柳祚芳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的鎖金山衛生室已今非昔比,成為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每天前來求醫問藥的群眾絡繹不絕。一個只有一名醫生的偏遠小診所,每年的門診量竟超過4000多人次,名列全縣同條件衛生室的前茅。
柳祚芳堅守大山幾十年,為土家山民救死扶傷的事跡也逐漸飛躍大山,傳遍鄂西大地,獲得極好的社會贊譽。
近年來,《三峽商報》、《三峽晚報》、《宜昌日報》、《湖北日報》等媒體先后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使更多的人知道了鎖金山,知道了柳祚芳;2010年,他又被湖北省衛生廳評為“湖北省十佳鄉村醫生”,創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輝煌。2011年,在有60萬人次參與的宜昌2011年“十大民選新聞人物”評選中,他再次脫穎而出,獲得活動的提名獎。
愛,終有回報;大愛,也終有大報。
柳祚芳在付出大愛的同時,也在收獲這各種各項的大愛:有孩童天真的微笑,母親感激的眼光;有父親不常落下的熱淚,長輩吉祥的鼓勵和安撫……
讓我們記著武陵深處的大愛,土家山村的“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