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卓 大連左迪特貿易有限公司
會計監督對于現代化社會經濟活動的開展與發展意義重大,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它在利用的時候是以會計信息為基礎對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的,是以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為基礎,正確的反映出企業經濟活動的快捷、健康、持續進行,并針對經濟活動進行系統、深入的監督,從而杜絕各種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現象出現。其二,會計監督在應用中對于會計工作本身需要進行監督,要求各單位會計工作人員要在相關法律和法規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財政以及稅務機關進行監管,如實的反映出企業財務工作中所出現的相關情況和問題,做到實際、科學、全面的舉報和控制,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經濟監督體制日益完善的今天,會計監督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是整個企業經濟得以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截至目前,會計監督這一概念已成為社會各領域人士關注和認識的重點,也是整個業內人士探索和研究的熱點話題,因此在工作中對其工作內容和概念加以探索和研究至關重要。
所謂的會計監督主要指的是會計機構和相關的會計工作人員憑借授權的特殊職權以及相應地位,按照國家規定制定出合法的管理制度為基礎對特定的主體經濟活動進行研究,并針對其引起的資金運動加以監督和完善,以確保各項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規性,使之能夠滿足當前時代發展需要,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在會計監督工作中,會計機構和相關工作人員根據各項經濟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以記錄、計算和分析檢查的方式來對企業經營活動中涉及到的各項工作內容加以辨別和完善,并采用合理、合法、有針對性的方法來進行監督和管理,使得其既能夠滿足既定目標要求,又能夠實現社會發展需要。這種行為的采用是通過會計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和基礎知識來進行工作,從而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以及企業經濟效益。會計監督是我國現有企業監督和管理工作中最直接、最明確和最主要的監督手段,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其中不法現象、不良模式以及不科學的管理體制較為常見,嚴重的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甚至危及國家整體經濟安全,這就使得現行的會計監督體系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因此,在目前的企業經濟管理中,做好相關的會計監督體系至關重要,也是解決企業財經問題的重中之重。
眼下的我國會計監督體系中,普遍存在著監督不到位、資金管理不合理、會計監督職能弱化嚴重等現象,一方面造成了嚴重的企業經濟損失,另外也給企業經營管理造成了混亂。因此,在目前的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做好會計監督缺陷的總結和分析至關重要,也是解決現有企業經營問題的當務之急。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總結得出,在目前會計監督體系中,常見的監督體系缺陷主要包含有以下幾個方面:
會計監督體系建設不合理是目前各類企業工作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正確的判斷出企業經營人員的經濟責任和經營范圍,造成了經營者在工作中處于一種復雜而又繁瑣的地位,同時也是會計監督人員濫用職權的一種體現方式。而且由于在監督體系中,審計與相關會計工作人員都享有這項權利,這就造成了職權混亂和管理錯亂,進而形成管理無法發揮出時效性和針對性。
其次、體系建設不合理,經營者在會計監督中可以說是一個監督的主體,但是多數企業由于監督工作的不科學,使得經營者往往都是以監督者的身份存在的,而被監督者無形之間被忽視和取締,這種現象則使得整個監督工作出現了無目標、無目的的混亂現象。
在企業會計監督體系中,會計工作人員是監督和管理的主體,其在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現管理不科學和相關工作人員素質不合理的現象,那么極容易造成整個會計監督管理工作出現片面和差異。
為了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就必須制定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監督方案。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比如來自國家機構的、來自大眾輿論的以及公司企業自身的。有了這些監督資源,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來開展工作。首先從公司外部來看,我們應該明確審計員對公司監督工作的重要性。我們國內目前這方面職能的劃分并不是特別的明確,可以向國外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國家學習經驗。
也應該對公司內部的監事會做出明確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各部門的工作健康有序的進行。作為一個尤其敏感的機構,財會部門應該著重監督。在我國的《新公司法》中明確強化了公司內部監事會對于公司賬面情況的審閱權限,并且還從本質上加強了監事會的建議權和調查權,同時把其他相應職能權限也新加入了其中。
完善監督體系的策略包括維護會計工作秩序、從內部健全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功能以及嘗試創立會計參與制度完善監督。通過實施這些策略,可以極大地提升會計監督體系的效率,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