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燕 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
鑒于20世紀20、30年代混亂的國際貨幣金融關系造成的嚴重破壞,二戰尚未結束,美國就開始籌劃建立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該體系力求以美元為支柱、并有利于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提出了“聯合國外匯穩定基金”方案,即“懷特計劃”,方案規定各國必須繳納資金來建立這種基金,各國的發言權和投票權取決于向基金繳納份額的多少。1944年7月初,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有44國參加的國際貨幣會議上,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后議定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這兩個文件,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該協定基本上采納了懷特計劃,并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原則,此會議所確立的這一新的國際貨幣關系體系,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它同時也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霸主地位。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西歐和日本的經濟實力恢復并迅速發展,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的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造成美元地位衰落,美元經常成為被拋售的對象,最終導致了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機的爆發。同時使得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壟斷和統治力量大大削弱,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國組成的“十國集團”,最初是以解決儲備貨幣危機的“借款總安排”而建立的,后來發展成為圍繞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問題進行斗爭和討價還價的工具。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美國侵越戰爭擴大后,美國的財政金融和國際收支狀況更加惡化,黃金儲備已大大低于對外短期負債,1968年又爆發了一次嚴重的美元危機,搶購黃金的風潮極其猛烈。
從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以來,美元危機更加頻繁爆發,特別是1971年,發生了自1893年以來的第一次對外貿易逆差,造成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迫使美國政府在1971年8月實行“新經濟政策”,正式宣布停止各國政府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引起了西方金融市場的極大混亂。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長期爭執和相互妥協的情況下,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史密森協議》,美國迫于形勢同意將美元正式貶值7.89%,將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 美元提高到38美元,標志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已開始瓦解。
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和美元的正式貶值,破壞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協定所規定的原則。然而,美國采取的這些措施,不僅不能阻止美元危機的爆發,反而更加動搖了美元的國際信用。緊接著在1973年又發生了一次新的美元危機風暴。以美元為支柱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本來是建立在美元等同于黃金這一基礎上的,現在美元既然不再與黃金直接掛鉤,而與其他國家的貨幣處于同等地位,這就必然要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關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原因大都歸結為:美國經濟實力及國際經濟地位的下降而引起的美元危機不斷爆發。而其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缺陷對于體系的瓦解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匯率制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它實際上是一種除美國以外的各國貨幣間接的與黃金聯系的金本位制度,并且造成各國所持美元兌換黃金有一定的限制,因為美國本身的黃金儲備量是有限。這樣一來,與美元掛鉤的其他各國經濟,與美國經濟處于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密切利害關系中。
第二,布雷頓森林體系要求各國只以一種貨幣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資產,自身存在很大矛盾,難以適應經濟的發展的需要。戰后隨著各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國際儲備也要相應增加,而各國國際儲備的增加需要大量的美元,這勢必會造成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一旦美國國際收支長期保持逆差,又會造成美元信用降低而引發危機。而如果美國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或順差,又會斷絕他國國際儲備的來源。這一自相矛盾的機制,為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所發現,故又被稱為“特里芬難題”。
第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缺乏一種完善的獎懲政策,以對執行體系規則的不力的成員國給予一定的制裁,或者對貫徹運行機制的成員國給予一定的扶持,所以在美元危機不斷爆發時,各國都紛紛拋棄體系原則,致力于維護本國經濟的平穩和發展,最終使得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崩潰。因而它在促使其成員國維持合作安排方面成功甚微。
故而,布雷頓森林體系本身就矛盾重重,再加上該體系從一建立就出于不平等的方式,為美國的擴張利益服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和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趨勢,受到后來經濟實力恢復各國的反對,其走向解體成為了一種必然。
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到解體過程,也暗含著美國霸主地位的興衰,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著該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所說:“最強大的貨幣是由最強大的經濟力量所支撐的,這乃是一個實際的歷史慣例和事實”。[4]而一個從建立就只為一個或極少數國家利益服務的體系注定是長久不了的,互利共贏的經濟發展模式才是各國致力的目標。
[1]朱文莉.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在邦.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興衰.歷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劉生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機制、內在缺陷及歷史作用分析.龍巖師專學報.2002年2月第1期
[4]李凌云.從美元霸權到美元危機的歷史與邏輯.國際金融.2010年.總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