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士嶺

目前,我國已建有農產品批發市場4300余家,城市社區市場超過10萬余家,這些市場承擔著全國70%以上農產品的批發和零售業務,為服務城鄉人民生活和促進農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絕大多數農產品市場仍然處于傳統集貿市場發展階段,與先進國家現代化農產品市場相比具有很大差距,我國農產品現代市場體系尚未形成。
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建設與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國家對農產品市場發展模式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國家級發展戰略思想不夠清晰,管理體制不順,政出多門現象時有發生,專業化法規政策研究滯后;重生產、輕流通,導致生產、信息、流通與消費等各個環節常常出現脫節現象,影響了農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2.全國農產品市場分級不明,缺乏科學布局;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沒有編制農產品市場發展與建設規劃,許多城市在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中輕視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造成全國、省際大區域、省域、城區、鎮鄉農貿市場建設仍處于混沌發展狀態,難以在近期內形成國家級市場體系。
3.市場建設主體、市場管理主體和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市場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市場運行秩序不夠健康;金融、物流、倉儲、信息、檢測等市場配套設施不全,現代化市場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
4.市場交易方式原始、簡單,電子商務、配送、競買競賣等現代市場交易技術推廣緩慢,市場運行成本高,經營效益低,市場缺乏創新能力,發展后勁不足。
5.農產品專業市場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市場理論體系支離破碎;市場法規研究滯后,市場法規政策疲于應付市場運行中的應急現象,缺乏戰略性、長期性主導政策的指導。
上述問題導致我國農產品流通信息不靈、食品安全隱患很多、商品價格不穩、國家和各級政府對市場的調控能力降低,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穩定收入,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影響了城鄉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
從“十二五”起,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改善民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國策。因此,加快建立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條件成熟,勢在必行。
要學習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建設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做法,盡快明確農產品市場在我國經濟發展和農產品商品流通中的地位,明確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經濟性質,從而確定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展體制。
1.農產品市場的經濟地位
要用國家經濟法規的方式,明確農產品市場是我國今后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建設以農產品市場為主體,以超市、專業店、便民店、集市貿易為輔助流通方式的城鄉農產品流通體系。
2.農產品市場的經濟性質
要用國家經濟法規的方式,明確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是由國家和各級政府調控下的民生經濟組織,是公益性、半公益性的民生服務體系,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管理和發展,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性經濟活動,在此基礎上,制定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指導方針。
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由以下體系構成:
1.國家農產品市場管理體系
(1)建設以國務院為綜合管理、以商務部或農業部為主要管理、以相關部門專業技術管理的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管理機制,負責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的指導思想、頂層設計,市場法規和產業政策的制定,國家財政市場發展專項預算的執行,負責農產品產、供、銷等各個環節的統籌協調工作。
(2)國務院各專業部門建設市場運行專業監管體制,保證市場的安全健康運行。
2.國家農產品市場設施體系
(1)國家農貿市場設施體系的構成,包括國家級綜合和專業中心市場設施,省域中心市場設施,城市中心批發市場、社區與鎮鄉零售市場,城鄉其他農產品商業設施。
(2)由中央政府建立國家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設施,建設國家級冷凍食品、特色食品和進口食品等專業中心批發市場設施,建設國家級農產品儲備市場設施。
省、直轄市、自治區級政府建設省域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設施。
市、縣政府建設以城市中心批發市場為龍頭,以社區、鎮鄉零售市場為基礎的城市、縣域農產品市場設施。
企業建設超市、連鎖超市、便民店、專業店等農產品商貿設施。
3.國家農產品市場運行體系
(1)逐步建設農產品市場現代經營主體組織,包括入駐市場的經商戶和企業,都必須具備一定條件要求的經營資質。
(2)逐步建設農產品現代市場管理組織,包括農產品流通協會、政府組建的市場管理中心和具備經營管理資質的市場管理企業。
今后,政府、不具備經營管理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和自然人不得從事農產品市場的經營和業務管理。
4.國家農產品市場物流體系
(1)建設全國、省際大區域和中心城市綜合性或專業性農產品物流園區,形成全國、省際大區域和中心城市農產品物流網絡。
(2)建設具有專業資質的農產品物流企業群體,不具備專業資質的物流企業和個人,不得參與農產品市場物流經營業務。
(3)建設全國農產品快遞物流體系,實現農產品市場和電子商務零售服務。
(4)建設全國、省和中心農產品市場的物聯網體系,建立農產品產、供、銷的信息管理系統和商品追溯系統。
5.國家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
(1)建立全國級并能集聚全國農貿市場信息的網絡體系,逐步引進云計算技術,建設全國農產品數據庫,形成全國綜合性或專業性的“市場云”,及時發布、交換農產品交易信息,強行推行農產品電子商務和其它現代交易技術,提升我國農產品市場交易水平。
(2)國家級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要與農產品生產信息體系、物流體系、金融體系和其它相關網絡進行鏈接,形成全國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網絡。
(3)在“三網”融合工程建設中,開辟農產品市場頻道,實現農產品產、供、銷信息進入城鄉居民家庭,使他們能夠享受信息化帶來的便捷服務。
1.建議由國務院組織有關部門,在對全國農產品市場現狀進行詳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吸收先進國家和地區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發展經驗,著手編制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發展規劃。
2.建議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和商務、農業主管部門著手研究農產品市場的改革措施,明確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級政府職責和義務,明確政府、市場和企業的關系。制定農貿市場體系的改革方案,整合、利用好現有市場資源,完善市場體系建設。
3.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建設國家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產業政策,包括土地免費供應政策,市場建設免稅政策,市場建設投資體制政策,市場管理體制與補助政策,農產品經營免稅政策,農產品物流優惠政策,市場監管政策等,形成國家農貿市場建設與發展的政策體系。
4.選擇部分農業大省、部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做試點,對建設農產品市場體系進行探索,積累經驗,以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5.學習法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和管理經驗,學習有關國家農產品市場立法經驗,為我國農產品市場立法做好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