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書翰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有兩次專門就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作了重要講話(以下稱“兩次講話”)。一次是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以下稱“第一次講話”);另一次是2013年1月5日在中央黨校舉辦的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以下稱“第二次講話”)。這“兩次講話”都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包含這么一個重要思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闡明若干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根據筆者對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講話”的學習體會,我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少需要闡明三個重要問題。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思想發展歷史的6個時間段來認識。
第一個時間段: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以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發表為標志,空想社會主義思潮開始產生和發展。空想社會主義本身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早期即16世紀和17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二是中期即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三是晚期即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的重要貢獻是無情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及其全部基礎,啟發了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覺悟;對未來社會提出了積極主張和有價值的設想。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
第二個時間段: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9世紀中葉,隨著社會化大生產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激化,歐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社會和階級基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一般地說可以概括為5條:未來社會主義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社會生產,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求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按勞分配原則;合乎規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無產階級革命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最高形式,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高度發展最終實現向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等等。
第三個時間段: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第一個在大國把科學社會主義付諸實踐的是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和后來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20世紀初,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并領導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列寧還進行了以實施新經濟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實踐的初步探索。
第四個時間段:蘇聯模式逐步形成。鄧小平講的蘇聯模式是指列寧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中逐步形成的過分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主要特征是:在所有制上實行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在經濟體制上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經濟,在發展戰略上以重工業為重點追求外延式粗放增長,片面強調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在政治上權力過分集中、黨政不分、終身制、家長制、個人崇拜,等等。蘇聯模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設時期,蘇聯模式在實踐中日益暴露出嚴重弊端,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這是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
第五個時間段: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領導黨和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基礎上適時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黨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剛開始,我們黨只能學習蘇聯經驗,而且是認真地學。經過實踐,我們黨很快覺察到蘇聯模式的弊端。毛澤東在總結經驗和慎重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要以蘇為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毛澤東發表的《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標志,這一時期我們黨形成了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新認識。但是,囿于認識和實踐的局限,這一時期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也出現了錯誤。比如,“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以及后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等。
第六個時間段: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科學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正確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和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主要點,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命題,科學回答了當代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問題,實現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九個方面的理論創新。鄧小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創立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二次講話”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歷程來看。
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講話”都談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講起。他在“第一次講話”中指出,十八大報告的主線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十八大報告用四段言簡意賅但卻是沉甸甸的話來論述中國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論述中國社會主義不同于以往文獻的地方。這部分論述實際上把黨領導人民90多年奮斗史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第二階段:鄧小平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三階段:江澤民堅持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挫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四階段:十六大以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二次講話”重申并進一步闡述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辯證統一關系。他強調指出,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決定并堅定不移向前推進,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和經驗,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要正確評價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時期。
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如何認識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只有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重溫并深刻領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才能正確認識黨史上大是大非的問題。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堅持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的統一。
我們通過上述世界社會主義思想500年發展的六個時間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四個階段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凝結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也體現著近代以來人類對社會主義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上述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六個時間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四個階段,也就是體現了對“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的認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次講話”中的第五個“深刻領會”,即深刻領會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這個重要論斷中當然包括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狀態等。
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實踐者。今天講這個問題決不是老生常談,而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激烈,思想意識呈現多元多樣多變以及資訊信息化和市場經濟背景下,強調這個問題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
現在有些共產黨員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雖然表面上不反對提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但認為那是遙遠將來的事,而且把它與說“空話”、“大話”聯系在一起。這些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這是極端錯誤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次講話”中深刻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在今天現實生活中有些共產黨員、領導干部有意無意地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隔裂開來。認為講“共同理想”還湊合,別提什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等,這也是極其錯誤的認識。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章同時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中國經過了改革開放這30多年的大發展,一些國家、一些人客觀上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對手。其實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為了發展自己,并不是想挑戰誰、壓倒誰,更不是要輸出我們的制度。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根本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搞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一些國家、一些人看我們這也不是,那也不順眼。眾所周知,印度國情很多與中國相似,印度也是正在發展中的大國。但是,印度在發展過程中就不會受到我們這樣的“待遇”。為什么?因為印度不搞社會主義。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此。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被比較”、“被競爭”、“被推向國際舞臺中心”、“被放在了聚光燈下”,等等。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還必須同生產力更發達的資本主義長期合作和斗爭,還必須認真學習和借鑒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須面對被人們用西方發達國家的長處來比較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責的現實。
面對這種狀況,怎么辦?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二次講話”都對這個問題作了明確回答:我們必須有很強大的戰略定力,堅決抵制拋棄社會主義的各種錯誤主張,自覺糾正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勢的社會主義,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而這樣的精神狀態只有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有機統一,才能做到。
總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支撐和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