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降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63)
該停車場的停車區及行車區面積10500m2,近期在該屋頂停車區停放少量公交車輛,遠期為公交車輛回轉場地(圖1)。

圖1 停車場剖面圖
屋頂停車場采用水泥混凝土鋪面,上面設計行駛公交車輛,水泥混凝土鋪面施工完成后養護時間不到一星期。2008年8月30日開始運營,2009年初鋪面板便出現了板塊斷裂裂縫,到2009年7月鋪面板大面積出現斷裂破壞。
根據現場調查及統計情況,依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1-2001》,對該停車場進行科學分析,對該停車場評定如下。
(1)對水泥混凝土板按裂縫的損壞及裂隙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屋頂停車場行車區域鋪面,角隅處、斷裂嚴重,裂縫多為貫通縫。鋪面其它區域破損病害為中等,板塊斷裂病害為輕微。
(2)水泥混凝土面層接縫類病害評估,水泥混凝土停車場板塊脫空為嚴重,接縫碎裂病害為中等(圖2)。
根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JTG D40-2002),結合以上調查情況,行車道路面損害狀況分級標準評定為差。
造成鋪面損壞的原因很多,如混凝土強度不足、混凝土局部受壓承載能力不足、養護不夠等等。

圖2 裂損情況
本工程工期緊,水泥混凝土路面澆筑后,僅僅不到一個星期就開放交通,養護時間遠遠不夠,不滿足規范要求“養生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應特別注重前7d的保濕(溫)養生。一般養生天數宜為14~21d,高溫天不宜少于14d,低溫天不宜少于21d”。過早投入運營,對板塊破壞大,運營后不久就出現了裂縫,是鋪面板塊破壞的根本原因。
場區內設有交通限速標志,公交車輛沒有按照設計速度行駛,因此產生了較大的動荷載,對板塊造成沖擊破壞。
施工中,部分板塊劃分不正確:出現了錯縫,對銳角板塊亦未加強。設計未提供板塊劃分圖,僅提供了劃分原則;也未審查施工單位做的板塊劃分設計。
設計中有停車場交通標線相關圖紙,但運營近一年來還未涂刷交通標志標線,導致運營車輛在行車道上騎縫行駛,是造成258m長行車道鋪面板塊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階段對鋪面板破損調查發現,病害主要發生在行車道范圍內,但由于鋪面板多存在養護期不足,存在目前未發現的微細裂縫,且考慮到屋頂停車場將來作為公交車輛回轉場地,車輛行駛頻繁,后期可能對現階段行車道以外的板塊造成了破壞,如本次不加以根治,后期大批量投入運營后,修復將十分復雜。現階段修復應對鋪面結構層進行科學設計,且要加強防水。屋頂防水層方案設計見表1。

表1 方案設計
屋頂鋪面方案設計在滿足房屋建筑規范的條件下,參照公路行業規范設計(表2~表7)。方案技術比較見表8。

表2 方案一

表3 方案二

表4 方案三

表5 方案四

表6 方案五

表7 方案六
對于混凝土面板的劃分、搭接以及厚度的選取至關重要;混凝土養護一定要保證周期,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場內運營車輛必須通過相應的交通標線保證低速行駛;運營過程中要注意車輛行駛振動對面板、防水層以及建筑結構的影響。

表8 方案技術對比表
[1]孫立軍.瀝青路面結構行為理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畢玉峰.瀝青混合料抗剪試驗方法及抗剪參數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4.
[3]劉細軍.瀝青混合料及路面層間抗剪特性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6.